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3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19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34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643篇
预防医学   17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79篇
中国医学   782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技术,研究"当归-菟丝子"药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等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数据挖掘获得PCOS肾虚血瘀型核心药对当归-菟丝子;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当归和菟丝子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查询NCBI数据库获得PCOS疾病靶点,找到药物和疾病的共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和Omicshare数据库对共靶点进行基因功能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标-通路网络。结果:从"当归-菟丝子"药对中筛选得到42个候选活性分子,作用于719个靶点,其中与PCOS重合的22个疾病靶点主要涉及炎性反应、细胞因子、雌激素、胰岛素抵抗等生物学过程中的多条信号通路。结论:当归-菟丝子药对治疗PCOS是通过补肾活血化瘀达到抗炎、抗肿瘤、调节血脂、促进微循环及改善胰岛素抵抗,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之间的协同作用来恢复机体的平衡,与现代治疗PCOS的作用机制相符合。  相似文献   
2.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独活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临床用量多为6~60 g。其次,独活临床用量应综合考虑病证及配伍等多种因素,随病施量、因证施量、因配伍施量。独活配伍羌活、防风等,治疗风寒湿引起的风湿免疫、骨科系统疾病,常用剂量9~60 g;配伍川芎、细辛、虫类药等,治疗神经官能症、阿尔兹海默症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常用剂量9~15 g;配伍黄芪、桂枝、女贞子等,治疗月经失调、产后身痛等妇产科疾病,临床常用9~12 g。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根茎生物量、活性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为指标,选择适宜提高当归品质的高海拔种植区域。方法在严格控制种质、水分和土壤养分的条件下,以不同海拔(2 100、2 500和2 900 m)2年生当归根茎为材料,分别对干质量、活性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高海拔虽不能促进当归根茎生物量,却显著提高了活性物质的积累量和抗氧化能力;以单株积累量计算,2 900 m未抽薹当归根茎中阿魏酸、可溶性糖、酚和黄酮类含量分别为2 100 m植株的2.06、1.13、1.34和1.15倍;体外抗氧化能力也随海拔升高逐渐增加。综合分析表明,在2 100~2 900 m海拔内,未抽薹当归根茎中活性物质的总积累量(干质量和单株)均随海拔升高逐渐增加。结论提升当归种植海拔高度可显著提高根茎活性物质量;活性物质生物合成与积累受到低温和光照的综合调控。该研究结果将为提高当归产量和品质以及大面积种植栽培提供理论基础与依据。  相似文献   
4.
The thorns of Gleditsia sinensis have been historically used in Chinese medicine and are considered one of the fundamental therapeutic herbs. Its anticancer effects are currently being explor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and still require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with higher efficiency. By using a rat HCC model implanted with cancerous Walker-256 cells,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G. sinensis extract (GSE) were assessed, as well as its regulatory effects on miRNAs. GSE significantly restored liver morphology and dramatically induced cell apoptosis in HCC rats. In addition, miR-21/181b/183 was upregulated in the HCC liver, and the elevation of these miRNAs could be alleviated by both GSE and sorafenib. PTEN/TIMP3/PDCD4 downregulation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targets of miR-21/181b/183 in the HCC liver, and the alteration of these target genes was restored by both GSE and sorafenib. TIMP3 effects on MMP-2/9 expression were also determined. Our present findings indicate the potential of GSE in HCC treatment, and exp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miRNA-related mechanisms in the anticancer effects of GSE.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活体大蒜(garlic)及离体蒜苗(garlic sprout)挥发物对当归(Angelica sinensis)的化感效应,探索大蒜挥发性物质对连作当归存在的化感效应,为当归大蒜间作模式缓解连作当归胁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通过对当归各生长指标及叶片保护酶系统的测定分析,讨论当归在活体大蒜及离体蒜苗挥发物的影响作用下对连作胁迫、无连作胁迫环境的适应性及抗性生长发育机制。结果:整体分析,连作胁迫条件下离体蒜苗对当归幼苗化感效应处理(DC2)下的当归生长指标、叶片保护酶活性较当归单作(CK1)整体提高17. 51%,48. 34%;连作茬口种植活体蒜苗与当归间作处理(LC2)下的当归生长指标、叶片保护酶活性较当归单作(CK2)整体提高16. 63%,36. 65%;即离体蒜苗挥发物较活体大蒜缓解当归连作胁迫作用更显著。结论:无论有无连作障碍胁迫,适当浓度的活体大蒜及离体蒜苗挥发物对当归生长指标及叶片保护酶活性均表现为明显的化感促进作用,其化感促进作用在有连作胁迫条件下表现更显著,因而间作大蒜对当归连作障碍胁迫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当归多糖(ASP)对高糖状态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 培养并收集第3代BMSCs进行成骨成脂分化诱导鉴定。将BMSCs分为3组进行培养:正常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5 mmol·L -1)、高糖组(葡萄糖浓度25.5 mmol·L -1)、ASP+高糖组(葡萄糖浓度25.5 mmol·L -1+40 mg·L -1 ASP)。CCK8检测各组BMSCs的增殖活性,茜素红染色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成骨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成骨标记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锌指结构转录因子(Osx)、骨钙蛋白(OCN)、Ⅰ型胶原酶(COL-Ⅰ)mRNA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因子CyclinD1及β-catenin的mRNA表达。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正常大鼠)、糖尿病组(糖尿病大鼠)、糖尿病+ASP组(糖尿病大鼠,ASP喂养),制备大鼠胫骨骨缺损,进行组织学检测,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 高糖组、ASP+高糖组的BMSCs增殖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糖组和ASP+高糖组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糖组中BMSCs钙结节数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及Runx-2、OCN、Osx、COL-Ⅰ、CyclinD1、β-catenin的mRNA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ASP+高糖组(P<0.05),正常对照组和ASP+高糖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糖尿病组骨小梁数量少于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ASP组(P<0.05),而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ASP组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SP可促进高糖状态下大鼠BMSCs的成骨分化及2型糖尿病大鼠的骨缺损修复,这种促进作用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香椿子总多酚(TST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左冠脉球囊垫扎术,缺血45 min再灌注6 h制备大鼠MIRI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TSTP高剂量组(100 mg·kg-1)、TSTP低剂量组(50 mg·kg-1)、假手术组,于造模术前7 d开始灌胃给药;采用染色法评估心肌梗死情况,FCM法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胞浆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 C)含量,荧光底物法检测心肌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8、caspase-9、caspase-12活性,RT-qPCR法测定心肌凋亡死亡受体通路指标(Fas和Fas-L)、线粒体通路指标(Bax和Bcl-2)、内质网应激通路指标(GRP78和CHOP)的基因表达。结果:TSTP高、低剂量组明显缩小心肌梗死区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TSTP高、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可显著减少胞浆Cyt C释放量,明显降低胞浆caspase-3、caspase-9和caspase-12活性,可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当归多糖(ASP)对D-半乳糖(D-gal)致小鼠胰腺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雄性C57BL/6 J 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D-gal组: 小鼠皮下注射- gal (120 mg/kg, qd×42 d); ASP+D-gal组: D-gal注射时间与剂量同D-gal模型组,从模型复制第16天起,腹腔注射ASP(40 mg/kg,qd×27 d);正常对照组: 小鼠皮下注射等量与等时的生理盐水。各组给药完成后第2天检测相关指标,取外周血检测空腹血糖含量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测定(OGTT);取胰腺称湿重计算脏器指数;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结构,图像分析法计数胰岛内有核细胞数和相关面积;制备胰腺组织匀浆,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 结果 从注射D-gal第16天开始,腹腔注射ASP共27 d(ASP+D-gal组),小鼠胰腺湿重与脏器指数明显降低,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空腹血糖显著下降;在30 min和120 min的OGTT水平差别不明显;OGTT曲线下面积(AUC)降低;胰岛内有核细胞数减少,单个细胞面积减小;T-AOC活性上升,MDA含量下降。 结论 D-gal可致胰腺结构损伤和功能衰退,ASP能拮抗D-gal从而减轻对胰腺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和排泄-分泌物抗原ELISA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别以虫体可溶性抗原和排泄-分泌物抗原作为诊断抗原,采用间接ELISA检测方法检测感染者(来自流行区,粪便虫卵检测阳性)血清107份和健康人(来自非流行区,粪便虫卵检测阴性)血清50份,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并进行两种诊断抗原间的统计学比较与评价。结果:可溶性抗原的敏感性为58.88%,特异性为98%,符合率为71.34%;排泄-分泌物抗原的敏感性为87.85%,特异性为100%,符合率为91.72%。经统计学分析,两者敏感性和符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诊断抗原,排泄-分泌物抗原优于可溶性抗原。排泄-分泌物抗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对于华支睾吸虫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