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2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通过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脑膜ABR和蜗神经动作电位(cochlear nerve action potential,CNAP)3种听觉监测技术在动物模型上的应用,比较各方法之间的优劣,选择一种较好的听觉监护方法.方法选择纯种新西兰大白兔,20健康耳,ABR测试反应阈在80 dB peSPL以下,无中耳病变.从枕骨进路,解剖暴露神经颅内段,进行常规ABR、脑膜ABR、CNAP的记录.结果3种记录ABR和CNAP的方法都能获得良好的波形,ABR的Ⅰ波、Ⅱ波、Ⅲ波和CNAP的N1、N2、N3潜伏期及波间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NAP的波幅最大,脑膜上记录ABR的波幅比常规ABR大,脑膜ABR的电极固定相对方便,可靠.结论提示可以在脑膜上记录ABR进行术中听觉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听性脑干反应(ABR)和蜗神经动作电位(CNAP)在侧颅底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分析造成听力损伤的原因,并对这两种听觉监测技术作出评价。方法:在手术过程中对14例保留听力的侧颅底手术的患者进行听觉监测。ABR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监测,CNAP在打开脑膜、暴露蜗神经后进行监测。在患者出院后1个月左右随访听力。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ABR变化,尤其是耳科电钻使用后[相对使用前延长(0.19±0.16)ms)]和颅内操作时[相对操作前延长(0.29±0.25)ms]。部分患者的波形潜伏期延长在术毕时有所恢复[10例,平均缩短(0.27±0.16)ms]。结论:侧颅底手术中应用听觉监护能防止听觉损伤。电钻使用造成的震动和噪声对听力有损伤,解除引起波形潜伏期延长的诱因后可恢复部分听力。术后的听力预后与术毕潜伏期的延长有相对应关系。术中监测的新趋势是联合应用ABR和CNAP,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西兰大白兔蜗神经直接动作电位 (directcochlearnerveactionpotential,DCNAP)的记录方法和特征 ,建立术中听觉监护动物模型。方法 纯种新西兰大白兔 6只 (12耳 ) ,乙状窦后进路暴露小脑、脑干及双侧桥脑小脑角区 ,插入针状电极于蜗神经 ,记录DCNAP ,并按常规方法记录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结果 用本方法记录的DCNAP具有振幅大、波形稳定、重复性好、记录时间短的特点 ,但个体差异较大。结论 在蜗神经桥脑小脑角区用针状电极可以可靠记录到DCNAP ,是术中听觉监护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侧颅底手术中颈内动脉的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侧颅底手术中颈内动脉的处理,处理方法包括供血血管栓塞以及球囊压迫、轮廓化、分离、推移和切除.结果 10例接受血管造影检查,其中7例行血管栓塞;10例中8例行球囊压迫试验,7例耐受,1例不耐受;7例耐受者中6例在术中行颈内动脉切除,1例出现神经血管并发症.所有肿瘤均经手术全切除.术中轮廓化颈内动脉3例,与肿瘤分离5例,推移7例,切除颈内动脉7例;另有1例术前颈内动脉已闭锁.除1例外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发生神经血管并发症.2例鼻咽癌术后复发,1例复发鼻咽癌术后因心肺并发症死亡,1例胆脂瘤术后复发,其余19例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 术前颈内动脉功能评估,术中仔细操作和术后护理是颈内动脉处理效果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研究侧颅底肿瘤术后并发症,探索术前、术中的预防和术后的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7月112例行侧颅底肿瘤切除术的病例资料,肿瘤类型包括神经鞘膜瘤、胆脂瘤、复发性鼻咽癌、副神经节瘤、脑膜瘤等;主要手术径路包括扩大迷路、耳蜗、颞下窝、乙状窦后、颅中窝径路、颞骨径路等.结果 112例侧颅底肿瘤全切率为97.32%.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脊液漏,共出现8例(7.14%),其中仅1例(0.89%)需要手术修补,由脑脊液漏造成颅内感染者2例(1.79%).死亡3例(2.68%),死因分别为颅内出血、术后脑梗死和术后窒息各1例.脑水肿4例(3.57%),术后失语、急性肺水肿及肺部感染、腹壁皮下血肿各1例(0.89%),后组颅神经麻痹失代偿2例(1.79%).结论 术前对肿瘤的正确诊断和对患者全身状况的正确评估、手术径路的正确选择和娴熟掌握、术中彻底止血、术后严密观察和细致护理,可提高手术切除侧颅底肿瘤的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CPA)手术中应用听觉监测(IAM)的意义.方法 在26例桥小脑角手术中,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和蜗神经动作电位(CNAP)进行听觉监护,患者术前均有听力且ABR能引出.6例(23.1%)行保留听力的听神经瘤摘除术,14例(53.8%)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3例(11.5%)行前庭神经切断术,3例(11.5%)行桥小脑角占位摘除术.结果 ABR监护26例,2例(7.7%)监护失败,3例(11.5%)听神经瘤患者出现永久性潜伏期消失,21例(80.8%)成功全程监护并保留术后听力,15例(57.7%)联合ABR和CNAP进行监护.10例(38.5%)患者由于术中听觉潜伏期延长,采用罂粟碱干预,其中7例(70.0%)波形恢复.结论 术中听觉监护能有效协助手术,了解听觉通路的状况,CNAP更能定位蜗神经;使用罂粟碱进行干预,能部分恢复术中延长的ABR V波潜伏期,减少术中听觉损伤,降低术后听力下降的发生率;术中应联合应用ABR和CNA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侧颅底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修复。方法:回顾性总结182例侧颅底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修复及愈后情况。病种包括听神经瘤(92例),颈静脉孔肿瘤(21例),颞下窝肿瘤(6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癌(4例),中耳癌(3例),桥小脑角的脑膜瘤(2例),蛛网膜囊肿(2例),颞骨鳞状细胞癌2例。修复部位包括硬脑膜、颅底骨、颧弓、颅底颞下窝的缺损。采用的材料有腹壁脂肪(113例)、颞肌及颞肌筋膜瓣(2g例)、胸锁乳突肌肌瓣(19例)、胸大肌皮瓣(2例)、人工脑膜(1例)、钛板(1例)。结果:采用的带血管颞肌及颞肌筋膜瓣、胸大肌皮瓣、胸锁乳突肌肌瓣全部存活,用脂肪修复成功率为98.2%(111/113),脑脊液漏2例,无颅内感染发生。结论:根据侧颅底脑肿瘤的部位和不同类型的缺损,采用不同的修复材料和方法,肿瘤切除后颅底缺损的修复重建对术后功能的保留和恢复,避免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侧颅底肿瘤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血管瘤是胚胎期血管形成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先天性发育不良,发病率占新生儿良性肿瘤的10%[1],部分血管瘤由于生长部位的特殊性,可能危及生命,如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subglottic hemangioma,SGH),具有血管畸形和肿瘤的双重特征,占先天性喉部畸形的1.5%。50%的SGH患儿可同时伴有皮肤血管瘤[2]。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迷路后入路在桥小脑角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2011-01-01~2016-01-01收治的42例桥小脑角区疾病患者,均采用迷路后入路暴露手术区域,术中应用显微镜-内镜双镜联合技术。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手术。听神经瘤及胆脂瘤病例均完全切除,术后可测听力保留率(AAO-HNS听力评级A、B、C级)为66.7%(6/9),术后面神经功能良好(HB分级I-II级),无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等颅脑并发症,随访中未见复发。颅神经疾病术后症状均消失,术后均保留可测听力,面神经功能良好,术后无后组颅神经等非责任神经并发症。结论 迷路后入路创伤较小,听觉及面神经功能保留率高,在内镜辅助下特别适合功能性颅神经手术及位于内耳道口且直径<15 mm的桥小脑角听神经瘤及胆脂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大型听神经瘤迷路径路手术中外耳道及鼓室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15例经迷路径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外耳道和鼓室的处理方法,其中96例术中保留外耳道后壁,19例术中切除外耳道并填塞中耳。结果 115例大型听神经瘤均采用迷路径路,肿瘤全切除103例(89.6%),近全切除9例(7.8%),次全切除3例(2.6%);术后脑脊液漏8例,发生率7.0%。结论通过迷路径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术中外耳道和鼓室的正确处理能够获得良好的手术显露,并能够有效的降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