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凡言之悖理显然者,人多能辨,无须琐琐。若似是而实非,似真而实伪,则最易误人。《温病条辨》中类此者颇多,今人又多遵信而不疑,故本文为辨伪、察讹,抉其论药失真、用药好奇一端,作为举隅之谈。一、论药失真 1.谓凉药性温“上焦篇”十六条说:太阴温病,发疹者,“禁升麻、柴胡、当归、防  相似文献   
2.
脾虚补肾五法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虚可影响及脾而引起脾亦虚,在这种情况下,因肾虚为本,脾虚为标,通过补肾,即可使脾虚复原。这种治术,应当称为补肾生脾法。但古之医家,拘于五行生克理论,认为肾属水,脾属土,水只能生木,不能生土,而究之临床,生心火补脾土的情况又较为少见,故就说“肾藏真火,火生土就是补肾中命门之火以生脾土。”因此,医者  相似文献   
3.
《傅青主男科》在重视扶正治则的运用及急证处理诸方面,颇具特色。制方简洁,用药纯和,不乏可资借鉴处,故拟对其急证治法,作一初探。一、扶正为主,从肾论治傅氏治急证,常以扶正为主。如治寒邪直中之真寒证,用仲景之四逆辈破阴回阳,是历古相传的定法。但傅氏却认为逐寒救急,应以补阳为主。治疗真寒证,他主张用“附子三钱,肉桂一钱,干姜一钱,白术五钱,人参一两,水煎服,急救之。”他说:“真中寒邪,肾火避出躯壳之外,而阴邪之气,直犯心宫,心君不守,肝气无依,乃发战发噤,手足现青色,然则用桂附干姜,逐其寒邪足矣,何用参术,即用,何至多加,盖元阳飞越,祗一线之气未绝,纯  相似文献   
4.
或曰:外感病是外邪所致,客邪贵乎早逐,去之不速,留则生变,故子和谓今人以补剂治病,宜乎不效,可见内伤可言补,外感则否。余谓不然,盖凡病莫不有病原体二面,而治病之法,有针对病原用药者,有针对病体用药者,亦有同时针对病原病体二面用药者。针对病原用攻,仅是疗法之一种,执一法而废众法,便是失之于偏执。中医治病,以辨证论治为原则,而“证”是病原病体互相作用之表现,故治病必须顾及病原,同时也必须顾及病  相似文献   
5.
从有关著作来看,白术是傅氏最为繁用之药.据初步统计,“女科”用白术达48方,“男科”达69方“儿科”为14方。考其所治病证,数亦逾百。“多诊识脉,屡用达药”,是名医宝贵经验之所在。傅氏喜用白术,是他治病经验之结晶,也反映了他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以白术治带下、治水泻等常人已知者,固无须多论,以白术治不孕、治伤风等时医未予  相似文献   
6.
傅青主运用对药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质彬说:“《本草秘录》中很多药味的论述,和傅青主在《男科》、《女科》中的药味论述相同,我认为很可能是傅青主先生的著作.”王氏所提的这几本书到底作者是傅青主还是陈士铎,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而这些书出于一人之手并无疑问. 《本草秘录》“对中药的论述,均系经验之谈,并有其独特的见解,甚或有‘千秋不传之秘'.”而运用对药经验,正是此书  相似文献   
7.
《中西眼科汇通》是眼科领域中早期进行中西医结合探讨且具有一定成绩的一本学术性专著,现就管见所及,略作介评。一、全书概况此书系陈滋(1878~1927年)所著,作者于1906年毕业于杭州同仁医学堂,"原属西医,因先祖以儒士兼通医道,渊源家学,故亦通中医",曾著有《人体解剖》、《病理学通论》等书,后至日本留学,专攻眼科,于1912年回国,服务于上海眼科医院,因怀有汇通中西之素志,诊务得暇,"辄博览群籍,尤注意于药方  相似文献   
8.
张景岳“气虚者宜补其上,人参、黄芪之属是也;精虚者宜补其下,熟地、枸杞之属是也”之说,医家咸宗之,故明末以降,无论分气血阴阳,或则言“二统”“三本”,用药大致不离此范围;转求不用补药理虚者,渐有如凤毛麟角矣。然扶弱拯羸,原不以补药拘,惜仲景理虚大法,今人多不讲求,则不异欲得飞  相似文献   
9.
熟读《临证指南》可以看出,叶天士的温病理论有不少创新之处。可是后来有些从学于叶氏的同志,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反而曲解其说,以致造成很多流弊。为了使叶氏的温热学说能够存真并发扬广大,本文拟就三个问题探讨如下: 一、治春温初起用黄芩汤苦寒直清里热,不尽为“辛凉轻清”叶氏治新感温病常用辛凉轻清以解外,治伏气温病则主以苦寒直清里热。叶氏说:“春夏通热之病,必自内而及外。”又说:“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