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9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亚滨教授从“伤寒最多心病”立意,通过总结《伤寒论》一书对于心病的脉证及遣方用药,指出六经辨证体系对于心病证治具有指导意义。六经辨证是涵盖了八纲以及脏腑经络辨证的学说,能够指导着脏腑经络生理、病理变化的辨证论治。文章整理周亚滨教授在基于六经病证分论的基础上,临证上运用六经辨证思维论治心病的辨证经验,用药上可概括以和、温、补、清、下法为多。  相似文献   
2.
六经气津互化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气与津皆生于水谷,气生于水,水化于气,津即为水。由于气津互化的密切关系,故任何一方的改变,都会影响到另一方,即所谓水化于气,亦能病气;气生于水,亦能病水。因此,太阳经气可概括为两大功能,即卫外和气化,是由气津互化而体现的;阳明气津之间,表现为相互制约;少阳经的气津互化,关系到少阳气机的条达舒畅及三焦水道的通调运使;太阴脾气的健旺,可使津液化生有源;少阴心肾精血充沛,滋养有时,才可使心肾之气化生有源;而厥阴之气的条达顺畅,又可维持津液代谢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现代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该病的诊断越来越明确,治疗方法多有牵引、针灸、理疗、穴注等,具体到针灸治疗本病症,则多从足太阳、足少阳、足少阴论治,笔者从六经辨治本症,取得较好疗效,现分经论述如下。1太阳证(1)表现:恶寒,全身酸胀不适;或恶风汗出,腰背有僵硬感;或腰臀部及下肢后外侧牵强不适;更甚者脊柱和腰部像折断一样疼痛,下肢不能运动自如。查舌淡、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紧或浮缓或弦。(2)处方:合谷、列缺、外关、后溪、风门、膀胱俞、委中、昆仑、京骨、大钟、金门等。以泻法为主。(3)方义:太阳…  相似文献   
4.
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看帕金森病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的中西医治疗目前均未取得满意疗效,笔者从六经辨证的实质、结合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探讨以六经辨证理论为指导、以六经厥阴病理为原则、辨证治疗和辨病治疗相结合的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5.
六经病症的不同特点探讨分析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厥阴各经小便不利的原因,兼论其相应治法,为该证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胃被称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临床上调理脾胃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措施.关于脾胃学说,有耳熟能详的李东垣的温阳升脾说,叶天士的滋阴降胃说,王汝言的脾阴说,朱丹溪的脾主阴升阳降说,李中梓的脾为后天之本等数种学说.但若追本溯源仍当首推仲景对脾胃的认识,如<古今医统>中说:"汉张仲景著<伤寒论>,专以外伤为法,其中顾盼脾胃元气之秘,世医鲜有知之者".张仲景著作中的脾胃学说,内容广泛,涉及面宽,有许多有指导意义的内容.本文拟从发病学、治疗学、疾病传变学以及护理学等方面对仲景学说中的脾胃理论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揭示仲景脾胃学说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7.
提出“位、时、象”三法,从空间、时间和形态3个角度认识六经,并根据六经病之特点结合临床应用之体会,分析病证的“连续性与间断性”“六经病的单一性与复杂性”“症状的显性与隐性”“因果关系”“脉证关系”“伤寒与杂病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应用经方治疗疾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杨峰  朱玲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4):144-145
<内经>中有不少篇章运用三阴三阳的形式说明病候,如<素问·热论>、<素问·厥论>、<素问·刺腰痛>、<素问·刺疟>、<素问·诊要经终论>、<灵枢·终始>、<灵枢·根结>等.在这些篇章中,有的明确提出了足三阴足三阳的名称,有的虽然以三阴三阳统言之,但不难发现,它们的病候多与足六经病候相关.对于以上这些篇章的内容,国内已有学者指出其属于足六经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9.
10.
《伤寒论》太阳篇方证探析(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续) 3五苓散方证类 五苓散方证类包括五苓散原方原证,及由五苓散加减变化而来的方和证两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