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常见而又严重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存活者常遗留神经系统的发育障碍.本文分析152例足月新生儿HIE的CT表现,探讨CT表现与临床及围产因素之间的关系,旨在对HIE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联合基于团队的学习(TBL)教学法同步培养口腔正畸专业研究生临床和科研能力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专业2018级与2019级研究生共24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CBL联合T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以讲授为基础的学习(LBL)传统教学法,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口腔正畸学常见错牙合畸形的病例分析和相关研究。课程结束对两组学生进行临床和科研能力的考核,并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实验组学生对CBL联合TBL教学法的评价。对两组考核评分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在临床思维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生的考核分别为(8.8±0.8)和(7.9±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P=0.014);在科研思维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生的考核分别为(8.1±0.5)和(6.9±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P<0.001)。学生评价CBL联合TBL教学法最主要的优点是“临床和科研相互融合启发”。结论CBL联合TBL教学法有助于同步提升口腔正畸专业研究生临床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3dMD?面部三维成像系统研究拔牙矫治对青少年骨性Ⅰ类错 畸形面部软组织三维特征的影响,为正畸矫治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16—2019年期间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青少年骨性Ⅰ类患者50例,其中拔牙组25例,非拔牙组25例为对照组,应用3dMD?收集正畸治疗前后的面部三维图像数据,通过3dMD? vultus软件测量线距、角度、体积变化,应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对各项测量指标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正畸治疗后,在线距方面,拔牙组、非拔牙组前下面高变化量分别为(0.28 ± 2.28)、(1.85 ± 2.1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238,P = 0.031);拔牙组下颌高、颏高、唇宽变化量分别为(-0.52 ± 2.31)、(-1.14 ± 2.64)、(-1.33 ± 3.62)mm,非拔牙组则分别为(1.64 ± 2.42)、(0.93 ± 2.51)、(1.40 ± 2.1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下颌高 = -2.878,P下颌高 = 0.007;t颏高 = -2.506,P颏高 = 0.017;t唇宽 = -2.942,P唇宽 = 0.006)。在角度方面,拔牙组、非拔牙组鼻唇角变化量分别为4.91° ± 3.12°、1.50° ± 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692,P = 0.011);拔牙组、非拔牙组颏唇角变化量分别为-0.24° ± 6.83°、4.82° ± 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373,P = 0.023);拔牙组、非拔牙组唇角变化量分别为-16.80° ± 12.65°、-1.04° ± 1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171,P<0.001)。在体积方面,拔牙组、非拔牙组唇部变化量分别为(-0.66 ± 1.24)、(0.46 ± 1.43)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584,P = 0.014);拔牙组、非拔牙组颏部变化量分别为(-0.16 ± 0.94)、(0.65 ± 0.91)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766,P = 0.009)。 结论(1)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对患者面下1/3水平向无明显影响,但对面下1/3的垂直向影响有差异,非拔牙较拔牙矫治更易导致面部高度的增加;(2)开唇露齿的青少年患者经拔牙矫治可有效改善颏、唇部形态;(3)对于面部消瘦、颧部凸出的患者,应慎重拔牙矫治。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讨七位白术散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及观察其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9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饮食指导及合理补液的基础治疗和七位白术散 基础治疗,治疗3天,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并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1),对照组也均有降低(P均<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均降低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41,P<0.05),且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七位白术散显著降低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TNF-α和IL-6水平,具有显著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体外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BMSCs)各细胞亚群中多能性相关因子Sox2、c-Myc和hTert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BMSCs各细胞亚群多能性和重编程能力的差异。方法采用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培养BMSCs,从快速生长克隆、慢速生长克隆和混合培养BMSCs中各选择3个样本,免疫荧光染色检测Sox2、c-Myc和hTert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ox2、c-Myc和hTert mRNA表达,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ox2在快速生长BMSCs细胞克隆为细胞核强表达,在其他各组为胞浆表达,Sox2 mRNA在快速生长细胞克隆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c-Myc和hTert呈现相似的表达模式,在快速生长细胞克隆和混合培养BMSCs均为细胞核强表达,在慢速生长细胞克隆为胞浆表达,而三组间c-Myc和hTert mRNA表达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生长BMSCs细胞克隆中多能性相关因子Sox2表达高于慢速生长细胞克隆,提示细胞亚群的克隆形成能力可能与细胞多能性和重编程能力正相关,Sox2可能是细胞未分化性能的关键调控因子。c-Myc和hTert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CD4+CD25+CD127- 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HSP患儿随机分为匹多莫德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匹多莫德组加用匹多莫德颗粒口服。检测所有患儿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比例及血清IL-10、IL-4 及INF-γ水平。结果:治疗后匹多莫德组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比例为(3.85±0.97)%,较常规治疗组(2.54±0.89)% 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匹多莫德组血清IL﹣10 和IL﹣4 水平为(29.58±8.42) pg/mL、(76.47±16.45) ng/L,较常规治疗组的(40.89±9.67) pg/mL、(96.52±18.79)ng/L 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匹多莫德组血清INF鄄酌水平为(89.54±15.87)ng/L,较常规治疗组的(77.43±15.32)ng/L 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多莫德组INF﹣γ/IL﹣4为1.17±0.43,较常规治疗组的0.81±0.3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匹多莫德辅助治疗HSP患儿能提高CD4+CD25+CD127- 调节性T细胞比例,减轻炎症反应,纠正免疫失衡。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老年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的信息需求特点。方法 采用多伦多乳腺癌信息需求问卷,对144例老年(老年组)及118例非老年(非老年组)即将接受手术的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组信息需求总分(201.74±28.83)分,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关注的信息需求内容主要体现在癌症复发征象、伤口护理、治疗不良反应的应对及身体其他部位是否会有癌细胞等治疗或疾病维度信息,其中老年患者对伤口护理及治疗不良反应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非老年组(均P<0.05),而对检验检查信息、社会心理相关信息需求显著低于非老年患者,尤其体现在寻求社会帮助或支持、检查意义及结果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相关医学名词等方面。结论 老年乳腺癌患者围术期信息需求水平较高,较为关注辅助治疗及自我护理等信息,对疾病形成、检验检查等专业信息需求相对偏低。需根据其特点调整围术期信息支持方案,提高老年乳腺癌患者疾病适应性,减轻围术期负性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8.
9.
该研究以老年患者身心特点为切入点分析易引起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潜在危险因素,并归纳了老年患者术后常见在院不良事件包括跌倒、深静脉血栓、切口愈合不良的预防措施和护理要点,为提高医护人员对老年乳腺癌术后住院不良事件的重视,做好危险因素评估,实施全面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天河区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区1999年至2000年两年间开展了新生儿破伤风(NT)主动监测,并对报告的40例NT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显示:NT表现以散发为主,多发于出生后2至10天的婴儿,高发于外地户籍人群,病死率高等流行病学特点;调查表明:我区NT诊断报告率高,调查处理低,病例管理手段有待加强;超生人员和外地户籍人员是城市消除NT的重点对象;加强已孕妇女的产前检查、住院分娩管理,加大预防NT的宣传力度,是目前控制NT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