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6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鼻-鼻窦炎和鼻息肉的同异——2个不同的疾病实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鼻-鼻窦炎作为疾病名称,涵盖了一系列炎症性鼻腔鼻窦病变。由于慢性鼻-鼻窦炎和鼻息肉的发生常互相关联,许多学者认为似乎不太可能将鼻息肉和慢性鼻窦炎清楚地区分开,所以在以往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过程中,常将两者放在一起作为一个疾病实体。因此,鼻息肉被认为是慢性鼻-鼻窦炎的一个亚型。但最近的大量研究表明,慢性鼻-鼻窦炎和鼻息肉在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特征、病因学、临床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少学者因此提出慢性鼻-鼻窦炎和鼻息肉是2个不同疾病实体的观点。我们认为如果二者是2个疾病实体,那么在科学研究以及临床药物和手术疗效评定时,就应对二者加以严格区分。本文试图围绕这一热点问题,从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特征、病因学、临床治疗及预后4个方面对二者的差异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慢性鼻窦炎的定义及发病因素浅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长期以来对于慢性鼻窦炎的定义一直缺乏统~认识,这阻碍了人们对其病因、病理生理学的深入研究。近年来,随着鼻科学及相关基础学科的发展,人们对慢性鼻窦炎的定义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同时认识到慢性易窦炎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临床上针对这些环节进行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复发。1慢性耳塞炎的定义定义慢性鼻窦炎的关键在于区分急性和慢性鼻窦炎。现代观点认为区别急性与慢性疾病应根据病理学表现而非严格的时间考虑[1],故一些学者将慢性鼻窦炎定义为粘膜存在明显的、持续的、不可逆的损伤、通过保守治疗难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观察Treg/Th17转录因子及其细胞因子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选择42例AR患者根据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分为轻度组(n=23例)和中重度组(n=19例),同期选择2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各组Foxp3、RAR相关孤儿受体mRNA(RARrelated orphan receptor C mRNA,RORC mRNA),采用ELISA检测各组血清TGF-β和IL-17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中重度组和轻度组变应性鼻炎患者Foxp3mRNA及血清TGF-β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ORC mRNA和血清IL-1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病情严重程度加重,Foxp3 mRNA及血清TGF-β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RORC mRNA及血清TGF-β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本研究证明,Treg/Th17细胞失衡可能在AR发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肠腺癌组织中凝血酶敏感蛋白 1 (thrombospondin 1, TSP- 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45例大肠腺癌组织中TSP- 1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 MVD),并以15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为对照。结果: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未见TSP- 1阳性表达;大肠腺癌组织中TSP- 1的阳性率为 42. 2% (19 /45)。TSP- 1阳性组MVD为(14. 37±4. 86 ),低于TSP- 1阴性组的 ( 29. 80±6. 35 ) (t=2. 735,P<0. 01);TSP- 1的阳性表达率随肿瘤Dukes分期的增加而降低(χ2 =4. 62,P<0. 05),与MVD呈负相关 (r=-0. 783,P<0. 01)。结论:TSP 1的阳性表达抑制了大肠癌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阻止其发展及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GFβR)Ⅰ型及Ⅱ型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及正常下鼻甲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以及Ⅰ、Ⅱ型受体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βRⅠ、TGFβRⅡ在25例慢性鼻-鼻窦炎、21例鼻息肉、17例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并比较TGFβRⅠ、TGFβRⅡ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正常下鼻甲组织中表达的差异。结果:TGFβRⅠ、TGFβRⅡ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在正常下鼻甲黏膜分别为175.78±7.06、165.00±1.79;在慢性鼻-鼻窦炎组织中分别为147.33±8.15、147.77±4.62;而在鼻息肉组织中分别为125.91±11.26、129.82±1.46。慢性鼻-鼻窦炎及鼻息肉组织中TGFβRⅠ、TGFβRⅡ的表达均比正常下鼻甲黏膜中的表达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TGFβRⅠ、TGFβRⅡ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比在慢性鼻-鼻窦炎病变黏膜中的表达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TGFβRⅠ、TGFβRⅡ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水平及分布特点,提示其可能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结合临床病例,复习并探讨Treacher Colllins综合征(TCS)的遗传学背景、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产前检查与咨询。方法:分析一母子TC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TCS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临床特征为眼裂下斜、小颌、小耳畸形和其他耳部畸形等。建议该患儿先试配骨导式助听器,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结论:TC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基因定位于5q32-q33.1(TCOF1基因,Treacher Collins—Franceschetti Syndromegene),因TCOF1基因突变而致病。TCS诊断要结合临床评估、影像学检查和分子遗传学检查。治疗上需多个学科医师共同协作完成,手术时机和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并遵循个体化原则。对于有遗传危险的妊娠,需行产前检查和咨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IL)-6、11和17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19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性鼻炎组)下鼻甲黏膜和21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非变应性鼻炎患者(对照组)下鼻甲黏膜组织中TGF-β1,IL-6、11和17的蛋白表达量。结果:①变应性鼻炎组的TGF-β1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IL-6、11和17的蛋白表达量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TGF-β1,IL-6、11和17的蛋白表达量在并发哮喘和不并发哮喘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GF-β1可能在变应性鼻炎的组织结构重塑中起作用,而IL-6、11和17可能在此过程中无明显作用,这可能是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组织结构重塑差异的分子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matrix ,ECM)成分纤维粘连蛋白 (fibronectin ,FN)和固生蛋白 (tenascin ,TN)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34例鼻息肉和 2 0例下鼻甲组织中TN、FN的表达 ,并分析鼻息肉中的表达与鼻息肉组织类型、嗜酸粒细胞 (eosinophlis,EOS)浸润程度和临床分型、分期及大小的关系。结果 ①TN、FN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 16 3 10± 10 5 4、16 3 2 4± 11 5 2 ,而在下鼻甲组织中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 175 4 9± 9 2 9、173 93± 7 92 ;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②TN、FN在水肿型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强于在腺囊泡型和纤维型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P <0 0 5 ) ;③FN表达的灰度值与EOS计数有显著相关 (r=- 0 6 0 ,P <0 0 1) ;④TN、FN的表达与鼻息肉分型、分期及大小无明显关系 (P >0 0 5 )。结论除构成组织的物理支架外 ,ECM还可能通过参与鼻息肉上皮细胞增生、水肿形成和EOS浸润而在鼻息肉形成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细胞外基质糖蛋白 (tenascin ,TN)在喉部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 ,及其与喉肿瘤发生及发展的关系。方法 :将 5 8例石蜡包埋喉部病变组织用鼠抗人单克隆抗 TN抗体行免疫组化染色 ,用HPIAS 10 0 0型医学彩色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 :TN在喉部良性病变及正常组织的细胞外间质中无阳性染色 ,在喉的原位癌组织的细胞外间质中有弱阳性染色 ,且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在喉的侵袭性鳞状细胞癌组织的细胞外间质中有强的TN染色 ,且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组织中染色更强 ,染色面积更广。在喉癌的各病理分级之间阳性染色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提示TN与喉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关 ,而与其病理分级无关。  相似文献   
10.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我院1998-01~2005-06收治的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4例分析如下。 1.1一般资料 双侧同时性乳腺癌2例。首发癌发病年龄29~59(平均41.8)岁。其中29~40岁6例占42.9%(6/14),41~50岁5例占35.7%(5/14),50岁以上3例占21.4%(3/14)。绝经前9例,包括2例同时性;绝经后5例。异时性间隔时间10个月~5a4个月,平均3a2个月。全组14例第1侧术后至第2侧发病就诊时,局部均未发现复发病灶,X线摄片、B超或CT扫描肺、肝等脏器均未发现远处转移。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诊断,依据阚秀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