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2篇
儿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对体外培养的Zucker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GMC)核因子κB (NF κB)活性的影响以及NF κB的活性变化与大鼠鼠龄及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 :(1)将 3月龄和 10月龄Zucker肥胖大鼠及Zucker瘦型大鼠的GMC(O3m、O10m,、L3m和L10m)进行传代培养。 (2 )采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 (EMSA)和超迁移率实验 (GSA) ,检测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相的Ox LDL对GMC中NF κB活性的影响及其亚单位p5 0和p6 5的变化。利用Westernblot检测Ox LDL刺激后NF κB的核转位。结果 :Ox LDL刺激后 ,O3m、O10m及L3m3组GMC中NF κB的活性均明显强于对照组 (P <0 .0 1) ;L10m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随着Ox LDL浓度的增加和刺激时间的延长 ,GMC中NF κB活性也相应增强 ,5 0mg/L的Ox LDL刺激 4h时 ,NF κB的活性强度达最高峰。Ox LDL主要激活NF κB的p6 5及p5 0亚单位 ;各组NF κB的活性相比较 :O3m 组高于O10m组 ,O3m组高于L3m组及O10m组高于L10m组 (P均 <0 .0 1) ;L3m组NF κB的活性高于L10m组 (P <0 .0 5 ) .结论 :Ox LDL可诱导Zucker大鼠GMC中NF κB活化 ,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活性强度与大鼠的基因型及鼠龄密切相关。Ox LDL诱导的NF κB活化在Zucker肥胖大鼠的早期肾损害中起着更为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白细胞介素 1 3(IL 1 3)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抗炎性细胞因子 ,其在肾小球肾炎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该研究探讨脂多糖 (LPS)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HMC)表达IL 1 3作用以及IL 1 3对HMC促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促纤维化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MC ,加入不同浓度的LPS和 (或 )IL 1 3后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和ELISA检测HMCIL 1 3mRNA表达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 1 3蛋白含量 ;应用核酸酶保护法检测HMC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介素 - 1α(IL 1α)、白介素 - 1 β(IL 1 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 )、白介素 8(IL 8)、转化生长因子 - β1 (TGF β1 )mRNA的表达。 结果 未予LPS刺激的HMC不表达IL 1 3mRNA和蛋白 ;LPS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诱导HMC表达IL 1 3mRNA和分泌IL 1 3蛋白。HMC受LPS刺激后 1 2h即可表达IL 1 3mRNA ,4 8h达高峰 ,72h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HMC受LPS刺激后 2 4h ,其培养上清液中检测到IL 1 3蛋白 ,4 8h和 72h进一步增加。外源性IL 1 3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诱导的系膜细胞TNF α ,IL 1α ,IL 1 β ,MCP 1 ,IL 8,TGF β1mRNA的表达。应用抗IL 1 3抗体中和内源性IL 1 3后 ,上述炎症因子表达增强。结论 IL 1 3是HMC自分泌因子。IL 1 3可抑制LPS诱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迷迭香酸(RA)对大鼠抗Thy1.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MsPGN模型,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低剂量及高剂量RA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治疗组每天分别给予迷迭香酸(25mg/kg及50mg/kg)灌胃,连续7天,隔日检测24h尿蛋白总量。第8天处死大鼠并留取肾组织,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改变.半定量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肾皮质中TGF-β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大鼠TGF-β1少量表达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及系膜区,模型组毛细血管袢及系膜区TGF-β1表达明显增多。两给药组肾小球TGF-β1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24h尿蛋白定量及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均有明显改善;两给药组肾组织中TGF-β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小于模型组。结论:RA对大鼠MsPGN模型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与其抑制肾组织TGF-β1的过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F-kB反义寡核苷酸(oligodeoxynucleotide,ODN)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为利用NF-kB反义ODN治疗肾小球炎性病变奠定基础。方法:人工合成p65反义、正义及错配ODN并行全程硫代磷酸化修饰。应用核酸酶保护法观察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不同浓度的ODN(0.001、0.01、0.1、1、10μmol/L)对系膜细胞TNF-α、IL-1α、IL-1β、MCP-1、IL-8、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以正义ODN(10μmol/L)及错配ODN(10μmol/L)作为对照组。结果:正常培养状态下,系膜细胞可组成型表达TNF-α、IL-1β、IL-8和TGF-β1 mRNA,而不表达IL-1α和MCP-1 mRNA。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后上述6种炎症因子表达显著上调。p65反义ODN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诱导的系膜细胞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α,IL-1β,MCP-1和IL-8的基因表达,而对TGF-β1无显著抑制作用;p65正义及错配ODN均不能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p65反义ODN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提示NF-kB在肾小球疾病进展中起关键性调控作用,其反义ODN有可能应用于肾脏病变的实验性治疗之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low densitylipoprotein ,Ox LDL)对体外培养的Zucker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glomerularmesangialcell,GMC)中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 1(activatorprotein 1,AP 1)活化的影响 ,以及观察Ox LDL诱导的AP 1活性的变化与Zucker大鼠鼠龄以及基因型的相关性。  方法 :①采用Zucker肥胖大鼠 (3月龄和 10月龄 )及Zucker瘦型大鼠 (3月龄和 10月龄 )的 4种GMC株 (O3m,O10m,L3m,L10m)进行传代培养。②利用凝胶迁移率实验 (EMSA)和超迁移率实验检测不同浓度及不同时相Ox LDL对Zucker大鼠GMCAP 1活性的影响 ,以及AP 1二聚体中c jun和c fos成分的变化。  结果 :①经Ox LDL诱导后 ,4个组GMC内AP 1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 (F =177 84 ,P <0 0 1) ;②随着Ox LDL刺激浓度增加和时间的延长 ,GMC内AP 1活性相应增强 ,5 0mg/L的Ox LDL刺激 8h时 ,AP 1活性强度达最高峰 ;③Ox LDL主要激活AP 1二聚体成分中的c jun ;④O10m组AP 1的活性显著高于O3m组 (P <0 0 1) ,L10m组AP 1的活性显著高于L3m组 (P <0 0 1) ,O10m组显著高于L10m组 (P <0 0 1) ,O3m组显著高于L3m组 (P <0 0 1)。  结论 :Ox LDL可诱导Zucker大鼠GMC内AP 1活化 ,其活化方式呈时间和剂量依赖 ;活化强度与大鼠的基因型及鼠龄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抑郁症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至今仍不十分清楚其发病的确切机理,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抑郁症的研究。文章主要阐述了长期以来对抑郁症机理研究的各种学说概况,旨在为进一步探讨抑郁症的诊治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7.
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特征分析(附184例报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过敏性紫癜儿童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过敏性紫癜患儿 184例 ,对其临床表现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①发病年龄均 >2岁 ,平均发病年龄 (7.8± 2 .6 )岁 ;6 7.4 %患儿于秋冬季节发病 ;6 2 .5 %患儿有明确诱因 ,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②所有病人均有典型皮肤紫癜 ,分布于下肢 (10 0 % )、臀部(47.3% )、上肢 (17.4 % )等。 89.1%患儿以皮肤紫癜首发 ,少数以胃肠道及关节症状为首发症状后 2周内出疹 ,先出现肾脏损害而后出疹者罕见。胃肠道及关节症状发生率分别为 6 0 .9%和 4 4 .6 %。紫癜性肾炎发生率为 5 2 .2 %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尿和 (或 )蛋白尿 (6 8.8% ) ,病理改变主要为Ⅰ~Ⅲ级 (85 .2 % )。③ 4 4 .0 %病人血沉增快 ,2 4 .1%ASO增高 ;6 3.7%病人IgA增高 ,IgG ,IgM及补体绝大多数正常。 结论 过敏性紫癜为儿童常见病 ,且有其本身临床特征及发病规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对AngⅡ诱导的MCP—1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不同水平AngⅡ(1、10、100nmol/L)刺激组及乙酰半胱氨酸(NAC,10μmol/L)和罗格列酮(10μmol/L)预处理30min后加入AngⅡ(100nmol/L)刺激组。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各组MCP—1的表达,荧光探针2′,7′-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DCF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变化。结果1.AngⅡ呈剂量依赖性的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表达,1、10和100nmol/LAngⅡ刺激12h后MCP—1表达是对照组的1.80、2.51和3.57倍。2.AngⅡ可呈剂量依赖性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活性氧(ROS)的产生,1、10和100nmol/LAngⅡ刺激60min,ROS产生分别是对照组的1.82、2.92和4.08倍。3.Losartan完全阻断了AngⅡ诱导的ROS产生,而PD123319对AngⅡ诱导的ROS产生无抑制作用。4.抗氧化剂NAC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表达。5.PPARγ受体激动剂罗格列酮10μmoL/L可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系膜细胞ROS产生和MCP-1表达。结论AngⅡ通过诱导氧化应激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表达;PPARγ/激动剂通过抑制氧化应激阻断AngⅡ诱导的MCP—1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介导的Ras-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通路活化在醛同酮( ALDO)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应用3H-胸腺嘧啶(3H-TdR)掺入法和细胞计数测定系膜细胞增殖;Western印迹检测Ki-RasA、c-Raf、MEK1/2和ERK1/2活化.结果 ALDO可显著促进系膜细胞增殖,抗氧化剂乙酰半胱氨酸(NAC)、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显著抑制ALDO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均P< 0.01).ALDO刺激系膜细胞3h,活化的Ki-RasA、c-Raf、MEK1/2和ERK1/2表达显著增强,分别是对照组的4.05倍、3.62倍、4.52倍和3.40倍(均P<0.01).抗氧化剂NAC几乎完全阻断ALDO诱导的Ki-RasA、c-Raf、MEK1/2和ERK 1/2活化(均P<0.01).Ki-RasA siRNA可呈浓度依赖性降低系膜细胞Ki-RasA表达,并显著抑制ALDO诱导的Ki-RasA活化及系膜细胞增殖(P<0.01).c-Raf抑制剂GW5074和MEK1/2抑制剂PD98059亦显著抑制ALDO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其抑制率均达到65%(P<0.01).Ki- RasA siRNA不能降低ALDO诱导的磷酸肌醇-3激酶( PI3K)磷酸化.联合应用PI3K抑制剂LY294002和MEKl/2抑制剂PD98059可完全阻断ALDO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P<0.01).结论 ALDO可通过氧化应激活化Ki-RasA-c-Raf-MEK-ERK信号通路.同时阻断ERK1/2和PI3K信号通路可完全抑制ALDO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前 ,儿童难治性肾病的治疗仍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 ,由于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类型不同而直接影响其疗效及预后。近年来有关大剂量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疗法 (CTX PT)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的报道较多 ,但结果不尽相同。我们的研究显示 ,CTX PT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简称难治性肾病 )取得了较好效果[1,2 ] 。本文观察了CTX PT对儿童频繁复发性肾病综合征 (FRNS)的预防效果以及远期转归 ,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1年 9月~ 1999年 12月接受CTX PT治疗且具有完整资料的FRNS患儿 2 2例 ,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