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医临床证候探讨该病在岭南地区的疫性特点,更好地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方法:收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输入病例20例,本地病例16例,分析全部病例、输入病例和本地病例的临床资料和证候特点。结果:新冠肺炎患者年龄分布较广,平均年龄45岁,以男性居多,55.56%的患者为外地输入病例,44.44%的患者为本地感染病例。全部病例证型以湿邪郁肺型和邪热壅肺型为主,分别占44.44%和38.89%;91.67%的患者呈现“湿”的病理特点,72.22%的患者呈现“热”的病理特点。其中输入病例证型以湿邪郁肺型为主,占65.00%,100%的患者呈现“湿”的病理特点,55.00%呈现“热”的病理特点;本地病例证型以邪热壅肺为主,占56.25%,93.75%的患者呈现“热”的病理特点,81.25%呈现“湿”的病理特点。结论:本次疫病在岭南地区的疫性属于以湿邪和热邪为主导的“湿热疫”,病机特点为湿热并重;输入性病例多表现为以湿邪为患的“湿疫”,有化热的趋势和倾向,病机特点为湿重于热;本地病例多表现为以热邪为主的“温热疫”,病机特点为热重于湿。此次新冠肺炎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疫性的可能,辨证和治疗要遵守三因制宜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湿热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的一种证候类型,病程缠绵反复,贯穿于众多疾病的发展始终,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健康。研究人员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对疾病展开更深入的探讨,目前湿热证动物模型研究较多,以中医病因病机为原理造模,方法较为成熟,操作性强,重复性好;但存在制备方法单一,制备标准模糊,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呈扎堆式发展等不足。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PubMed数据库建库以来有关湿热证动物模型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温病湿热证、脏腑湿热证及病证结合湿热证的角度出发,对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以及现存优缺点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期为湿热证动物模型的优化及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岭南儿科双璧>是由邓铁涛教授等整理清代程康圃<儿科秘要>和民国杨鹤龄<儿科经验述要>两本书的点校本,该书具有一定的岭南特色,强调四诊合参,首重望诊,审候辨因.提出儿科八证的辨治特点,并专辟小儿温病加以论述.在用药上,提出五脏分经,随证用药,并善用诸花及岭南花草药.同时指出勤学苦练和仁爱之心是医生必备的品行,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岭南地处中国南部沿海,是著名的南药主要集散地和口岸、中成药生产基地,中药业史历史发展悠久。该文通过整理不同时代岭南中药业(药材、饮片、中成药、中药铺)相关历史文献记载,发现岭南药业起源于秦代,秦汉至南北朝时代开始缓慢发展,唐宋到元代出现了民营药店,明代出现医药商品生产,清代中药业达到鼎盛时期,民国时期出现了中药业现代经济形态。梳理岭南中药业发展史,理清其发展脉络,对于岭南中药业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气有"撑持全身"的重要作用,大气虚损和重症肌无力密切相关;以大气虚损立论重症肌无力不仅要重视大气本身,亦当重视在大气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肝、脾、肾;湿热、痰/瘀/郁、毒是影响脏腑及大气气机的重要因素,也是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加重或迁延的重要因素,与大气虚损具同等重要地位;滞是重症肌无力患者虚实搏结病理状态的概括;适当应用天然药物、顺从脏腑规律进行调节有助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症状的改善和病情的向愈。结合岭南重症肌无力发病的地域特点,文章从以上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九节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后以大孔树脂富集的工艺进行评价。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九节总黄酮提取率作为响应值,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为自变量,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根据其中心组合的实验原理优化工艺条件,再以吸附、解吸及回收效果等为指标筛选最优的大孔树脂,对总黄酮进一步富集。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59 ℃,乙醇浓度75%,料液比1:10,提取时间48 min,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浸膏得率25.60%,总黄酮得率为2.36%,HP-20型树脂对九节总黄酮有较好的富集效果,富集后总黄酮回收率达到87.70%,纯度相比浸膏提升6倍。结论:该工艺简单且稳定性好,对于九节作为药品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考证李璆、王棐、王南容、章杰作为《岭南卫生方》作者之身世及游历或仕宦岭南的时间和著述等,推断出《岭南卫生方》编著的时间,当在宋绍兴九年至十八年(1139-1148)之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总结岭南名医对于脾胃病湿热证的用药经验。方法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查找岭南名医治疗脾胃病湿热证的相关文献,阅读筛选文献后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用药经验分析。结果共收集99条处方,182味中药,常用药物性味归经分别是寒、温、平,苦、辛、甘,归脾、胃、肺经。最常使用的五味药物是:甘草、厚朴、茯苓、黄芩、半夏,常用药对“黄芩,甘草”“半夏,茯苓”“半夏,厚朴”“甘草,茯苓”“白术,茯苓”。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由“甘草、厚朴、半夏、柴胡、黄芩、枳壳、郁金、白术、茯苓、茵陈”十味核心药物组成的关联网络,聚类分析获12首新方。结论岭南名医在治疗脾胃病湿热证时,善用苦寒、辛温、甘平,入脾胃经的药物,祛湿清热并重,以清利湿热,理气健脾,因地制宜为法,分消湿热,调理脾胃,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蔡炳勤教授在多年外科临床经验中自拟"五草汤"(组成:仙鹤草、紫草、豨莶草、旱莲草、茜草),认为五草搭配具有凉血解毒祛湿、化瘀止血之功,凉血而不滞血,又能补肾健脾养阴,可有效调整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将其用于治疗免疫性血管性疾病、肠道疾病及外科之血热出血病,如变应性血管炎、雷诺氏综合征、克罗恩病、尿血、肠道出血等,常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10.
岭南地区膝骨关节炎(膝痹)患者的局部症状如骨摩擦音、膝痛、肿胀、畸形等较明显,全身脾虚痰湿的症状也较突出。许学猛教授基于肌骨同治理念,提出采用内外调和的方法治疗岭南地区膝骨关节炎:内服方药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以益气健脾运痰湿,调肾脾充骨肌;外治方法采用分步的推髌舒筋回旋手法柔调膝关节的肌与骨,使局部气血流通。内服方药配合外治手法可兼顾患者的先天之本及后天之本,使膝部肌骨得到润泽舒通,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甚至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