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艳梅  杨琪  王赛赛  应申鹏 《浙江医学》2020,42(2):105-108,113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HIF-2α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宫颈癌患者的活检组织标本和30例宫颈良性病变中HIF-1α、2α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它们表达情况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宫颈癌组织标本中HIF-1α和HIF-2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76%和70.59%,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均P<0.01);两者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放疗前贫血均相关(均P<0.05),而HIF-2α蛋白表达与肿瘤分期相关(P<0.05)。生存分析结果提示,HIF-1α蛋白阴性的宫颈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明显长于HIF-1α蛋白阳性者(P<0.05)。结论在宫颈癌患者中,HIF-1α和HIF-2α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它们对宫颈癌患者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两者的高表达提示疾病可能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CT增强定位扫描对放疗剂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增强剂的使用在改变组织密度后,对放射治疗剂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制定TPS时定位CT资料,在相同的参考点、在相同的条件下(6、15MVX线、10cm×10cm野)给予相同的肿瘤量(200cGy),比较平扫与增强扫描MU之间的差异。[结果]采用6MVX线照射,肿瘤量为200cGy时,无CT增强剂干扰时平均MU为245.04cGy,CT增强后为247.61cGy,增加了2.57cGy(1.0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采用15MVX线照射,CT平扫条件下平均MU为212.30cGy,CT增强后为214.58cGy,增加了2.28cGy(1.0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T增强剂致TPS中计算MU值增加约1%,对临床疗效影响甚小,为更准确地勾画GTV推荐采用增强CT定位,但在敏感器官保护方面及TPS质量认证中应考虑其影响。  相似文献   
3.
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需要放射治疗,局部复发和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模式,放射抗拒性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明确潜在的放射抗拒相关机制至关重要,通过放射线构建放射抗拒性肿瘤细胞株是关键的工作基础。根据分割剂量、照射次数及不同分割剂量组合方式等因素的不同,归纳出4种典型的照射模式:常规照射模式、反复照射模式、梯度照射模式和其他照射模式。不同的照射模式在总照射剂量、构建周期上不同,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也存在差异。梯度照射模式随着细胞株放射抗拒性增强而逐步提高分割剂量,较好地平衡了分割剂量和照射后细胞恢复至指数期时间,优于其他3种照射模式。临床相关放射抗拒性细胞株具备放射抗拒性表型的同时,保持与亲本细胞株相同的基因型,是未来肿瘤放射抗拒性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患者VPTV、MHD、CLD、CTR对乳腺癌保乳术后IMRT计划设计的影响。方法 2016—2017年在我院接受全乳IMRT的48例女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左侧31例、右侧17例),放疗处方剂量为PTV 50 Gy,2 Gy/次。每个患者的调强计划同时使用物理参数和EUD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采用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预测影响因子与OAR百分剂量体积、CI和HI间关系。结果 CTR和VPTV是左侧乳腺癌CI独立影响因素(R2值分别为0.56、0.56,P值分别为0.04、0)。CLD是左侧乳腺癌HI独立影响因素(R2=0.17,P=0.023),VPTV是右侧CI的独立影响因素(R2=0.48,P=0)。MHD和CTR是心脏VHeart30的预测因子。MHD和CLD是心脏DmaxHeart的预测因子。左侧乳腺癌预测公式为CI=0.38+0.32CTR,HI=1.06+0.02CLD。右侧CI=0.48。左侧Vlung20=12.68+3.18CLD,Vlung10=18.78+4.3CLD,Vlung5=26.2+5.2CLD,Dmeanlung=686.7+210.1CLD。心脏VHeart30=(-13.65)+30.5CTR+1.9MHD,DmaxHeart=5140.1+248.9MHD-195.6CLD。患者的心脏体积与MHD、VHeart10 、VHeart5、DmeanHeart和DmaxHeart无相关性。患者的全肺体积与CLD、Vlung20、Vlung10、Vlung5、Dmeanlung无相关性。左侧乳腺癌计划CI和HI的平均值分别为0.63±0.06(0.46~0.72)和1.09±0.02(1.074~1.14),右侧乳腺癌计划CI和HI的均值分别为0.65±0.08(0.48~0.76)和1.09±0.04(1.03~1.18)。结论 CTR、CLD和MHD可以预测左侧乳腺癌调强计划各个参数的合理性,右侧乳腺癌则不适用。据此生成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物理师选择优选的射野设置方式,提高治疗计划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同期推量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在本院放疗的41例脑转移瘤患者为对象,分别设计全脑照射联合局部同期推量治疗的2种放疗计划,即三维适形放疗计划(3DCRT)、调强放疗计划(IMRT),处方给量为全脑3000cGy/10次+转移瘤同期推量4000cGy/10次;比较并分析2种放疗计划的靶区适形度(CN)、靶区均匀指数(HI)和机器跳数(MU)。结果2种放疗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在CN方面,IMRT明显优于3DCRT(P<0.05);在HI、MU方面,3DCRT明显优于IMRT(均P<0.05)。2个转移瘤且无共层和3~4个转移瘤且有共层的情况下,IMRT与3DCRT在CN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CRT在HI、MU方面均优于IMRT(均P<0.05);3个转移瘤且无共层的情况下,3DCRT与IMRT在CN、HI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DCRT在MU方面优于IMRT(P<0.05)。结论2种放疗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2~3个转移瘤且无共层或3~4个转移瘤且有共层,3DCRT较优。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诊断。方法:8例小肝癌和1例微小肝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动脉期、门脉期以及延迟期增强扫描,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25-35秒、65-75秒和3-5分钟,对比剂用量80-100ml,注射速率3ml/s。结果:小肝癌和微小肝癌多期增强表现并不相同,可分为5类。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够充分反映出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血供特点和表现,使期早期诊断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  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癌痛治疗的首选药物。目前以缓释阿片类药物为背景的滴定方法的剂量调整时机和方式还需进一步探索。本研究旨在评估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2 h滴定方案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 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浙江省24家医院收治的中重度阿片类药物未耐受癌痛患者114例[数字分级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4 分]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合并1次以上爆发痛且存在中重度以上疼痛(NRS≥4 分)患者87例,按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调整的时间不同分为试验组(12 h滴定组,n=45)和对照组(24 h滴定组,n=42)。试验组起始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并根据疼痛情况给予即释吗啡补救镇痛,12 h后根据即释吗啡量调整剂量,剂量调整为背景剂量+12 h内即释吗啡剂量。对照组起始剂量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 q12h,并根据疼痛情况给予即释吗啡补救镇痛,24 h后剂量调整为背景剂量+24 h内即释吗啡剂量/2。比较两组24 、48、72 h的疼痛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即释吗啡补救镇痛情况及使用量、生活质量评分,以及镇痛满意度。  结果  给药后24 、48 、72 h,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显示出较高的疼痛缓解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在24 、48 及72 h补救镇痛次数及剂量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大多数为轻中度,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满意度水平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中重度癌痛患者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为背景的滴定方案中,12 h调整剂量能有效减少补救镇痛次数及剂量,维持较高的镇痛缓解率和镇痛满意度,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国外较早时期报道其发病率约为0.5%~0.7%[1],随着人民健康卫生条件及影像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文献报道的发病率最高上升到2%.手术切除是肝脏血管瘤的传统疗法,由于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费用高,近年来经皮肝动脉栓塞治疗已成为肝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笔者于2004年1月~2008年12月间以肝动脉栓塞治疗35例肝血管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与序贯化疗一放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2005~2009年间46例小细胞肺癌随机分成同期A组(23例)与序贯B组(23例),化疗用药:VP16 100mg第1~5天静滴,DDP25mg/m2第1~3天静滴。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处方剂量为95%PTV接受剂量56~60Gy,200cGy/fx。同期组放疗第1、29天同时行EP方案化疗,序贯组EP方案化疗4~6周期后开始胸部放疗,化疗间隔为21d1周期。结果同期组、序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0%、82.6%,2年无进展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40.2%、32.8%和52.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序贯组3级及以上骨髓抑制和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43.4%、34.8%和18.4%、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放化疗对绝大数患者能耐受,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提高患者生存率,近期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1~3个脑转移瘤患者全脑放疗同步加量正向调强放疗计划的适形度及可行性.方法 应用Pinnacle 6.2治疗计划系统设计10例1~3个脑转移瘤正向调强计划,每例患者设计A、B两组计划.A组全脑放疗计划靶区(PTVwbrt)处方剂量为30Gy分10次,脑转移瘤计划靶区(PTVboost)处方剂量为50 Gy分10次.B组PTVwbrt处方剂量为30Gy分10次,PTVboost处方剂量为40Gy分10次.计算PTVboost的适形值(CN)、处方剂量靶区体积比(PITV)、靶区覆盖度(TC)、靶区均匀指数(HI)、接受95%处方剂量的体积(V95)、治疗时间(min)等指标,评价计划的适形度和可行性.结果 A、B两组PTVboost的平均CN分别为0.73±0.07和0.68±0.07(t=5.244,P<0.05),平均PITV分别为1.28±0.11和1.37±0.13(t=3.26,P<0.05),平均TC为0.96±0.01,0.96±0.02(P >0.05),平均HI分别为0.06±0.04和0.05±0.03(t=2.986,P<0.05).A、B两组PTVwbrt的平均TC分别为0.97±0.02和0.96±0.01(P >0.05),平均HI分别为0.39±0.09和0.23±0.04(t=9.89,P<0.05),平均V95分别为99.72±0.27和99.69±0.29(P >0.05).A、B两组平均照射野数均为10个,每次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3.95±0.94)和(2.79±0.46)min(t=7.574,P<0.05).结论 全脑放疗同步脑转移瘤加量正向调强放疗计划可行,剂量分布与螺旋断层放疗技术相近,治疗时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