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镉对大鼠肝、肾及血清中锌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锌和镉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是同族(ⅡB)相邻的两种元素,它们同为二价阳离子,两者在理化性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进入机体后不易被细胞所区分,可产生生物学相互作用。体内镉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机体对锌的生物利用。为此。我们进行了镉对大鼠肝、肾及血清中锌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锌对镉所致大鼠肝脏及血清中含锌酶[主要为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降低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 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1)正常对照组;(2 )补锌对照组;(3 )低镉组(0 .5mg/kg) ;(4 )锌+低镉组;(5 )高镉组(2mg/kg) ;(6)锌+高镉组。均以普通饲料饲养。(1)、(3 )、(5 )组自由饮去离子水,(2 ) (4 )、(6)组自由饮加锌的去离子水后第6天,(3 )、(4 )组和(5 )、(6)组分别腹腔注射0 .5、2mg/kgCd离子折算量的氯化镉溶液,(1)、(2 )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均2 4h后断头处死,取出肝脏,分别测定各组肝脏及血清中ALP、SOD活性。[结果]正常对照组肝组织SOD活性为(77.963±12 .915 )NU/mg蛋白,ALP活性为(13 .0 66±4.198)U/L ,高镉组SOD活性降至(60 .0 2 1±9.481)NU/mg蛋白(P <0 .0 5 ) ,ALP活性降至(1.93 9±1.0 5 6)U/L(P <0 .0 5 )。对照组血清ALP活性为(3 1.2 60±2 .45 9)U/L ,染镉后降至(17.677±3 .70 4)U/L(P <0 .0 5 ) ,预先补锌后再染镉可见锌+高镉组肝组织SOD活性升高(P <0 .0 5 ) ,锌+低镉组血清ALP活性升高(P <0 .0 5 )。[结论]锌对镉所致大鼠肝脏及血清中含锌酶活性的降低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次皮下注射不同剂量CdMT(0,0.3,0.6和0.9mgCd/kg)后12小时,大鼠肝GSH、MDA和TG无明显变化,但引起肾皮质GSH含量降低、MDA含量增高、钙尿症和蛋白尿,且都与给予的镉剂量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肾皮质GSH和MDA含量均与尿钙和尿蛋白浓度间存在相关关系。提示LPO是引起镉肾毒性的机理之一,而LPO可能与GSH耗竭有关。  相似文献   
4.
周希雷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115-117
目的探讨采用LC/MS/MS定性定量检测技术测定地沟油中胆固醇的含量。方法采用MRM-IDA-EPI的增强子离子扫描模式对检测样品进行综合分析,将获取的数据谱库进行检索,再依据匹配度来辨别化合物的真伪,并以此来排除假阳性的可能性,进而实现一次进样获取地沟油的胆固醇的定量、定性数据。结果通过本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所计算出来的最低定量限为50ng/mL,而通过添加基质样品与未添加前标准溶液进行对比分析,经验证法计算出其回收率在90%左右。从结果中我们发现,胆固醇含量在地沟油中的含量要比新植物油中低。结论因此,如果将胆固醇做为衡量地沟油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必将为鉴定地沟油提供有利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蔬菜中啶虫脒农药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红柿样品中的啶虫脒农药残留量。方法:先对样品用乙腈进行提取、盐析以及LC—NH2小柱净化处理,之后再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其进行检测。结果:啶虫脒添加水平为0.50—1.00mg/kg,西红柿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103.5%~109.5%,相对标准偏差为0.31%~1.41%。结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蔬菜中啶虫脒农药残留量具有准确、灵敏、快速等优势,因此此方法较适合检测蔬菜中农药残留含量。  相似文献   
6.
将遵义地区门诊及巡回医疗队中发现的萎缩性鼻炎(AR)先证者200例(户)作为AR组;对照组为年龄、性别和患者相当的遵义地区某农村及在遵义地区居住20年以上某工厂成员200例(户)。每组中分开放式炉灶和封闭式炉灶各100例,共200例(户)。遗传度采用Falconer易患性阈值法,生活环境SO_2监测采用盐酸付玫瑰苯胺比色法,取日平均SO_2浓度进行比较,遗传度为59.4±0.032%。SO_2超标组AR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我们考虑本组AR的患病与发展,决定遗传与环境因素的结合,故本组AR符合多基因遗传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NaAsO2)对人肝细胞(L-02)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L—02细胞株为对象,采用噻唑兰法(MTT)测定不同浓度的NaAsO2处理后L-02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5mmol/L剂量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增高,而5mmol/L、10mmol/L剂量组组细胞存活率降低(均P〈0.01)。结论NaAsO2对L-02肝细胞增殖的影响呈双向调节的促增殖作用,即低浓度NaAsO2可促进L-02细胞的增殖,高浓度可抑制L—02细胞的增殖活力,表现出毒物兴奋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膳食纤维的排锰效果及对其他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将48只3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膳食纤维组、单纯染锰组(50 mg/kg)、染锰+高、中、低剂量膳食纤维组(分别在饲料中参入16%,8%和4%的膳食纤维);1个月后处死大鼠,测定大鼠体重、24 h粪锰以及脑、肝组织和血液中锰、铜、铁、锌含量。结果染锰+高、中剂量膳食纤维组24 h粪锰排出率分别为29.44%,28.49%高于单纯染锰组的20.87%(P0.05);染锰+高、中、低剂量膳食纤维组脑、锰含量分别为1.37,1.62,2.24,2.57μg/g肝组织和锰含量分别为1.78,2.73,2.54,2.70μg/g,明显低于单纯染锰组(P0.01);脑、肝组织和血液中Cu、Fe、Zn含量在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膳食纤维能通过增加锰的排出以减少锰的蓄积。  相似文献   
9.
目的:培养人肝细胞(L-02)耐砷细胞株,为生物体对砷的耐受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人肝细胞(L-02)在含有低剂量亚砷酸钠(NaAsO2)的培养基中长期培养,并设同步对照细胞组,利用噻唑兰(MTT)检测法计算细胞生存率、半数致死量(LDso)及细胞内砷浓度作为反映细胞对砷耐受性改变的指标。结果:细胞经砷诱导6周后,在24h急性砷中毒试验中.实验组细胞对急性染砷表现出明显的耐受性提高,实验组在各浓度下细胞生存率都明显高于同步对照组,实验组LD。为23.1μmol/L,对照组LD50为10.2μmol/L。实验组各浓度下的砷浓度都明显低于同步对照组(P〈0.001)。结论:人正常肝细胞与细菌、真菌、哺乳动物及人前列腺细胞-样在长期低剂量砷诱导下具有可诱导的对砷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锰接触工人神经行为改变与Parkin基因7号外显子Gly284Arg多态性的相关性. [方法]选工龄在半年以上的职业性锰暴露工人200名和劳动强度相似,但工作环境不接触锰工人94名,按猛累积暴露指数将其分为高、低猛暴露组和对照组.利用沟槽稳定试验和拼板试验进行神经行为改变检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Parkin基因7号外显子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 [结果]高暴露组中,Parkin基因7号外显子CC型工人的划痕长度、拼板试验得分均低于GG型和GC型,而碰撞次数高于GG型和GC型,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暴露组中,Parkin基因7号外显子CC型工人的划痕长度、拼板试验得分均低于GG型和GC型,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基因型工人碰撞次数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Parkin基因7号外显子3个基因型划痕长度、碰撞次数、拼板试验得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更易导致锰引起神经行为改变;携带Parkin基因7号外显子CC基因型的工人是锰损伤的易感者;Parkin基因7号外显子G951C突变导致Gly284Arg多态性有可能作为检测锰致神经行为改变以及锰中毒风险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