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泪囊鼻腔吻合术在治疗过程中及后期,有可能出现吻合口阻塞使疾病复发,使治疗效果趋于失败。文献报道其可靠的处理方法主要是早期挂线,或者是再次手术。我们借助鼻内窥镜在直视下进行阻塞吻合口的浚通2例,减少了盲目性,治疗效果直观、确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射频微创治疗舌扁桃体肥大的疗效,进一步分析舌扁桃体肥大的病因及综合治疗策略。方法纤维喉镜下诊断舌扁桃体肥大、舌根部淋巴滤泡增生80例。在间接喉镜下给予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射频治疗后62例随访3个月~3年,未见复发;行二次射频治疗的2例,未见明显并发症;18例失访。结论舌扁桃体肥大的病因及综合治疗非常重要,射频治疗是治疗舌扁桃体肥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参酮滴耳液对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在门诊就诊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分别使用我院自制的丹参酮滴耳液及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10d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行纯音测听检查、细菌培养、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等,并以病人症状减轻及细菌培养结果作为疗效判定标准,比较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以及细菌清除率、听阈降低均值和不良反应率.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54/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56/60),治疗后实验组细菌清除率为85%,对照组为88%,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实验组为6.7%,对照组为13%,听阈降低均值实验组为(6.2±2.0)dB,对照组为(4±1.5)dB,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丹参酮滴耳剂可以作为一种比较安全、新型、高效的滴耳剂应用于感染性耳部疾病的治疗,其副作用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材料在听骨链重建术的应用效果和不同术式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了 2 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外伤性听骨链中断患耳 ,分别采用钛质 ,羟基磷灰石和自体听小骨作为听骨链重建材料 ,并分别采用改良鼓室乳突根治术及单纯鼓室成形术。 结果 术后近期复查纯音测听 ,总有效率 (听力提高≥ 1 0dBHL者 ) 86 .9% (2 0 /2 3) ,改良鼓室乳突根治术术后听力提高不如单纯鼓室成形术明显 ,镫骨上结构是否完整对术后听力变化无显著影响。 结论 应该根据中耳病变的不同情况 ,考虑选择何种听骨材料 ,以期达到最理想效果。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提高效果 ,主要受炎症严重程度之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风洞噪声环境对豚鼠听功能及内耳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上凋亡标志物Caspase-3表达的影响,并通过噪声暴露前给予预防用腹腔注射雌激素研究雌激素对噪声暴露后豚鼠听力损伤及内耳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42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6只,单纯噪声组(噪声组)及噪声+雌激素预防组(雌激素组)各18只。两实验组暴露于模拟风洞噪声环境中。分别于噪声暴露前(Pr)、暴露后1天(E1)、3天(E3)、7天(E7)、恢复后3天(R3)、7天(R7)检测其双侧听性脑干反应阈值(ABR)。并于E3、E7、R7时间点取实验动物耳蜗行连续冰冻切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凋亡标志物Caspase-3在实验动物内耳毛细胞及螺旋神经节细胞上的表达。结果 E1、E3、E7时间点,噪声组ABR阈值较噪声暴露前明显增高(P<0.01),且暴露时间越长,ABR阈值增高越明显。雌激素组在E1的ABR阈值较噪声暴露前明显增高(P<0.01),E3和E7时ABR阈值有增高趋势,但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实验组间噪声暴露后听阈变化值在E1和E3点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E7点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1)。R3点较E7点,噪声组ABR阈值降低(P<0.05)。雌激素组在R3时间点,ABR阈值明显降低(P<0.01),与R7点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两实验组间比较雌激素组的实验动物ABR阈值降低情况明显优于噪声组(P<0.01)。噪声暴露后,豚鼠内耳螺旋神经节细胞及毛细胞的凋亡标志物Caspase-3表达在各时间段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雌激素组Caspase-3表达变化有相同趋势,但在E3、E7及R7三时间点均弱于噪声组。结论豚鼠暴露于风洞噪声环境下可导致其听功能损伤,损伤程度在本研究噪声暴露时间内与噪声累积量呈正相关。噪声暴露结束后,听力损失可部分恢复。同时,内耳凋亡标志物的表达和听力下降呈现相同趋势。噪声暴露前预防性应用雌激素,可促进噪声暴露后听力损伤的恢复、减少内耳凋亡标志物表达、减轻内耳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背景:近年来,快速成型技术被迅速的应用于医学重建领域,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可为组织缺损患者制作个体化的植入物,可达到空间尺寸上的精确修复。 目的: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个体化钛板,结合自体松质骨移植,修复犬下颌骨节段性缺损。 方法:9只杂种犬行螺旋CT扫描获取头颅骨骼数据,建立数字3D模型,在模型上模拟右侧下颌骨体部切除术,并制作个体化板状修复体,经快速成型加工制造,获得个体化的钛板。然后行动物实验,手术制造右侧下颌骨体部4 cm长节段性缺损,同期手术切取自体髂骨块固定于快速成型钛板的舌侧,修复下颌骨缺损。采用核医学、力学、影像学和组织学等方法评估骨移植后的转归。 结果与结论:应用快速成型支架重建了左右对称的下颌骨形态,自体髂骨移植后逐渐皮质化,植骨和钛板之间形成纤维结缔组织间隔层。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应用快速成型钛板能够达到形态和功能兼顾的效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临床用3.0T磁共振成像系统能否在活体豚鼠区分内外淋巴液。方法5只豚鼠在3.0T磁共振下行内耳容积扫描后即刻颈内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3ml/kg),注射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150分钟、180分钟、210分钟、240分钟行内耳容积扫描,观测内耳内外淋巴液成像变化。结果未注射对比剂前仅能显示耳蜗及前庭轮廓,尚不能区分内外淋巴液,注射30分钟后对比剂首先进入前庭及耳蜗底转及蜗顶,注射120分钟见对比剂扩展到全内耳并有较好的显像。结论临床用3.0T磁共振成像可区分豚鼠内外淋巴液,为研究膜迷路积水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和噪声复合因素对豚鼠内耳淋巴液容积的影响。方法健康豚鼠24只随机分为单纯失重组12只、单纯噪声组6只、失重+噪声组6只,分别测试实验前、实验5天及实验结束后3天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阈值及内耳MRI扫描,并用自制专用软件对内耳淋巴液容积进行计算。结果单纯噪声组实验前后内耳容积无差异(P>0.05);单纯失重组实验5天与实验前、实验结束后3天与实验5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结束后3天与实验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失重+稳态噪声组实验5天及实验结束后3天豚鼠内耳容积较实验前明显增大(P<0.01),实验5天与实验结束后3天豚鼠内耳容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失重环境可使豚鼠内耳淋巴液容积变大,但是短期单纯失重环境豚鼠内耳淋巴液容积变化可恢复,失重加噪声复合因素会加重内耳淋巴液容积变化,且实验后3天后内耳淋巴液容积无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强度低频噪声对听力及内耳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5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r)13只和暴露组39只,暴露组包括即刻组(E0组)、3天组(E3组)和7天组(E7组)各13只,经强度为150dB中心频率在500Hz的稳态噪声持续暴露10分钟,分别于即刻、震后3天、7天,作脑干诱发电位检测,检测后处死动物,取材制作耳蜗石蜡切片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经150dB强噪声暴露后即刻,大鼠ABR阈值显著升高,3天组轻度恢复,7天组未进一步改善。暴露后各时间点ABR阈值较暴露前明显增高(P<0.01),E0组与E3组、E7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E3组与E7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低频强声暴露后各组耳蜗Corti器、螺旋神经节细胞、血管纹和螺旋韧带均可见Caspase-3染色程度不同的阳性表达,对照组无明显表达,实验暴露组各时间点平均光密度值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E0组与E3组、E7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E3组与E7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强度的低频噪声能够造成听力明显损伤,但可部分恢复,Caspase-3介导的内耳细胞凋亡可能在噪声性耳聋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