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机械通气治疗低出生体重儿(LBWI)呼吸衰竭的作用。方法 观察42例LBWI呼吸衰竭应用机械通气的效果、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机械通气后,血PaO238/42例上升至正常,血PaCO217/22恢复正常。出现呼吸性碱中毒9例,呼吸机相关肺炎29例。死亡17例,放弃治疗12例,治愈13例(39.95%)。结论 LBWI呼吸衰竭及早应用机械通气可迅速改善缺氧,纠正高碳酸血症。保证供氧,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藻酸双酯钠治疗22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NS)高粘血症患儿,剂量:2~5mg/(kg·d),分2~3次口服,连续用11~14个月。患儿的血液粘度检测指标(血流变学、血脂和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0.01,0.001),且明显低于用常规疗法加潘生丁的对照组(P<0.05,<0.01)。疗程中,蛋白尿和血尿的反复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提示藻酸双酯钠对儿童难治性NS高粘血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 ischemicencephalopathy ,HIE)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olubleICAM 1,sICAM 1)和可溶性纤维蛋白粘连系统 (solublefas ,sFas)水平变化及其在HIE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ELISA)分别检测HIE患儿血清sICAM 1和sFas水平 ,与正常新生儿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HIE患儿血清sICAM 1和sFas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且sICAM 1和sFas水平与HIE程度有关。 【结论】 ICAM 1和Fas可能分别通过内皮细胞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在HIE病理损害中发挥作用 ,血清sFas和sICAM 1水平可能提示HIE早期分子生物学变化  相似文献   
4.
D-二聚体测定在婴儿重症肺炎高凝状态时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检测婴儿重症肺炎时的凝血状态,以减少重症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提高重症肺炎的治愈率。方法 将105例重症肺炎患儿分为心衰组(69例)及心衰合并呼衰组(36例),检测重症肺炎心衰组、心衰合并呼衰组及正常对照组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重症肺炎时APTT明显缩短;在心衰组患儿D-Dimer升高者占63.8%,在心衰合并呼衰组升高者占80.5%;AT-Ⅲ在心衰组降低者占59.4%,在心衰合并呼衰组降低者占77.8%.结论 重症肺炎时存在血液高凝状态,高凝状态与病情成正比,心衰合并呼衰组血液高凝状态明显高于单纯心衰组和正常对照组。重症肺炎血液高凝状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C)在小儿过敏性紫癜(HSP)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取33例HSP患儿和正常对照组儿童的外周血,根据Thoma's法,采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4和肿瘤坏死因子-α联合培养诱导DC细胞,检测DC分泌白细胞介素10的水平.结果 HSP患儿外周血DC分泌IL-10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17.655,P<0.01).结论 DC可能通过诱导辅助性T细胞1/2分化在小儿HSP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可能的机制系通过DC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在预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意义,将20项NBNA应用于62例HIE患儿(足月儿),62例同时做头颅CT。结果:(1)HIE分度越重,NBNA评分〈35分越多,CT异常越重;(2)HIE临床症状消退后,62例患儿的NBNA评分也普遍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3)HIE重度37例,NBNA评分〈35分者,症状消退后仍有5例NBNA评分〈35分。提示NBNA能预测HIE,并指导临床治疗,对NBNA评分〈35分的患儿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儿胃肠功能障碍时外周血肠道淋巴细胞归巢受体(整合素α4β7和L-选择素)的表达及其与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4个月~14岁危重症患儿45例,分为胃肠功能衰竭组及非胃肠功能衰竭组,选择25例健康体检儿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整合素α4β7和L-选择素的表达.结果 胃肠功能衰竭组外周血中整合素α4β7和L-选择素水平明显减低,胃肠功能衰竭组与非胃肠功能衰竭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肠功能衰竭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 整合素α4β7和L-选择素水平在危重症患儿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就降低.肠道淋巴细胞归巢受体可能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向肠道的归巢,使肠黏膜免疫屏障受损,进而降低肠黏膜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患儿女 ,10岁。因发作性嗜睡伴行为异常 4个月于2 0 0 3年 1月 2 1日入院。 4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体温 38 3℃ ,伴头痛、头晕 ,无恶心、呕吐。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 ,热退后出现嗜睡。对外界反应淡漠 ,行为异常 ,情绪不稳 ,胡言乱语 ,醒后食欲增加。体检 :神志清 ,反应迟钝 ,表情淡漠 ,间有烦躁不安 ,易怒、冲动 ,问答不切题 ,查体欠合作。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智力、运动发育与同龄儿相仿。实验室检查 :血电解质 ,肝、肾功能正常 ,脑脊液检查基本正常 ,诊断疑为病毒性脑炎 ,给予抗病毒、降颅压及对症治疗 ,3d后上述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和可溶性Fas(sFas)水平变化 ,探讨其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检测 5 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sICAM 1和sFas水平 ,其中重度窒息 34例 ,轻度窒息 2 0例 ,并与 16例正常新生儿对照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窒息新生儿血清sICAM 1和sFas增高 ,3组新生儿血清sICAM 1和sFas均数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 9.6 5 ,31.10 ,P均 <0 .0 5 )。重度窒息新生儿的sICAM 1和sFas较轻度窒息和对照组均明显增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5 )。结论 新生儿窒息患儿sICAM 1和sFas水平增高 ,提示ICAM 1和Fas可能通过缺氧缺血后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参与新生儿窒息的病理过程 ,血清sICAM 1和sFas含量可能作为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的早期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女 ,10岁。因发作性嗜睡伴行为异常 4个月入院。 4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t38.3℃ ,伴头痛、头晕 ,无恶心、呕吐。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 ,热退后出现嗜睡 ,每天睡眠时间长达15~ 18h。对外界反应淡漠 ,行为异常 ,情绪不稳 ,胡言乱语 ,唱歌 ,醒后食欲增加。体检 :神志清楚 ,反应迟钝 ,表情淡漠 ,间有烦躁不安 ,易怒、冲动 ,问答不切题 ,查体欠合作。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智力、运动发育与同龄儿相仿。实验室检查 :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正常 ,脑脊液检查基本正常 ,诊断疑为病毒性脑炎 ,给予抗病毒、降颅压及对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