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β-内啡肽在感染性脑水肿中的作用及纳洛酮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β-内啡肽(β-EP)在感染性脑水肿发病中的作用及纳洛酮治疗效果。方法 对80例急性颅内外感染合并脑水肿患儿(感染性BE)和20例对照组儿童的血浆及脑脊液β-EP进行放射免疫测定,并且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用同样方法复查β-EP,同时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感染性脑水肿患儿血浆和脑脊液中β-EP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水平与脑水肿程度有关,脑水肿越重,β-EP越高,但与病种无关,不同疾病合并BE时β-E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使用纳洛酮治疗后,β-EP含量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同时在催醒、降低病死率及减少遗留严重神经精神后遗症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结论β-EP参与感染性BE的病理生理过程,与感染性BE的发生与发展有关,在急性颅内、外感染合并BE患儿急性期测定血浆和脑脊液的水平.可以考虑作为判断BE及脑组织损伤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纳洛酮是治疗感染性BE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七氟烷麻醉对幼龄大鼠认知功能的远期影响及纹状体神经元凋亡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64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C)组和七氟烷(S)组:S组吸入3%七氟烷与60%氧气混合气体; C组单纯吸入60%氧气3h。两组大鼠分别于麻醉后24h行HE、TUNEL染色,测定纹状体神经元密度和神经元凋亡指数,Westernblot测定纹状体β-catenin蛋白表达,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游泳速度、原平台穿越次数。水迷宫实验后再行HE、TUNEL染色测定纹状体神经元密度及神经元凋亡指数,westernblot测定纹状体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P8天C组大鼠纹状体神经元密度明显高于S组,神经元凋亡明显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P33天C组大鼠纹状体神经元密度及神经元凋亡与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C组大鼠P8天与P33天时神经元密度及神经元凋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S组大鼠P8天纹状体神经元密度低于P33天,神经元凋亡多于P3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P8天时S组大鼠纹状体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P33天时两组大鼠纹状体β-catenin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Morris水迷宫实验第1天时,两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第2-4天时,S组逃避潜伏期长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大鼠游泳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S组大鼠平台穿越次数较C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吸入3. 0%七氟烷麻醉可导致幼龄大鼠纹状体β-catenin表达短暂减少,发生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七氟烷麻醉抑制纹状体Wnt信号通路,减少β-catenin蛋白表达,损伤神经元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例小儿重症肺炎,综合性治疗方案外加用人免疫球蛋白400mg/(kg.d),连用3d。结果用药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刘雨睿 《海南医学》2005,16(9):131-131,175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儿科常见的后天性心血管病之一,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与人们对该病的认识程度有关。为探讨其临床表现与诊治,本文对2001年1月-2003年12月40例住院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雨睿  万容  蔡远芳 《贵州医药》2004,28(6):535-536
我科自2003.1~2003.12应用来比灵治疗各种疾患引起的发热150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筛查结果以及评价超声检查技术在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 年9 月-2016 年6 月该院1 500 例健康体检婴儿(3 000 个髋关节),观察髋关节发育不良高危因素(单双胎、胎位不正、长期捆绑及难产等)、大腿皮纹或臀纹、外展试验等临床筛查内容、超声检查结果以及Graf法分型等。结果临床筛查发育不良378 例,发育不良率25.20%;超声检查结果发育不良者22 例(髋关节44 个),发育不良率5.82%。女婴发育不良率高于男婴,左髋异常率高于右髋发育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筛查发育不良中捆绑双下肢因素所占比例最高,与其他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次为DDH阳性家族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超声诊断发育不良率,与临床筛查一致。α角与年龄呈正相关(r =0.104,P <0.050),β角与年龄呈负相关(r =-0.116,P <0.050)。结论加强婴儿DDH 筛查,有助于掌握本地区该病流行病学资料、早期开展干预,降低致残率,且在筛查中,超声检查能提高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率,可作为临床常规的筛查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在肥胖人群中,病态肥胖(BMI≥35 kg/m2)是数量增长最快的一类。病态肥胖会使脂肪在颈部和腹部异常积聚,会导致上呼吸道狭窄、舌体肥大、膈肌上抬等解剖及呼吸生理的改变,使得病态肥胖患者成为困难气道的高发人群。要保证此类患者手术时通气的顺利和稳定,麻醉科医师在术前对病态肥胖患者进行针对困难气道有效的预测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病态肥胖的不利影响和总结病态肥胖患者困难气道预测的新趋势,指导麻醉科医师对困难气道做出准确的术前预测。  相似文献   
8.
水痘是一种儿科常见的急性传染性出疹性疾病。我科自 2 0 0 0年来采用阿昔洛韦静滴治疗水痘 5 0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观察对象为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 ,我科收治的 90例住院患儿 ,根据临床表现及测定血清水痘病毒IgM阳性确诊。 90例患儿中 ,男性 5 7例 ,女性4 3例 ,年龄 10mo~ 13a ;病程 10h~ 4d ,2 6例合并皮肤感染。 90例均有发热 ,其中 70例为首诊。随机分成治疗组 5 0例 ,对照组 4 0例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无显著性差异。2 治疗治疗组 :用阿昔洛韦 10~ 15mg/kg·d- 1 生理盐水静滴 ,每…  相似文献   
9.
刘雨睿 《吉林医学》2012,33(16):3496
目的:了解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特点。方法:对264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4例患儿中,男152例,女112例,5岁以下者占89%,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5~8月,重症患儿4例;260例治愈出院,好转出院1例,3例死亡。结论: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大多预后良好,如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则死亡率高,因此早期发现重症倾向,及时治疗,可显著降低手足口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3个切口(剑突下、脐上、右侧腹部)的疼痛程度及切口镇痛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择期LC的患者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级,手术方式均为传统三孔法,随机分为5个组:剑突下切口组(A组)、脐上切口组(B组)、右侧腹部切口组(C组)、全部切口组(D组)、对照组(E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缝合切口前,A组在剑突下切口给予0.5%罗哌卡因3 ml局部全层浸润;B组在脐上切口给予0.5%罗哌卡因3 ml局部全层浸润;C组在右侧腹部切口给予0.5%罗哌卡因3 ml局部全层浸润;D组分别在全部3个切口给予0.5%罗哌卡因各3 ml局部全层浸润;E组分别在全部3个切口给予生理盐水各3 ml局部全层浸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于患者出手术室时、术后2 h、术后4 h、术后8 h、术后16 h和术后24 h对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并且记录各组患者在术后24 h内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各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列的合计可以看出:随时间延长,患者VAS评分逐渐下降。由行的合计可以看出:5个组VAS评分从低到高依次为:A组D组C组B组E组。5个组在不同时间上的VAS评分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6,P=0.000)。组间两两比较:A、D组的VAS评分与B、C组的VAS评分与E组的VAS评分互相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D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有差异(A组35%、B组5%、C组40%、D组20%、E组45%),B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P=0.034)。结论 LC后,剑突下切口的疼痛是患者术后疼痛的主要来源,在剑突下切口做局部浸润较其他两个切口能降低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在脐上切口做局部浸润较其他两个切口能降低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