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XM)对哮喘大鼠Th1/Th2失衡以及嗜酸细胞(EOS)fas、bcl-2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哮喘组(A),地塞米松治疗组(T),每组10只.采用卵清白蛋白制作大鼠哮喘模型.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andwich ELISA)法检测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FN-γ的水平;用原位杂交法检测fas和bcl-2 mRNA在气道壁EOS上的表达.结果:A组大鼠IFN-γ表达水平较C组明显下调(P<0.01),同时IL-4表达水平则有明显上调(P<0.01),表现出明显的Th1/Th2失衡.fas mRNA的表达在A组明显下降(P<0.01),bcl-2 mRNA的表达则有明显上调(P<0.01).地塞米松治疗在纠正A组大鼠Th1/Th2失衡的同时可上调fas mRNA的表达,下调bcl-2 mRNA的表达.结论:纠正哮喘大鼠Th1/Th2失衡,调节EOS fas、bcl-2 mRNA的表达是地塞米松减轻哮喘气道炎症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小儿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差异甚大,颇有误诊者。本院儿内科1982~1989年间,共收住确诊肺吸虫病21例,全部男性,年龄最小3岁5个月,最大14岁。平均7岁4个月。均来自山区。本文着重阐述其症状特点,以供临床参考。 临床资料 一、诊断依据 21例均有生食石蟹史.未稍血检查示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酸性细胞增高及酸性细胞直接计数增高。肺吸虫抗原皮内试验阳性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阳性。皮下结节活检符合肺吸虫肉芽  相似文献   
3.
儿童哮喘患者血清Eotaxin、ECP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剑  李昌崇  李孟荣  吴荣熙  陈小芳 《浙江医学》2006,28(3):178-179,183
目的 探讨嗜酸粒细胞趋化酞(Eotaxin)、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评价其反映哮喘气道炎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3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22例哮喘缓解期患者及17名健康儿童的外周血标本。用ELISA法测定血清Eotaxin的水平。以Pharmacia CAP系统检测血清中ECP的含量。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血清中Eotaxin、ECP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患儿和健康对照组,Eotaxin、ECP水平的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且两者相互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Eotaxin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对气道的嗜酸粒细胞炎症有影响作用。ECP可作为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动态监测血清Eotaxin、ECP的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气道嗜酸粒细胞炎症的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蛋白和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30只二级雄性BALB/C小鼠分为3组:正常小鼠组(A组)、哮喘小鼠组(B组)和地塞米松处理组(C组).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激发法制备小鼠哮喘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MIP-1α蛋白和mRNA在支气管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均显示B组支气管MIP-1α蛋白和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A组(P<0.01),C组支气管MIP-1α蛋白和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MIP-1α参与哮喘发病机制,上皮细胞是主要的表达细胞;地塞米松对哮喘的治疗部分通过抑制MIP-1α等趋化因子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小儿哮喘不同时期气道炎症改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讨小儿哮喘不同时期气道炎症的改变 ,指导临床治疗 ,测定30例哮喘患儿在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浆丙二醛(MDA)浓度、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含量、血清总IgE和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速(PEFR)的变化 ,且与18例正常对照组儿童比较。结果显示 ,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MDA、ECP、总IgE比缓解期明显升高 ,而SOD、PEFR明显下降(P均<0.01)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 ;与对照组比较 ,缓解期MDA、ECP、总IgE也有明显升高(P<0.01) ,SOD明显下降(P<0.01) ,PEFR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 ,哮喘患儿在急性发作期气道炎症加重 ,存在气道狭窄与阻塞 ,哮喘缓解期可以无临床症状 (PEFR正常) ,但气道炎症持续存在。因此,若要终止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 ,监测气道炎症改变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牛膝多糖对幼年哮喘大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的主要特点是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嗜酸粒细胞 (EOS)性肺部炎症以及气道黏液的过度分泌、Th1/Th2淋巴细胞比例和功能失调[1]。牛膝多糖 (ABPS)是我国传统中药牛膝根中提炼出来的有效成分 ,具有免疫调节作用[2 ]。我们采用幼年SD大鼠哮喘模型 ,探讨ABPS对哮喘气道炎症及Th1/Th2平衡的作用及机制。材料与方法 ABPS为白色结晶粉末 ,纯度为 99 9% ,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鸡卵清白蛋白 (OVA)购自美国Worthington公司 ,白细胞介素 4(IL 4)、γ干扰素 (INF γ)试剂盒购自美国R&D公司。哮喘模型复制…  相似文献   
7.
8.
小儿肾小球疾病303例,其中HBsAg阳性者73例(24%),阴性者230例(76%)。阳性组肝肿大占47%,SGPT增高占31%,IgG正常或升高占78%;阴性组肝肿大占27%,SGPT增高占7%,IgG正常或升高占34%。阳性组中46例同时测定HBsAg和HBeAg,两项均阳性者占46%。24例作了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其中现症者10例,阳性8例;缓解期病儿14例,阳性4例。文中对本病的诊断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1971年曾在浙江南部暴发流行一种以小儿发病为主,临床以发热、咳嗽、明显喘憋和肺部罗音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急,流行面广,短时间内蔓延不少地区。此后几年来,该病以散发或小规模流行出现,不仅对小儿健康危害甚大,而且严重影响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为了阐明该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以便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现将1971年5月~1978年4月的七年中的流行情况和住院的1504病例的资料加以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国健  吴荣熙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469-4470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鼻咽分泌物(NPS)中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2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检测NPS中ECP含量,随访8a,比较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与非哮喘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组急性期NPS中ECP较非哮喘组明显增高,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物ECP测定对其预后的早期预测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