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砷诱导人胚肝(L-02)细胞耐砷性及细胞内耐砷性多药耐药基因1(MDR1)、谷胱甘肽-s-转移酶7【(GST-π)的表达水平。[方法]应用噻唑蓝(MTY)比色法检测浓度分别为0、1、10、20、30、40、50、60、70、80、90、100mmol/L的亚砷酸钠(NaAs02)作用24h后,对L-02细胞生存率的影响。并选择细胞生存率在90%~95%时的NaAsO2浓度为诱导浓度对细胞进行培养,以不加砷诱导的L-02细胞为对照,两组细胞在相同条件下培养6周,利用MTY法每周观察细胞生存率并计算半致死浓度(LC50)来反映细胞对砷的耐受性改变;利用real-timePCR检测培养6周后的细胞内MDRl、GST.叮r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SABC法)检测细胞内P-糖蛋白(P-gp)、GST-x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MTr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浓度为10mmol/L的NaAsOz作用24h后细胞生存率和细胞内总砷浓度以观察两组细胞在再次大剂量急性砷中毒中的反应。[结果]经NaAsO:诱导6周后,诱导细胞LC50和生存率都明显高于正常细胞(P〈0.001);诱导细胞MDR1、GST-1TmRNA的表达明显较正常细胞高(P〈0.001);与对照组比较,诱导细胞P-gp、GST-π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01);在再次急性砷中毒试验中,诱导细胞生存率明显高于正常细胞(P〈0.001),诱导细胞内总砷浓度较正常细胞低(P〈0.001)。[结论]L-02细胞具有可诱导的对砷的耐受现象,其耐砷性可能与MDR1、GST-π基因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3.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保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剖宫产技术的普及和医患因素,剖宫产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个别地区甚至高达50%以上。其术后并发症也随之产生,特别是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往往是产科医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我院2000年至2005年6月收治此类患者8例,在保守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成功率达100%。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对产妇心理状态和分娩结局的 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在 2019 年 2 月至 2021 年 2 月期间接诊的 90 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责任 制整体护理。观察产妇的心理状态,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对照组和 观察组 SAS 焦虑评分和 SDS 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 SAS 焦虑评分和 SDS 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 以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 瘢痕子 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采取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与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5.
红花黄色素B抗凝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B(SYB)对ADP诱导的大鼠体外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及抗凝作用。方法: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在PRP中加入SYB溶液及ADP,记录血小板聚集曲线,计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在PPP中加入SYB和PT试剂,记录大鼠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在PPP中加入SYB、删试剂和CaCl2,记录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PPP中加入SYB、TT试剂,记录凝血酶时间(TT)。结果:SYB可抑制ADP诱导的体外大鼠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可延长大鼠离体血浆PT、APTT和TT。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SYB可阻断多种途径诱发的血栓形成反应,为红花活血化瘀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6.
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L-6水平与脑血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IL-6水平、脑血流变化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程度关系。方法采用ELSIA法对41例HIE患儿和14例对照组新生儿血清IL-6水平进行检测,同时采用经颅多谱勒超声(TCD)技术观察双侧大脑中动脉收缩峰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变化、脉动指数(RI)。结果轻、中、重度HIE患儿急性期血清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重度组增高尤其明显。中、重度组Vd、Vs低于对照组,RI指数重度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水平与脑血流速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检测血清IL-6水平和脑血流变化对于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介绍寡肽转运蛋白2(PEPT2)的结构、分布、底物和基因多态性研究与临床研究现状,为进行深入的遗传药理学以及转化医学的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查阅国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 结果与结论 现有文献研究发现寡肽转运蛋白2的底物具有结构特异性,且肾脏寡肽转运蛋白2的基因多态性具有功能意义,这将为多肽类药物的研发及遗传药理学理论指导个体化药物治疗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