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08篇
中国医学   30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补骨脂素抗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培养正常成纤维细胞)、瘢痕组(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TGF-β1组(10 ng/ml TGF-β1处理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5 min^12 h)、Smurf2 RNA干扰组[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ad ubiquitin regulatory factor2,Smurf2)siRNA转染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72 h]、补骨脂素组(10μmol/L补骨脂素处理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继续培养72 h)、补骨脂素+TGF-β1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加入补骨脂素培养72 h后加入TGF-β1培养6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murf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actin SMA,α-SMA)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ELISA法检测TGF-β1蛋白分泌。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瘢痕组Smurf2蛋白[(0.83±0.08)比(0.38±0.07)]表达增加(P<0.05);与瘢痕组比较,Smurf2 RNA干扰组TGF-β1[(2.2±0.18)比(4.2±0.47)]表达降低(P<0.05);TGF-β1组Smurf2[(0.71±0.06)比(0.42±0.04)]、α-SMA[(1.42±0.12)比(0.91±0.09)]蛋白表达增加(P<0.05),Ⅰ型胶原蛋白mRNA[(0.72±0.09)比(0.41±0.07)]表达增加(P<0.05);补骨脂素组Smurf2[(0.05±0.01)比(0.42±0.04)]、α-SMA[(0.71±0.07)比(0.91±0.09)]蛋白表达降低(P<0.05),Ⅰ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0.12±0.04)比(0.41±0.07)]降低(P<0.05)。结论补骨脂素可能通过TGF-β1/Smurf2信号通路抑制α-SMA蛋白表达,从而降低Ⅰ型胶原蛋白表达,起到抑制瘢痕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颈项部腧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牵引组和西药组各60例,3组在治疗前及治疗两个疗程后均行本院神经内科中心的颈部血管B超观察颈部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 VA)内径、内膜等变化以评定其疗效。西药组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牵引组在西药组基础用枕颌套方式进行牵引,针刺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加针刺,选用颈项部风池、供血(风池下1.5寸,平下口唇处)、翳明、脑空,均双侧取穴,还有太阳、列缺等穴位。治疗以7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评定其效果。结果:经治疗2疗程后,3组患者的双侧椎动脉的内径、内膜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且以针刺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牵引组、西药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后发现。针刺组的治疗均优于牵引组和西药组(P0.01)。牵引组的治疗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针刺颈项部腧穴能显著加快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可取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利凡诺)在瘢痕子宫引产中的效果是否优于单纯利凡诺引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回顾佳木斯市解放军二二四医院妇产科和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在2012-01~2014-11因各种社会因素、胎儿畸形等原因要求妊娠终止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16~27周患者,随机分成利凡诺组:单纯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穿刺注射引产,联合用药组: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引产。结果:联合用药组宫缩起动时间、总产程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均较单纯用药组明显缩短或降低。结论:联合用药引产效果优于单纯用药,且不增加药物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异型南五味子根茎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结构鉴定和细胞毒活性研究。方法:将药材异型南五味子根茎阴干,粉碎成粗粉,用95%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减压回收提取液至无醇味后,将提取液用水分散,过聚酰胺柱色谱,依次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洗脱,得到水洗脱物,30%乙醇洗脱物,60%乙醇洗脱物和95%乙醇洗脱物。30%乙醇洗脱部位过小孔树脂柱色谱(MIC),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洗脱MCI树脂,得到水洗脱物,30%乙醇洗脱物,50%乙醇洗脱物和95%乙醇洗脱物,50%乙醇洗脱物为富集得到的总倍半萜部位。以甲醇-水为流动相,用中压制备液相色谱对总倍半萜类部位进行分离,用TLC和HPLC对得到的组分进行合并。对于含有倍半萜的组分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得到的单体化合物用ESI-MS和NMR谱学技术进行结构确定。结果:从异型南五味子根茎中获得8个倍半萜类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1α-hydroxy-9-deoxycacalol(1),balsamiferine B(2),balsamiferine D(3),chaetopenoid A(4),chaetopenoid B(5),asterothamnone A(6),asterothamnone B(7),and 10-dehydroxy-melleoliede B(8)。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表明,化合物2,6,7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具有抑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0.6,9.5和15.5μmol·L~(-1)。结论:倍半萜化合物1~8为从南五味子属植物中首次获得。  相似文献   
6.
选取在国内外影响较广的两个《伤寒论》的英文译本,摘取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句式进行比较和分析,希望对中医典籍的翻译工作带来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条叶龙胆根和根茎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技术针对性地获得酮类化合物,采用ESI-MS和NMR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该植物中获得9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acremoxanthone D(1),sporormielloside(2),artomandin(3),oliganthaxanthone A(4),oliganthaxanthone B(5),pinetoxanthone(6),polyhongkongenoside A(7),1,5-dihydroxy-2,3,4-trimethoxyxanthone(8)和bannaxanthone I(9)。活性筛选表明化合物1,2,5和9能抑制脂多糖所致巨噬细胞一氧化氮生成,IC_(50)值分别为10.8、5.7、12.5、6.8μmol·L~(-1)。结论:化合物1~9首次从龙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条件,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校输送有用人才、服务社会职能的基本保障。本文依据高职教育的性质和特点,结合美容业对中医美容专业人才在就业岗位、技术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职业要求,对中医美容人才进行了定性、定位分析,探讨了培养理念、培养要求,总结确立了中医美容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为进一步建立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昕红  陈丽娟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8):1897-1899
考核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对中医美容专业高职人才培养考评体系建设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根据课程体系建设当中的理论知识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职业素质教育模块来设置不同的考核方式,设计了独具特色的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和素质评定方法,注重过程考核,引进学分制,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及考试主体,加强综合素质考核,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现代护理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一种以真实、可靠的科学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实践———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正在展开,它使传统的经验主义护理模式向依据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模式转变。本文从循证护理的概念、内涵及我国循证护理现状等方面做一介绍,并对循证护理学的发展进行了思考,旨在帮助护理人员认识循证护理,以加快循证护理的开展,最终实现以循证的观念进行护理实践、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的目标。1循证护理的概念和内涵循证护理是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愿望和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