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5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侧颅底位置深在,解剖关系复杂,传统手术死亡率高,曾被认为是手术禁区。近年来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侧颅底外科的诊疗技术取得很大进步。文章介绍了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引入虚拟仿真技术,进行教学改革,达到虚拟手术切除,显示重要器官结构相对毗邻关系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定的鼻炎(萎缩性鼻炎除外)分类和诊疗的专家共识,其中在治疗方面重点关注了鼻腔局部用药的临床应用,旨在进一步规范鼻炎尤其是慢性鼻炎的诊疗,明确鼻腔局部用药如鼻用糖皮质激素、鼻用抗组胺药和鼻腔盐水盥洗等在鼻炎治疗中的临床地位及注意事项,以便指导临床医师进行合理用药,提高鼻炎的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耳鼻咽喉科临床分离培养的真菌和细菌及其他相关病原菌的种属和分布,及阳性菌的药敏结果。方法调查我院耳鼻咽喉科2005年3月至2007年10月间,统计分析研究临床样本分离的病原菌的变化趋势。结果送检的标本总数量由2005年的248例升高到2007年的306例,检测出真菌及细菌的阳性例数从2005年的115例上升至2007年的181例,送检标本阳性例数为46.4%~59.2%。结论2005~2007年我院耳鼻咽喉科感染病原菌呈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念珠菌尤其是白念珠菌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可侵犯人体许多部位,感染率高,病情复杂。随着真菌感染患者发病率的上升,新抗真菌药也陆续出现,但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重的真菌耐药性问题。如临床上应用广泛的唑类抗真菌药疗效好,不良反应低,但长时间大剂量使用,使真菌对其耐药率逐年上升。我们对本院2003年9月至2005年3月的念珠菌感染与药敏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真菌性鼻.鼻窦炎(FRS)鼻窦微生态的研究,包括真菌,细菌的观察,根据培养结果及药敏实验,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提供微生物学和用药依据。方法收集41例真菌性鼻一鼻窦炎病例,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时采集脓液标本,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在41份脓液标本中,共检出了22株10种细菌,阳性率为53.7%,革兰阳性菌占36.4%;革兰阴性菌占63.6%,其中,MRSA检出率9.0%。结论真菌性鼻.鼻窦炎合并细菌感染主要是革兰阴性菌,在培养出的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首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越来越多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使免疫功能受抑制的人群增多,导致正常菌群的改变使得鼻腔鼻窦的真菌过度生长。随着临床及实验室诊断技术的发展提高,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本文就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的分类、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变应原致敏和激发引起的、有神经介质参与的特异性IgE介导的、Th2类型鼻黏膜慢性炎症。AR的外科手术作为二线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顽固性鼻塞和鼻黏膜高分泌及高敏感性反应,临床上推荐酌情使用。但目前AR的外科手术还存在一些争议性问题,诸如适应证的选择、并发症规避及疗效评价等。有鉴于此,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中青年鼻科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AR的外科手术治疗专家共识。本共识从AR手术治疗历史、相关解剖与生理病理学原理等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AR手术治疗中的相关机制、手术方式与适应证选择,以及并发症处理与注意事项等,旨在指导并规范临床医师开展AR外科手术治疗,以期进一步拓展AR的治疗方式并提高相应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损失类型及近期疗效。方法 366例(380耳)突发性耳聋患者按年龄分为三组:儿童组≤14岁(12例,12耳),青中年组15~59岁(296例,309耳);老年组≥60岁(58例,59耳)。比较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听力损失类型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1.32%。儿童组、青中年组及老年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58.33%(7/12)、72.82%(225/309)、66.10%(39/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中频、中高频、平坦及全聋型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年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低中频的疗效最好,平坦型及全聋型其次,中高频的疗效最差,临床上可依据听力损失类型预估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RNAi技术下调人喉癌Hep-2细胞中PDCD4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对Hep-2细胞增殖及β-catenin表达的影响。 方法 设计并合成针对PDCD4基因的shRNA质粒与阴性对照质粒,分别转染Hep-2细胞。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前后阴性对照组与干扰组PDCD4、β-catenin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克隆形成实验观察Hep-2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DCD4干扰组的Hep-2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升高(P=0.01),PDCD4干扰组PDCD4mRNA和蛋白均显著减低(P<0.01)、β-catenin mRNA和蛋白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 结论 成功应用RNAi技术下调人喉癌Hep-2细胞中PDCD4基因的表达,Hep-2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增强,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 ,3 8岁。颈部肿物进行性增大 3个月 ,伴声嘶日渐加重 1个月余。入院检查 :左颈部触及一局限性肿物 2 .0cm× 3 .0cm× 2 .0cm ,质硬、表面光滑、境界欠清 ,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喉镜下见左室带饱满 ,左声带向内侧移位 ,活动受限 ,右声带活动正常。颈部CT平扫 :左侧甲状软骨骨质吸收破坏 ,见一类圆形块影 ,CT值为 5 1Hu。颈部B超 :左侧甲状软骨旁探及一肿物 ,边界尚清 ,周边见稍强回声包膜 ,内回声强弱不均。甲状腺ECT :甲状腺大小、形状、位置正常。先行气管切开 ,插管全麻。术中见左甲状软骨板有一 3 .0cm× 3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