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1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11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白塞病长期误诊1例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方建培,郭美莲,麦友刚病例报告男,10岁,住院号281448。因反复发热,皮肤脓疱疮,口腔、龟头溃疡,眼睑麦粒肿17个月于1089年12月入院。患儿起病后体温可达40℃。曾伴呕吐、神志模糊,无抽搐、...  相似文献   
2.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NHL)罕见,易误诊。作者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11岁n因反复发热伴颈淋巴结肿痛2个月于lop年11月23日人院。因发热、双侧颈淋巴结肿痛,曾伴疏咳、流涕,就诊于多家医院,查13if4.Mn~,AR)阳性,外周血白细胞6.IXI矿/L,按”颈淋巴练结核”治疗,但仍反复发热,发热时淋巴结肿痛明显,热退则淋巴结肿痛减轻。曾有一过性粟粒样丘疹。已行卡介苗接种,查体:Th7.7℃,右侧颈部可触及4颗质韧、活动、表面光滑的淋巴结,大小为IcmXIcm-3cmxl.scm,左侧颈部可触及类似肿大淋巴结3颗,均有轻压病,局部皮…  相似文献   
3.
间充质干细胞与脐血联合移植的Ⅰ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促进无关供体脐血移植(UD-UCBT)患儿的造血干细胞(HSC)植入和造血恢复,我们在2001年9月至2003年3月,以自体或异基因双亲(母亲或父亲)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脐血移植的Ⅰ期临床观察,探讨MSC是否可促进HSC植入及造血恢复、对GVHD的影响及安全性。1 研究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1年9月至2003年3月在我科行UD-UCBT的患儿6例,女4性,男性2例;年龄为8.3(5~13)岁;诊断分别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细胞(高危型)1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4例和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M2a)1例。移植时的体质量为26.8(16~42)kg。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均于第一次CR的化疗维持期进行;4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按pesaro病情分度均为Ⅱ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4 0和CD80表达与其抗原呈递功能的关系 ,为进一步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分离培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DC ,流式细胞仪测定DC表面CD4 0和CD80的表达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测定两组DC的功能。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表面CD4 0和CD80的表达较健康人低 ,刺激同种异种T细胞增殖反应也较健康人低。结论 :乙肝病毒感染可通过抑制患者DC表面CD4 0、CD80等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 ,从而使其抗原呈递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抗CD40L单克隆抗体阻断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后对T细胞表型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影响,为体外阻断该共刺激途径诱导T细胞对异体移植抗原的免疫耐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供鼠(C57BL/6H-2b)脾T细胞作为反应细胞,受鼠(BALB/CH-2d)脾细胞作为刺激细胞,设单抗组(加抗CD40L单抗)和对照组(不加单抗),初次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R)7天,在不同时间点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率,以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2、IL-4、IL-10等的水平,第5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和CD8+T细胞上CD25、CD69、CD40L和CD45RA的表达.再次MLR 5天,第1、3、5天采用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和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的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初次和再次MLR结果均显示,单抗组细胞增殖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初次MLR单抗组中CD4+T和CD8+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单抗组中CD4+CD25+T、CD4+CD69+T、CD8+CD25+T、 CD4+CD40L+T和CD8+CD69+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CD40L+T和CD4+CD45RA+T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初次MLR中单抗组和对照组培养上清中IL-4和IL-10几乎无法测出,而单抗组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2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再次MLR后培养上清中单抗组IFN-γ、IL-2和IL-4和IL-10的分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处于低水平,仍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体外MLR体系中,应用抗CD40L单抗孵育供鼠脾T细胞,可同时作用于CD4+T和CD8+T细胞,使CD40L+,CD25+和CD69+表达下降,引起T细胞早期的活化和成熟障碍,T细胞增殖能力减低,抑制了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IL-2及Th2类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分泌水平,可诱导供者T细胞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淤胆血清"病理微环境"培养体系诱导胚胎干细胞(ESC)向肝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将小鼠ESC细胞系E14在无白血病抑制因子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自发分化为拟胚体,加入FGF-4和HGF初步诱导,然后置于5%淤胆鼠血清"病理微环境"筛选培养液中继续培养2周,然后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白蛋白和CK8/18免疫组化染色,白蛋白与转甲状腺蛋白RT-PCR检测,细胞糖原染色及尿素合成功能分析。结果: 经初步诱导分化的ESC置于5%淤胆血清"病理微环境"筛选培养液中培养,初期细胞生长受抑制,2周后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细胞呈现良好的均质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白蛋白和CK8/18表达;RT-PCR显示有白蛋白、转甲状腺蛋白等的mRNA转录;细胞有糖原和尿素合成功能。结论:采用含淤胆血清的病理微环境培养体系从经FGF-4和HGF初步诱导的胚胎干细胞中有效筛选出了具有功能的肝细胞,细胞有较好的均质性,为临床肝细胞替代治疗、获取丰富供体细胞来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中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患者DC40L表达的变化以及意义。方法:HSCT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n=12)和遗传性溶血性贫血(n=1)成功植入的儿童患者,其中脐血移植(UCBT)8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5例,在移植前、移植后发生GVHD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和比较外周血中CD40L和CD40的表达。结果:3例UCBT无GVHD,其余均发生了Ⅰ-Ⅳ度急性GVHD。急性GVHD发生时CD4^ CD40L^ 和CD8^ CD40LT细胞表达明显升高,allo-PBSCT者更明显;慢性GVHD发生时患者的CD40L^ 、CD25^ 和CD69^ 在CD4^ 和CD8^ T细胞上的表达亦增加。CD19^ CD40^ B细胞的表达在UCBT和allo-PBSCT的3个月内则一直处于低于正常的水平。结论:CD40L高表达与GVHD的发生相关,提示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在GVHD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MMF)和甲基强的松龙(MP)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疗效。方法 对4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广泛性cGVHD的儿童患者,应用FK506,MMF和MP联合治疗,观察其毒副作用和疗效。结果 4例患者使用该联合免疫抑制方案治疗2-4d后症状明显改善,1-2周后症状消失,有效率达100%。除3例出现轻度肾功能损害外,未发现严重副作用。结论 FK506,MMF和MP联合治疗cGVHD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甲壳素发现于 1811年 ,是自然界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一种天然氨基多糖。广泛存在于昆虫、甲壳类动物外壳及真菌细胞壁中。甲壳素的主要衍生物是脱乙酰甲壳素 ,又名几丁糖。近年来甲壳素及其衍生物成为医药界及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1] ,本文就其生物活性及近年来的应用研究综述如下。1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1 1 抗微生物活性 氨基多糖本身并无抗菌作用 ,但由于几丁糖高分子化合物复杂的空间结构中含有高活性的功能基团 ,表现出类似抗生素特性。几丁糖具有抑制细菌 ,霉菌生长的活性。Kamoto[2 ] 等对几丁糖的抗微生物活性研…  相似文献   
10.
溶血再障危象(aplastic crisis)属临床少见急症,是指慢性溶血性疾患在慢性溶血过程中,由于某些诱因作用,突然导致骨髓短暂的造血功能停滞,临床上表现短期内贫血突然加重或(和)伴有出血的急性征象。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不同,本病虽表现凶险,但常为自限性、病程短、预后佳。 溶血再障危象可发生于多种慢性遗传性溶血性疾患和获得性溶血性疾患,前者包括:红细胞膜缺陷(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等)、红细胞酶缺陷[如葡萄糖-6-磷酸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