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3篇
  3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并结合图像分析技术。结果正常子宫内膜和EM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的VEGF随月经周期呈现规律性变化,分泌期腺上皮VEGF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增殖期(P<0.05)。在增殖期,EM在位子宫内膜腺上皮VEGF的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无明显差别,但在分泌期,EM在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VEGF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1)。EM在位内膜腺上皮的VEGF含量显著高于同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异位腺上皮(P<0.01)。结论表明VEGF的表达异常与EM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3.
阴道松弛综合征(vaginal laxity syndrome,VLS或vaginal relaxation syndrome,VRS)是由于阴道壁或盆腔的支持组织薄弱、损伤、退化继而导致阴道壁顺应性降低、收缩力下降、阴道神经敏感度下降、阴道口变宽,常导致性生活质量下降、压力性尿失禁及女性生殖道炎症等一系列并发症[1]。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精子功能参数对精子常规体外受精能力的预测价值,探寻有效选择受精方式的新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首次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短时受精的429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受精结局不同分为2组:受精失败或受精率<30%的患者为早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ICSI)组(n=98);受精率≥30%的为短时IVF组(n=331)。比较两组患者精子前向运动(PR)、精子浓度、精子正常形态率、顶体酶活性、顶体反应(AR)、酪氨酸磷酸化(TP)及透明质酸结合试验(HBA)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受精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估各项危险因素对IVF受精率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精子的正常形态率、顶体酶活性、自发AR和TP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R-ICSI组患者的精子浓度、PR、诱发顶体反应(IAR)和HBA均显著低于短时IVF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子PR、IAR和HBA为IVF受精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精子PR、IAR、HBA和联合预测新变量(Pre-1)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0.62、0.64和0.70。结论精子功能指标中IAR和HBA是影响IVF受精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对辅助生殖助孕方式的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28周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 ,抽取2017年2—7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孕28周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及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孕28周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10.15±3.88)分,得分率为36.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接受过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及自我效能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孕28周前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处于较低水平,受是否接受过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及自我效能因素影响。建议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知识教育普及以及自我效能干预。  相似文献   
6.
<正>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后合并结核病的情况并非罕见,考虑与肿瘤本身及治疗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确诊结核病后在治疗过程中伴发白血病鲜有报道。我科2020年收治1例确诊淋巴结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出现急性髓系白血病(M5型)患者。通过对本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呼吸科、结核科医生对肺结核合并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意识。临床资料患者,男,73岁,农民,因“反复发热4个月余”,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结核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并同时完成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287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SLE合并活动性结核病者30例(结核病组),SLE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者16例(LTBI组)。按SLE合并活动性结核病组1∶2的比例,选取同时期性别、年龄匹配的未合并结核分枝杆菌及其他病原体感染的SLE患者60例,作为未感染组。同时,从本院体检中心纳入性别、年龄与SLE合并活动性结核病组相匹配,并完成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健康成年人40名,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测结果及临床治疗资料等进行分析。结果: 结核病组的结核病病程为4.0(1.0,8.0)周,以合并单纯肺结核为主[17例(56.7%)]。结核病组的SLE病程为54.0(7.5,96.0)月,明显短于LTBI组[96.0(72.0,180.0)月],而出现间质性肺炎的比例[23.3%,7例]明显多于LTBI组(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832,P=0.005;χ2=4.403,P=0.036)。与未感染组相比,结核病组的CD3+ T细胞计数[(766±480)个/μl vs. (1146±636)个/μl]、CD4+ T细胞计数[(370±278)个/μl vs.(517±291)个/μl]和CD8+ T细胞计数[376(244,421)个/μl vs.420(322,742)个/μ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75,P=0.005;t=-2.298,P=0.024;Z=-2.842,P=0.004)。3组SLE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SLE患者合并的结核感染多累及肺部;SLE合并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炎的比例较高。临床治疗中,如SLE患者出现T淋巴细胞减少,尤其CD8+ T细胞严重减少时,应警惕结核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以获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致病突变.方法 使用新的MHC捕获技术结合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和15名健康对照的HLA区域基因进行捕获测序.结果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致病与HLA-A* 02∶01∶01、B*15∶01∶01和DRB1* 09∶01∶02关联,且这三个基因相互独立与慢性肾功能衰竭关联.结论 HLA-A*02∶01∶01、B* 15∶01∶01和DRB1* 09∶01∶02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相关.采用MHC基因捕获技术结合下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基因易感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分析下胫腓螺钉固定技术治疗Maisonneuve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10~2018-11深圳市人民医院骨关节科收治的21例Maisonneuve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完善患侧踝关节和胫腓骨全长X线片、踝关节CT三维重建以及踝关节MRI检查。合并三角韧带损伤者14例,内踝骨折者7例,下胫腓后韧带损伤者15例,后踝骨折者6例。手术均采用2枚皮质骨位置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予2枚螺钉固定内踝骨折以及累及关节面超过25%面积的后踝骨折,术后予短腿石膏固定踝关节4周,术后12周手术将下胫腓螺钉取出。术后门诊随访12~29个月,平均18.31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于术前和术后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踝关节均获得解剖复位,关节匹配正常,未发生切口感染、下胫腓螺钉断裂等并发症。定期复查X线片见骨折均骨性愈合,踝关节匹配关系正常,未出现复位丢失。术后患者VAS评分呈下降趋势,AOFAS踝-后足评分呈上升趋势,疼痛缓解及足踝活动功能改善显著(P<0.05)。结论 下胫腓螺钉固定技术治疗Maisonneuve骨折能够恢复踝关节的正常解剖关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研究咽炎消合剂对慢性咽炎大鼠模型咽部粘膜组织中TGF-β1、Smad3 mRNA表达的趋势,阐明咽炎消合剂修复慢性咽炎模型大鼠咽粘膜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该病的发病机理。方法 选用45只SD大鼠,随机分3组造模:标准慢性咽炎模型组,慢性咽炎模型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成功造模后进行咽炎消合剂治疗15d,然后对各实验组大鼠粘膜组织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检测,以及用Q-PCR检测不同组别中的TGF-β1、Smad3 mRNA的表达情况,对Q-PCR中Ct值进行t检验,按照2-ΔΔCt方法进行计算。结果 一般观测及病理检查显示,慢性咽炎模型建立成功。治疗组比较标准慢性咽炎模型组,咽粘膜组织病理增生情况好转明显,局部炎性细胞的数量减少,血管通透性明显降低。Q-PCR检测显示,模型组及治疗组的TGF-β1、Smad3 mRNA表达要高于空白组(P<0.05),经咽炎消合剂治疗后,治疗组TGF-β1、Smad3 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 咽炎消合剂对慢性咽炎大鼠模型咽粘膜中有TGF-β1/Smad3 信号通路具有调控作用,干预了咽粘膜的组织纤维增生及炎性改变,证实了该药物对慢性咽炎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