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瘦素(LP)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浆LP及CRP浓度,分析LP、CRP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LP与CRP的相关性。结果AMI组、UA组患者血浆LP、CRP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2组患者血浆LP与CRP浓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AMI组血浆LP、CRP浓度比UA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浆LP及CRP浓度与ACS病情严重性呈正相关,且LP与CRP浓度呈正相关。说明LP与CRP共同参与组织炎症反应,是ACS重要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自1993年5月至1994年5月,我院对IO6例老年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根据老年人权体的特点,将术中应注意的护理要点加以介绍。l;I$床资料·IO6例病人年龄在60~84岁,其中71岁以下的居多。食道癌切除术59例,胃癌切除术匕例,直肠癌切除术门例,乳腺癌根治术5例,其它有甲状腺癌切除术,子宫广泛切除术,纵隔肿瘤切除术,股骨颈骨折固定术等。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68例,硬股外阻滞麻醉38例。2护理2.l手术体位的安置老年病人肌健韧带,萎缩,骨骼中有机物质如骨胶原、骨粘蛋白含量减少,骨质疏松,骨质中钙盐过度沉积,.…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胃癌McAb配伍提高McAb与人胃癌组织的反应性,为肿瘤定位诊断及导儿的McAb配伍。方法:采用ABC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观察了胃癌McAb及配伍McAb与胃癌组织的反应性。结果:26例胃癌组织ABC免疫过失 酶染色显示,3G9,BB4.3经配伍后,在相同浓度下,与单一McAb相比,阳性率由单一McAb的50.0%,65.4%提高到配伍后的96。.0%(P,0.01)。McAB3G9、BB4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 6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为慢心律治疗组 ,另一组为慢心律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组 ,以临床表现改善客观指标及运动传导速度 (MCV)、感觉传导速度 (SCV)测定做为判定标准。结果 :两组经治疗 4wk后 ,慢心律组总有效率为76 7% ,慢心律联合丹参注射液组总有效率为 94 3 %。两组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异常率均下降 ,而以慢心律联合丹参注射液组作用较强 (P <0 0 5 )。结论 :慢心律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更有效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FL、G CSF和IL 6在妊高征相关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新生儿脐血中的含量变化 ,以探讨妊高征相关性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妊高征母亲分娩新生儿脐血清中FL、G CSF以及IL 6的含量。结果 ,和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组相比 ,中性粒细胞减少组脐血清中有较高水平的FL和G CSF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以中性粒细胞减少为因变量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妊高征相关性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胎龄和脐血清中FL的含量。结果显示 ,妊高征相关性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中性粒细胞数与脐血FL值呈负相关 ,早产也促进了本症的发生。临床中应当加强对妊高征分娩的胎龄较小的新生儿的监护 ,严密监测其外周血象变化 ,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6.
挑刺阳性反应点治疗腰椎骨质增生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用三棱针挑刺腰部阳性反应点,治疗腰椎骨质增生38例,结果有效率100%,具有疗效好,费用低,疗程短,应用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再通方法对不同病因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方法: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静脉溶栓组30例、机械取栓组24例及联合治疗组26例。根据TOAST分型标准将各组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型(A型)、心源性栓塞型(B型)和其他病因型(C型)。评估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情况和出血转化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3 d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90 d评估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治疗后,与静脉溶栓组、机械取栓组比较,联合治疗组的NIHSS评分更低(P0.05),BI评分、mRS≤2分比例、血管再通比例更高(P0.05),出血转化比例也更高(P0.05)。机械取栓组中,治疗后,与A型、C型比较,B型NIHSS评分更低(P0.05),BI评分、m RS≤2分比例、血管再通比例更高(P0.05)。房颤相关性栓塞患者中,治疗后,与静脉溶栓组比较,机械取栓组和联合治疗组NIHSS评分均更低(P0.05),BI评分、mRS≤2分比例、血管再通比例均更高(P0.05);联合治疗组出血转化比例高于机械取栓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急性期血管再通治疗中,静脉溶栓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型疗效最佳。而在房颤相关性脑栓塞患者中,机械取栓可能为最佳选择。联合应用疗效好于单独治疗,但出血转化比例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初发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ICOS和ICOSL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的方法,检测85例初发RA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ICOS及CD14+单核细胞和CD19+B细胞表面ICOSL的表达,比较15例初诊RA患者治疗前后ICOS和ICOSL表达水平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RA患者外周血中ICOS/ICOSL的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C。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ICOS表达显著增高[(7.08±4.72)%vs(3.01±1.39)%,P0.0001]。RA患者外周血中CD14+单核细胞[(5.77±3.45)%vs(3.64±1.43)%,P0.05]和CD19+B细胞[(5.78±4.52)%vs(3.97±1.63)%,P0.05]表面ICOSL的表达均高于HC。活动期的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和B细胞表面的ICOSL表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5.45±3.50)%vs(4.04±1.55)%,P=0.036]、[(6.59±5.74)%vs(5.63±4.30)%,P=0.016],治疗后CD4+T细胞表面ICOS的表达及CD14+单核细胞和CD19+B细胞表面ICOSL的表达均显著下降[(3.33±0.31)%vs(5.56±1.11)%,P=0.076]、[(5.12±1.23)%vs(9.99±2.02)%,P=0.045]、[(3.74±0.57)%vs(8.62±1.77)%,P=0.011]。结论: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ICOS和ICOSL异常高表达,且与疾病活动度和临床疗效密切相关。提示ICOS/ICOSL信号通路可能参与RA免疫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糖类抗原(CA)199水平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269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CA199水平按4分位法分为4组,A组中CA199≤Q1,B组中Q1CA199≤Q2,C组中Q2CA199≤Q3,D组中Q3CA199≤Q4。收集所有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肌酐、血尿酸、进食100g馒头后的餐后2h血糖、餐后2hC肽、糖尿病病程等资料。结果 4组患者年龄、BMI、舒张压、ALT、尿素氮、肌酐、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C肽、餐后2hC肽、糖尿病病程、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腰围、收缩压、LDL-C、TC、TG、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99与TC、TG、LDLC、HbA1c呈显著正相关(P0.05)。HbA1c、TC、TG、LDL-C是影响CA199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可能是影响CA199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lbumin-creatinine ratio,ACR)、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定期孕检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孕前糖尿病(pre-gestational diabetesmellitus,PGDM)患者30例为PGDM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患者72例为GDM组,GDM组进一步分为A组(HbA1c<5.5%)43例,B组(HbA1c>5.5%)29例,正常妊娠孕妇72例为正常孕妇组。检测所有孕妇尿A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creatinine,Cr)、血清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1c)的水平并分析。结果:PGDM组、GDM组尿ACR、尿β2-MG、血Cr、血HbA1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BU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DM组、GDM组尿ACR、尿β2-M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BUN、血Cr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内B组尿ACR、尿β2-MG及尿ACR与尿β2-MG联合阳性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尿ACR、尿β2-MG的预测GDM早期肾损害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 ve,AUC)分别为0.933,0.838;95%CI分别为0.839~0.999,0.715~0.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ACR与尿β2-MG联合检测可早期发现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肾损害,二者可作为诊断GDM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