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对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国外多采用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抽吸技术。国内报道此方法有效率为80%~86%。本院自1991年11月以来开展用此方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22例,平均随访时间8.1个月。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颈前路减压双插片自稳式融合器(ROI-C)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10—2014-09采用颈前路减压ROI-C植骨融合治疗的3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测量术前术后颈椎曲度、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并以植骨融合率、NDI指数、JOA评分、Odom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本组随访时间14~31个月,平均21.6个月。单节段手术时间75~100 min,平均88 min。双节段手术时间105~125 min,平均113 min。术中出血量70~310 ml,平均195 ml。术后1例出现声音嘶哑,2例出现轻度吞咽困难,无切口感染。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NDI指数(t=14.530,P0.001)、JOA评分(t=7.100,P=0.000 1)、椎间隙高度(t=3.620,P=0.000 4)及颈椎曲度(t=7.690,P0.001)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采用Odom标准评定疗效:优24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1.2%。结论颈前路减压ROC-I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创伤小和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并发症少、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出现谵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5-01诊治的208例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资料。于术后麻醉清醒后观察患者意识情况,对患者是否出现谵妄进行评估。按麻醉方法分为全身麻醉组和椎管内麻醉组。结果所有患者症状均进行术后即刻随访和观察,共发生术后谵妄66例,占总数31.7%。全身麻醉组发生谵妄29例,发生率为42.0%(29/69),椎管内麻醉组发生谵妄37例,发生率为26.6%(37/139)。结论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全身麻醉较椎管内麻醉更易出现术后谵妄,尤其是高龄患者选择全身麻醉术后谵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疼痛性副舟骨的手术治疗方式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对经手术治疗的16例疼痛性副舟骨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3例,女3例;年龄13~37岁,平均22岁.其中10例采用传统的Kindner手术方式,6例采用副舟骨融合内固定术,并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1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个月~2.8年,平均1.5年.根据Maryland足部评定标准,优13例,良1例,可1例.[结论] 术前掌握疼痛性副舟骨的分型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中精细操作才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前路经后纵韧带外缘与椎体后缘附着处(解剖切入点)进入椎管,再行后纵韧带切除新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游离犁颈椎间盘脱出症、脊髓型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方法 自2003年11至2007年9月,采用改进的颈前路后纵韧带切除新方法36例,其中游离型颈椎间盘脱出症19例、脊髓型颈椎病12例、后纵韧带骨化症5例.对其术后疗效、X-线射片及MRI检查进行分析评定.结果 根据JOA评分:手术前平均10.7分,随访8月至52月,增加到16.2分.平均增加5.4分.结论 经颈前路后纵韧带切除、减压加融合固定治疗游离型颈椎间盘脱出症、后纵韧带肥厚型颈椎病及后纵韧带骨化症具有良好的手术疗效,而采用解剖切入点的后纵韧带切除方法,其操作较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6.
作者自1985年以来采用甲基氢化泼尼松(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治疗术后复发的单纯性骨囊肿(病理证实)12例,平均随访4.7年,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男8例,女4例;年龄9~18岁,平均12.1岁。部位:肱骨上段8例,股骨粗隆部4例。术后复发时间:6个月至1.2年,平均8个月。1.2症状与体征患处胀痛、局部隆起9例,病理性骨折3例。所有病人均有局部轻度压痛。1.3X线片显示肱骨上段骨囊肿8例,股骨粉隆部骨囊肿4例。可见肱骨上端呈利除植骨术后状,部分密度增高,大部分植骨块吸收。中央部可见1.0cm×1.5cm~1.8cm×3.0cm骨质稀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头灯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优点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冷光源头灯(Heine3S LED headlight)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根管狭窄症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龄36~68岁,平均53.6岁;病程6~72个月,平均29.5个月。结果:28例患者术后次日原有腰腿痛症状消失,17例症状明显减轻。经6~14个月(平均8个月)的随访,依据JOA29分法进行疗效评分,由术前7~15分(平均11.6分)改善至术后26~29分(平均28.2分),平均改善率为93.1%。结论:冷光源头灯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根管狭窄症具有损伤小、操作方便、直视视野清晰、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减压彻底、疗效确实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喙突锁骨间固定治疗锁骨外端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锁骨外端不稳定骨折较为常见,手术治疗方法较多。我院采用喙突锁骨问固定治疗(喙突和锁骨问环扎钢丝及螺钉固定法)新鲜锁骨外端不稳定骨折,疗效优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基础上采用三种不同的椎间融合法治疗崩裂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自2001年12月至2005年10月手术治疗崩裂性腰椎滑脱症56例并将其分为三组.A组22例,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后用单枚Cage加1枚自体骨块椎间融合术.B组16例,采用两枚Cage椎间放置融合术.C组18例,采用单枚Cage椎间斜置.对三组的手术出血量、椎间骨融合、滑脱的复位、椎间隙高度的恢复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8~54 个月,平均22月.根据Nakai疗效评定标准:A组优12例、良10例;B组优8例、良7例、可1例;C组9例、良8例、可1例.在术中出血、滑脱的复位、椎间隙高度的恢复方面三组无显著的差异.而椎间骨性融合方面,A组均可见实在的骨生长;而B、C组因金属Cage的因素不易查见.结论 腰椎单枚椎间Cage、两枚Cage及椎间1枚Cage加自体骨块融合配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症均能获得固定确实、复位理想及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而采用1枚Cage和1枚自体骨块同时椎间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其疗效更为理想、合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俯卧位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3月~2008年9月经手术治疗的25例肱骨髁间C型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6例,女9例;年龄17~72岁,平均41.2岁。均采用俯卧位经尺骨鹰嘴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式。结果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个月~32个月,平均21个月。根据Cassebaum评价标准,优14例,良8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达88%。结论俯卧位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有效方法 ,能充分暴露骨折部位,坚强固定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