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慢性肾炎高血压的证治经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慢性肾炎高血压乃属“眩晕”范畴。眩晕的病机关键在于“升降反作”,当升者不升,清窍失养,该降者不降,清窍被扰,皆致眩晕。因此,其治疗应以调升降为目的,当升不升者,应助其升发;该降不降者当助其降下。中医还强调“升降相因”,所以,升降互调是其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炎血尿的证治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肾炎血尿虽然可分为风热袭肺、肺失治节;热伤血络、下注膀胱;阳虚火衰、气不摄血等,但瘀血是贯穿始终的病机,所以其治疗除了常证论治外,均应加入活血化瘀之品,可使血尿迅速消失 相似文献
3.
段富津教授应用血府逐瘀汤治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段富津教授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瘀血病证的经验,并附医案加以说明,揭示段富津教授对瘀血病证的辨证及用药特点,以启迪后学者。 相似文献
4.
基于数据挖掘的名老中医王行宽辨治胸痹心痛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名医王行宽辨治胸痹心痛的规律。方法收集王老门诊胸痹心痛医案267份,规范其中出现的中医术语,建立Excel数据库,运用Weka3.6软件,对证候、证素、病机、治法、药味等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Apriori算法对主要病机→治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证候包括胸闷(痛)、心悸、气短、舌淡(黯)红等;证素辨证以肝、心为主,尚有血瘀、痰、气郁、热等;病机关键为肝心失调,包括肝木失疏、心络瘀阻等;治疗原则为肝心同治,治"肝"以疏肝木为主,治"心"包括通络、化痰瘀、宁心、益气营等;主要病机→治法的关联置信度均≥0.50,其中肝心失调→肝心并治为0.71,具有较高的置信度;用药讲究通补兼施,"通"予丹参、薤白、三七、柴胡等,"补"予白参、麦冬、白芍、茯神、炙远志等。结论 "心痛治肝、肝心同治、通补兼施"乃王老临床辨治胸痹心痛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5.
傅汝林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拾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傅汝林教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经验。傅教授治学严谨,学验俱丰,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治疗血液病,他认为治疗ITP应从整体出发,以气血为本,阴阳为纲,详辨寒热虚实,根据病变的不同阶段和不同证型,权衡轻重,分别施治,临证时抓住肝脾肾为本,火热为标之纲要,治疗时就能执简驭繁。 相似文献
6.
7.
许建中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建中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以痰、瘀、虚为主。治疗时采取中西医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及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相结合的方法,方能达到治愈的目的。急性期应先散尽外邪,继以清肺利痰、温化寒痰、宣肺止咳平喘等法,以银翘散、定喘汤、止嗽散、《千金》苇茎汤、麻杏石甘汤、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等为常用方剂;缓解期常以益气、养阴、固表、健脾、补肾纳气为法,以玉屏风散、生脉散、香砂六君子汤、七味都气丸等为常用方剂。对于危重病人适时应用机械通气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9.
王新舜治疗高血压病经验小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验案三则介绍王新舜主任医师治疗高血压病之补肾平肝为先,祛湿化痰、活血化瘀并用及疏肝健脾、培土荣木兼顾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盛循卿治疗儿科疾病经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循卿系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悬壶60余年。20世纪90年代初,笔者有幸跟随盛老临诊,受益匪浅。盛老运用四逆散和针灸疗法治疗儿科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举3个验案并将盛老经验简要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