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9年3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院收治1名右胸火器伤的患者。患者入院时,除胸部枪伤及肺出血外,由于伤后休克时间较长,还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在抢救过程中,患者又先后出现高钾血症,胸、腹腔内出血及肺部感染等合并症,经全力抢救和精心护理,患者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210(mircoRNA-210,miR-210)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收集NRDS患儿104例,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所有新生儿根据首次胸部X线片结果与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Ⅰ级、Ⅱ级)与重度组(Ⅲ级、Ⅳ级)。比较死亡组与生存组患儿一般资料,轻度组与重度组血清miR-210水平与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生期补充Ⅱ(perinatal supplement of acute physiological score for neonates Ⅱ,SNAPPE-Ⅱ)评分。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10水平对NRDS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NRDS发生与血清miR-210的相关性。 结果 根据预后分组,104例患儿中预后较好81例(77.88%),死亡23例(22.12%)。生存组miR-210水平、SNAPPE-Ⅱ评分低于死亡组(P<0.05);2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母亲年龄、病因、剖宫产、双胎、羊水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胸部X线片表现分组,104例患儿轻度患儿73例,重度患儿31例。轻度组miR-210水平、SNAPPE-Ⅱ评分低于重度组(P<0.05)。NRDS发生与血清miR-210水平呈正相关(r=0.638,P<0.001)。血清miR-210与SNAPPE-Ⅱ评分呈正相关(r=0.513,P<0.05)。血清miR-210的最佳分界值为16.71 ng/L时,曲线下面积为0.763,OR=0.846,95%CI:0.892~1.064,敏感度为82.61%,特异度为86.42%。结论 血清miR-210水平升高与NRDS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密切相关,血清miR-210水平与NRDS病情程度呈正相关性,当血清miR-210临界值为16.71 ng/L时对评估NRDS患儿预后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五味子提取物对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使用咪喹莫特乳剂建立小鼠银屑病背部皮损模型,将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他克莫司5 mg/kg组以及五味子提取物0.05、0.25 mg/kg组,并于造模后在小鼠背部皮肤涂抹相应药物。取小鼠背部皮肤组织,分析皮损症状,对其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并观察测定表皮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测定淋巴细胞表面分子(CD-8)、环氧化酶-2(COX-2)、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的表达情况。建立3D皮肤模型,使用双氧水造模后,噻唑蓝(MTT)检测五味子提取物抗氧化修复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皮肤模型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力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 五味子提取物可以缓解由咪喹莫特乳剂诱导的小鼠银屑病皮肤损伤、红斑、炎症,改善其皮损处组织细胞情况,降低银屑病模型小鼠表皮厚度(P<0.05);五味子提取物可以下调银屑病模型小鼠皮肤组织中COX-2、ERK、p-ERK、CD-8的表达(P<0.05、0.01);3D皮肤模型检测结果显示,五味子提取物可以减缓双氧水对3D皮肤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降低皮肤组织细胞中IL-6的表达,同时可以提高SOD和CAT酶的活性(P<0.05、0.01)。结论 五味子提取物对小鼠银屑病样皮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可能与通过免疫调节来抑制CD-8、COX-2、ERK、p-ERK的表达和缓解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OIP5-AS1(LncRNA OIP5-AS1)、微小RNA-218-5p(miR-218-5p)表达情况及二者在临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ARDS患儿为ARDS组。根据氧合指数(PaO2/FiO2)将ARDS患儿分为重度亚组(PaO2/FiO2≤100 mmHg,n=32)、中度亚组(100 mmHg2/FiO2≤200 mmHg,n=38)、轻度亚组(200 mmHg2/FiO2≤300 mmHg,n=34)。根据ARDS患儿28 d院内死亡情况将其分为存活亚组(n=74)和死亡亚组(n=30)。另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8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LncRNA OIP5-AS1、miR-218-5p表达水平;收集患儿性别、年龄、气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喂养方式对高危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新生儿高危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23年3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出生且采用人工喂养的60例高危新生儿作为人工喂养组,选取同期在本院出生的60例采用母乳喂养的高危新生儿作为母乳喂养组。分析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及3月龄时的身长、体重、身长别体重Z评分(WLZ)和年龄别体重指数Z评分(BAZ)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3月龄时的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气质类型及免疫水平。另选50名正常新生儿作为正常组,收集其临床资料,探究影响高危新生儿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与出生时比较,人工喂养组与母乳喂养组患儿在3月龄时身长、体重、WLZ评分、BAZ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出生时和3月龄时的身长、体重、WLZ评分、BAZ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龄时,母乳喂养组患儿的MDI评分和PDI评分分别为(108.55±10.98)、(108.16±10.61)分,均高于人工喂养组[(99.12±8.79)、(98.01±9.21)分],差异均有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选簕菜胶囊的成型工艺条件。 方法: 以吸湿性、临界相对湿度(CRH)、休止角、堆密度等为指标,筛选簕菜胶囊处方,采用ABTS和DPPH考察簕菜胶囊的清除自由基能力。 结果: 选用二氧化硅、磷酸氢钙、β-环糊精(β-CD)与预分散浸膏复配作为胶囊芯材,最佳处方二氧化硅-磷酸氢钙-β-CD-预分散浸膏质量比 1:1:1:1,CRH 81.40%。簕菜胶囊内容物对ABTS和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2.3,4.9 g·L-1结论: 制备的簕菜胶囊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且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HPLC测定了由纯油酸和棕榈酸合成产物中的单甘酯含量。油酸单甘酯的RF值较棕榈酸单甘酯的略高。HPLC法的MG测定值与柱色谱法相接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间歇正压通气(NIPPV)模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氧合指数(OI)及弥散指数、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择轻中度(NRDS Ⅰ-Ⅲ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9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NIPPV模式,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模式。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的弥散指数与OI,比较两组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4 h后,两组弥散指数与OI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慢性肺支气管发育不良、鼻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无创间歇正压通气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成功率高,在改善患儿氧合指数、弥散指数及预后方面具有显著效果,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西藏红缨合耳菊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方法:将红缨合耳菊的70%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然后测定各部分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并进行酶抑制动力学研究。结果:乙酸乙酯、正丁醇的萃取部分对酪氨酸酶的活性抑制较强;对单酚酶抑制作用明显并有延迟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57.8、140μg/ml;对双酚酶的抑制作用显示浓度依赖关系,IC50分别为41.2、59.6μg/ml,相比熊果苷抑制双酚酶活性的IC50值1.44mg/ml,抑制效果分别是熊果苷的35、24倍;抑制类型:乙酸乙酯部分为竞争性抑制,Ki为19.7μg/ml,正丁醇部分为非竞争性抑制,Ki为60.7μg/ml。结论:西藏红缨合耳菊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分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