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柴芍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柴芍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生长抑素、奥美拉唑、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柴芍承气汤150mL经胃管注入或口服,每日2~3次。结果:治疗组患者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平均排便、排气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和IL-6、IL-8含量均降低,以治疗组降低最为明显,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柴芍承气汤能显著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和IL-6、IL-8水平,减轻炎症反应综合征,促进其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心理诱导联合足三里按摩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诱导联合足三里按摩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08年12月腹部手术术后患者161例并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和术后6 h后足三里穴位按摩5 min,早、中、晚各1次,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心理诱导。观察2组患者术后腹胀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腹胀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提前(P均<0.05)。结论心理诱导联合足三里按摩可明显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中药宣肺法对消化道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宣肺法治疗消化道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外科行胃肠道手术患者2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予宣肺利气方胃管注入,对照组则予生理盐水治疗。观察两组术后肠鸣音出现及肛门排气时间、末梢动脉血氧饱和度及胃泌素测定。结果:治疗组术后肠鸣音出现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用药后末梢动脉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用药后胃泌素变化,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宣肺法对消化道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比较大承气颗粒及针刺疗法对腹部手术之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效果.[方法]119例患者随机分为大承气治疗组(62例),针刺治疗组(57例),大承气治疗组从术后第1天起.给予大承气冲剂冲服或灌肠;针刺治疗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针刺足三里.[结果]两组相比较,大承气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时间明显少于针刺治疗组,且差异显著(P<0.05);肛门排气时间大承气治疗组少于针刺治疗组,且差异显著(P<0.05);大承气治疗组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也少于针刺治疗组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大承气颗粒对于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要优于针刺足三里疗法,且可以使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 相似文献
5.
敷脐散治疗腹部术后胃肠功能失常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敷脐对腹部手术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1h脐部外敷中药,观察其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自然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在肠鸣音恢复时间、自然排气时间、胃肠减压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及P〈0.01)。结论中药敷脐疗法对腹部术后患者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和CR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和CRP的影响.方法: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将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2月收治的4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分别采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和CRP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效果更佳,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围手术期术后胃肠功能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强曹立幸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6):727-731
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围手术期术前、术中、术后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的优化运用,可以促进手术患者快速康复。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是快速康复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针对性中医药应用有一定的特色与优势。目前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评价主要包括临床评价、实验室评价等,尚无行业内公认的评价标准。本文探讨围手术期术后胃肠功能评价的研究现状,对今后本领域研究方向进行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胃肠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常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该研究收集名老中医余国友主任医师中医药治疗89例胃肠功能衰竭的175张处方,通过数据挖掘探析、统计其中药及中药类别频数、频率,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总结余老的常用药物及处方。研究结果显示药物使用频次前3位的是厚朴、枳实、大黄,均为小承气汤的组成成分;使用中药中以补虚药、理气药、清热药、化痰药、化湿药为最常用类别,补虚药里又以占比达2/3的补气药为主;同时挖掘出新处方和新的药物组合,可作为临床用药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余老临床辨证胃肠功能衰竭多以脾胃气虚为本,以热毒、血瘀、气滞、湿阻为标,论治胃肠功能衰竭常以健脾、理气、泻下通腑为主,依证配合化瘀解毒、化湿利浊、清热化痰等方药,辨证施治,随症加减,在治疗过程中重视"胃气"的调养和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广藿香对于湿阻中焦证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对湿阻中焦证大鼠的胃内残留率、小肠推进率、胃液量、胃液酸度和胃蛋白酶的测定以及对胃肠组织形态的观察,评价广藿香对胃肠功能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湿阻中焦证大鼠血清中胃肠激素MTL,GAS,VIP及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0的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胃和结肠组织中水通道蛋白AQP3,AQP4,AQP8的表达,探究广藿香对于胃肠功能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高剂量广藿香(3.24,6.48 g·kg-1)可以明显降低大鼠的胃内残留率,促进胃排空,增加小肠推进率(P<0.05),加快胃肠推进运动,增加胃液的分泌和酸度,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改善胃肠道损伤;不同剂量的广藿香可以升高血清中MTL和GAS的浓度,降低VIP,TNF-α,IL-10的浓度,下调胃和结肠AQP3的表达,上调结肠AQP4和AQP8的表达,中、高剂量的广藿香调节效果较好。所以广藿香可能通过调节胃肠激素、炎症细胞因子和水通道蛋白的水平达到保证胃肠功能正常的目的,该研究结果为阐明采用芳香化湿药治疗湿困中焦、运化失职适应证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功能锻炼操在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9例,分为治疗组(47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干预,治疗组给予术后针灸并联合功能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术后胃管留置时间、出现腹胀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均显著缩短(P =0.038,0.024,0.010);治疗组腹胀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38).结论:针灸联合功能锻炼操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