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颅脑手术后出现癫痫发作较为常见,由于多数癫痫及癫痫综合征均有特征性的脑电图(EEG)表现,同时EEG检查具有安全易行可多次重复等优点,故常被作为术后随访的手段和癫痫诊断中必备的依据之一。本文分析48例颅脑手术后症状性癫痫的EEG所见。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严重危害生命,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死亡率高达26%-50%,平均37.3%^[1]。是神经外科救治重点和难点,及时正确处理对预后十分重要。本回顾分析我科1997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处理19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现就其治疗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振  许在华  孙靖驰 《肿瘤学杂志》2018,24(11):1118-1121
摘 要:[目的] 探讨IDH1基因突变及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在指导胶质瘤患者临床化疗和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运用PCR测序和焦磷酸测序方法对190例胶质瘤患者的肿瘤标本分别进行IDH1基因突变和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分析;分析两者与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胶质瘤中IDH1基因突变在不同年龄(P=0.026)、病理分级(P=0.020)、KPS评分(P=0.004)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性别(P=0.900)、p53表达(P=0.878)、肿瘤幕上幕下位置(P=0.106)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不同年龄(P=0.488)、性别(P=0.447)、病理分级(P=0.287)、KPS评分(P=0.077)、p53表达(P=0.970)及肿瘤幕上与幕下位置不同(P=0.915)。IDH1基因突变型组与野生型组30个月总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高级别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组与非甲基化组30个月总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结论] IDH1基因突变可作为判断胶质瘤患者预后的指标,而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作为指导化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的临床特点以及术中处理技巧,提高手术疗效。方法总结分析我院129例颅内大型及巨大型动脉瘤的手术经验。其中瘤颈部夹闭110例,夹闭+包裹9例,瘤体电凝后包裹3例,载瘤动脉夹闭2例,动脉瘤切除2例,巨大动脉瘤切除后同时行吻合2例,动脉瘤旷置+颅外-颅内高流量架桥术1例。手术采用近侧载瘤动脉暂时性阻断、动脉瘤内减压、动脉瘤重塑等技术,其中10例患者术中应用神经内镜辅助夹闭动脉瘤和Transonic HT313血流量仪检测载瘤动脉血流情况。结果术后根据改良Rankin评分,恢复良好116例(89.9%),功能障碍9例(7.0%),死亡4例(3.1%)。结论通过术前完善的影像学判断及详细的手术计划,熟悉动脉瘤区域的解剖关系,进行有效的脑保护,使用多手段处理动脉瘤的技术,可明显提高颅内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手术治疗效果;术中应用神经内镜辅助夹闭动脉瘤和血流量仪检测载瘤动脉血流技术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小脑前下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给听神经瘤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学资料,采用15个成人新鲜头颅标本,颈内动脉及椎动脉灌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后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结果发现,小脑前下动脉出现率为100%,其中分支迷路动脉、回返穿通动脉、弓下动脉和小脑弓下动脉的出现率分别为100%、86.7%、80%、16.7%.迷路动脉走行于面听神经的下方,回返穿通动脉行于面听神经之间,弓下动脉行于面听神经的后上方.小脑前下动脉袢与内耳门关系密切,53.6%穿过面听神经之间.  相似文献   
6.
世界新军事变革所带来的军队建设和作战方式的革命性变化正冲击着军事医学领域.在第12届全军战创伤学术会上,与会专家围绕新军事变革下的战伤救治进行了专题研讨. 在现代战争中,一方面会出现一些新的杀伤武器,另一方面由于精确制导,原先常规武器的杀伤力大大增强,导致常见的战伤发生率更高,伤势更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四川北川地区抗震救灾部队官兵皮肤病发病情况。方法:通过门诊接诊和医疗巡诊的方式,对抗震救灾官兵皮肤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救灾部队官兵由于灾后居住、卫生条件,疲劳、气候及心理神经性等因素影响,真菌性、细菌性、蚊虫叮咬、变态反应性、病毒性、精神神经性等皮肤病发病率显著上升。结论:地震救灾中后期应增加皮肤科医师编配,皮肤病治疗药品按照救灾部队疾病谱进行合理配置,有针对性地做好灾区皮肤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海绵窦外侧壁结构的显微解剖观测,为海绵窦直接显微手术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8例成人海绵窦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直接解剖观察和分析。结果:海绵窦的外侧壁分为表层和深层,其表层为硬脑膜内层,深层由第Ⅲ、Ⅳ、Ⅴ和Ⅵ颅神经鞘与鞘间的网状膜构成。本文同时对Parkinson三角和表腔进行了测量和描述。结论:本文对外侧壁的显微结构和显微手术入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锁孔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和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破裂的大脑中动脉瘤病例,全部经DSA或CTA确诊,出血2周后行眉弓上锁孔开颅,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动脉瘤夹闭。结果 32例全部夹闭,无1例死亡,治愈率100%。术后1周内头部CTA,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动脉瘤夹固定良好。10例于术后3~6个月进行了随访(CTA或DSA),未见复发。结论锁孔手术是治疗大脑中动脉瘤的微创治疗技术,减少了手术创伤及并发症,恰当地选择适应证和手术时机及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背景:颅骨缺损的修复材料早已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关于颅骨缺损修复材料相关文章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却很少.目的:通过颅骨缺损修复材料相关文章文献的计量学分析,总结目前该领域研究的国内外状况和前沿信息.方法:以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开发的Web of Science网络数据库为数据源基础,对SCI 收录的颅骨缺损修复材料相关文章内容发表的时间分布、国家地区分布、机构分布、期刊分布和被引频次分布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与结论:1990/2010 共检索到颅骨缺损修复材料相关文献174 篇,文献呈年度性递增,以美国发表论文最多,有58 篇,其中包含有8 家核心机构、2 种核心期刊和4 篇经典文献.文献分析认识和揭示了颅骨缺损修复材料这一领域的国际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为中国深入研究颅骨缺损修复材料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