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得那是1976年,大地开始复苏,我头一次看到外文医学杂志,发现上面有一幅广告,三个大字:MBD,觉得很新鲜,不知道它指的是什么?居然还配有药品“Ritalin”的广告呢!找一下文献才知道,MBD是指“脑功能轻微失调”,也就是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的缩写,又可称为“多动儿童(hy- peractive child)”。这是60年代后期出现的医学新名词,当时还曾有过争议。我告诉了我的一个同学,她的孩子就因为多动,学习成绩很差。当时国内还没有Ritalin,就试用苯丙  相似文献   
2.
左旋四氢巴马汀对苯丙胺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左旋四氢巴马汀 (l-tetrahydropalmatine ,l-THP)对苯丙胺 (Amphetamine,AA)的条件性位置偏爱 (conditionalplacepreference,CPP)效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倾向性训练程序训练大鼠 ,建立位置偏爱模型和建立氢化可的松诱发位置偏爱效应重现模型 ,并观察l-THP对其影响。结果 l-THP 10mg·kg-1可阻断AA 2 .0mg·kg-1的位置偏爱效应 ,并且可阻止氢化可的松 10mg·kg-1诱发的位置偏爱效应的重现。结论 AA可使大鼠出现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 ,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0 .5~ 4.0mg·kg-1)呈量效关系 (r=0 .94) ;氢化可的松可使已消失的位置偏爱效应重现 ;以上 2种效应均可被l-THP阻断。  相似文献   
3.
笔总结了2000年5月-2002年3月收治的9例口服苯丙胺中毒患救护成功的体会。(1)及早,彻底,反复洗胃,有效清除消化吸收的毒物,洗胃过程中做好安全约束措施,使洗胃能顺利完成,对中毒较深的病人结合床边血液透析,以提高疗效。(2)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合理使用安定,利尿剂,激素,加强对症处理。(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4)做好基础护理,安全保护及心理护理,9例患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4.
苯丙胺诱发小鼠激怒反应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华  沈洪  章元沛 《药学学报》1992,27(8):566-571
苯丙胺15mg/kg ip能诱发小鼠激怒反应,使小鼠出现攻击和殴斗行为。强安定药、弱安定药和利血平有明显拮抗效果。镇静剂如巴比妥类、抗胆碱药及抗肾上腺素药均无拮抗作用。金刚胺、左旋多巴和阿扑吗啡均能增强苯丙胺的激怒效应。因苯丙胺激怒小鼠的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筛选抗精神病药的动物模型。苯丙胺产生激怒作用的机制与增强多巴胺能神经的功能有关,推测可能是促进边缘系统多巴胺释放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大连市某戒毒所青少年滥用苯丙胺类药物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调查戒毒所中青少年滥用苯丙胺类药物的情况,分析吸毒人群中青少年滥用苯丙胺类药物的特点.方法:在大连市某戒毒所的吸毒人员的病案中抽取675人,分为三个年龄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1~25岁年龄组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占44.89%;20岁以下年龄组的使用剂量和频率较大;54.81%的女性长期用药后出现精神抑郁、幻觉妄想和感觉障碍,并且随年龄的增长出现上述症状的人数增加;93.93%的人不知道苯丙胺类药物有依赖性,96.74%的人不知道苯丙胺类药物属于毒品.结论:要加强苯丙胺类药物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加大对苯丙胺类药物的管理力度,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化苯丙胺盐法全自动化检测脑脊液或尿液中微量总蛋白发生严重差错的原因。方法将定值总蛋白采用连续递减稀释法获得35例标本(总蛋白质量浓度0~30g/L),然后在贝克曼DXC800生化分析仪上采用氯化苯丙胺盐法检测。结果 (1)当总蛋白质量浓度为0~3g/L时检测值呈线性增加,与理论值一致。(2)当总蛋白质量浓度为3~9g/L时检测值递减,在0.5~2.5g/L之间。当总蛋白质量浓度大于9g/L时检测值趋于0.5g/L左右。结论该法不能满足全自动化检测的单区间要求,即检测值存在二元性,故不宜单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CARTp)对不同时间段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成年美国癌症研究所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大脑中动脉阻塞组(MCAO组)和CARTp处理组,每组15只。采用线栓法复制MCAO模型。CARTp处理组小鼠于缺血再灌注第2天经尾静脉注射CARTp(2.5μg/kg),以后每天注射2.5μg/kg至第10天;Sham组、MCAO组注射生理盐水。通过神经功能评分判断神经功能障碍程度。观察并比较三组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判断不同处理组小鼠的神经功能障碍情况。结果 MCAO组和CARTp处理组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Sha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RTp处理组的神经功能评分从第1天至第8天均低于MCA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RTp能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并可能在脑神经功能恢复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延长,CARTp减轻神经功能障碍的作用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8.
9.
例1,女,28岁。1 d前晚在酒吧服用摇头丸2粒,随后出现莫名兴奋感,半小时后患者自觉头晕、头痛明显,伴恶心。呕吐2次,呈非喷射性,并伴有左侧肢体无力,活动障碍,不能自主站立,持物不稳。入院当日晨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问答不语,肢体活动障碍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0.
<正>精神兴奋剂(可卡因、苯丙胺等)、阿片类药物(海洛因、阿片、吗啡等)、致幻剂和大麻类等毒品都具有强烈的成瘾性。女性滥用海洛因与其他成瘾性药物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严峻社会问题。1994年调查发现,香港地区精神药物滥用人数有2328人,到2001年已增加到6022人,其中男性占82.3%,女性占17.7%[1]。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为121万人,其中女性占19.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