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院自1988年1月至1991年5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食管前壁纵形切开1.5cm,胃全口食管套入式吻合法治疗食管贲门癌12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3例中,男98例,女25例。年龄36~80岁,50岁以上103例。食管中下段癌11例,食管下段癌28例。病变直径2~7cm,平均3.5cm,贲门癌84例,其中37例肿瘤较大,浸润周围  相似文献   
2.
<正> 10年来我科应用自身全厚游离皮瓣在外耳道色痣和鼻翼部良性肿瘤切除创面植皮术10例,均获成功,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0例中男4例,女6例,年龄14岁~66岁,平均37岁。 病种 外耳道皮肉型色素痣及黑色痣共7例,外耳道乳头状色素痣、鼻翼皮内型色素痣、鼻翼血管瘤、鼻翼乳头状瘤各1例。 皮瓣来源 颈部8例,上肢内侧面2例,最大5.0cm×5.0cm,最小1.0cm×1.5cm。  相似文献   
3.
我们根据髋关节后脱位机理及病理解剖基础,采取一种抓桌膝顶提拉手法复位方法,经临床使用行之有效,现介绍如下。从1980~1992年共遇到新鲜单纯性髋关节后脱位19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5例,年龄19~60岁,以青壮年为多。手法复位方法:患者用健腿站立,双手抓住对侧桌楞爬在桌面上,患肢呈屈膝屈  相似文献   
4.
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畸形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肘内翻畸形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告平均发生率为30%,有的高达46.7%,Hyer报告为9%~57%。本畸形虽明显的功能受限少见,但患肘在外形上让家长难以接受,产生很大的疑虑。作者回顾了50例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畸形,仅就其发生原因和机制进行探讨,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该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 临床上清洁灌肠时,均采取左侧卧位。某些中老年病人由于肛门括约肌松驰,灌肠时出现边灌边排,药液无法在肠腔内保留一定时间,不能发挥药效,并弄脏床铺及衣裤,导致灌汤失败,给诊疗工作带来困难。经临床观察,将中老年病人的灌肠体位由常规左侧卧位改为膝胸位。实践证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中老年住院病人为观察对象,清洁灌肠主要是为肠镜或X线钡剂灌肠造影作准备。共108例,男性62例,女性46例;年龄50—72岁。  相似文献   
6.
恶性血液病患者感染调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HM)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住院接受化疗的327例HM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感染发生率为33.6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多见,占40.85%;分离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43.33%)、革兰阳性菌(33.33%)和真菌(23.34%);急性白血病和各类复发的HM患者感染率最高,达70.58%;粒细胞缺乏与无粒细胞缺乏者感染率分别是69.39%和18.6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M患者感染率高,尤以急性白血病和各类复发的HM患者及粒细胞缺乏者为甚,应加强监控。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出血热(viral hemorrhagic fevers,VHFs)是一类以发热和出血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沙粒病毒科、丝状病毒科、布尼亚病毒目、黄病毒科和披膜病毒科的部分包膜RNA病毒引起。这类疾病具有许多共同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乏力、肌肉疼痛等,重症患者可进一步发展为低血压休克、出血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多种病毒性出血热属人兽共患病,但在动物宿主多表现为无症状感染,可形成自然疫源地对人类活动构成威胁。固有免疫在机体识别和抵御病毒感染的过程中十分重要,其中模式识别受体又是固有免疫反应的起始环节。因此,深入研究模式识别受体在病毒性出血热感染发病中的作用,对深入探讨其发病机制、寻找治疗靶点及研发药物、疫苗均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模式识别受体在病毒性出血热中作用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研究发展趋势,可供后续研究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蛋白激酶B (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探讨丰宫并殖吸虫感染大鼠是否可导致肺组织细胞发生自噬。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感染后3、 7、 14 d组,每组10只,感染组每鼠腹壁皮下注射6条丰宫并殖吸虫后尾蚴,分别在感染后3、 7、14 d取各组大鼠血清和肺组织,ELISA检测血清中IL-1、 IL-6水平。取肺组织用于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检测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程序性死亡受体-1 (Beclin 1)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 (LC3Ⅱ)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LISA检测结果显示,感染后3、 7、 14 d组血清中IL-1水平分别为(1 558.0±123.6)、(1 511.0±213.1)和(1 448.0±176.8) pg/ml,均高于对照组的(1 222.0±112.8) pg/ml (P <0.05);感染后3、 7 d组IL-6水平分别为(1 481.0±197.9)、(1 423.0±210.0) pg/ml,均高于对照组的(1 221.0±138.9) pg/ml (P <0.05)。透射电镜观察在不同的感染阶段,肺组织中线粒体均出现自噬现象。大鼠组织肺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各感染组细胞排列紊乱,肺泡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各感染组Akt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后3、 7 d组磷酸化蛋白激酶B (p-Aktser473)蛋白表达水平为(1.288±0.109)、(1.619±0.132),均高于对照组(0.733±0.135)(P <0.01);感染后3、 7、 14 d组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 TORser2448)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574±0.278)、(2.384±0.125)和(1.808±0.121),均高于对照组(1.260±0.087)(P <0.05);感染后3 d组mTOR、 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714±0.217)和(2.736±0.333),均高于对照组(1.345±0.067)和(1.974±0.225)(P <0.01);感染后14 d组LC3Ⅱ蛋白表达(1.938±0.191)高于对照组(1.401±0.200)(P <0.01)。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肺组织细胞呈蓝色,阳性呈棕黄色,各因子阳性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浆。各感染组Akt、 mTOR与对照组相比,肺组织细胞中棕黄色显色不明显,A450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后3、 7、 14 d组p-Aktser473、 p-mTORser2448及Beclin 1与对照组相比,棕黄色显色加深明显,A450值分别为(0.104±0.010)、(0.143±0.022)、(0.088±0.013),(0.100±0.007)、(0.151±0.006)、(0.120±0.012)和(0.129±0.005)、(0.047±0.004)、(0.050±0.005),均高于相应对照组(0.032±0.001)、(0.065±0.002)和(0.031±0.001)(P <0.05);感染后3、 14 d组LC3Ⅱ与对照组比较棕黄色明显加深,A450值分别为(0.056±0.006)、(0.120±0.007),均高于对照组(0.042±0.004)(P <0.05)。结论丰宫并殖吸虫感染大鼠所致的肺损伤,炎症反应可诱导肺组织细胞发生自噬,该自噬作用可通过检测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来初步实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叶切除术后早期使用生长抑素对血浆蛋白合成及创伤修复的影响。方法19例HCC患者行不规则肝叶/肝段切除术。其中9例术后早期皮下注射8肽生长抑素0.1mg/4h,连续3天;另10例未使用生长抑素。结果两组拆线时间和胆漏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但使用生长抑素组腹腔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3、5天,两组患者血浆ALB、PA和PTA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后早期使用生长抑素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创伤的愈合及肝脏合成蛋白无影响,不会引发肝功能失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嗅素结构域家族蛋白 4(OLFM4)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 2017年 10月至 2018年 10月期间就诊于西安市红会医院的 13例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及 14例确诊为骨关节炎病人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 27例病人的关节滑膜组织中 OLFM4蛋白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OLFM4在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滑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 10例,阴性 3例)相对高于骨关节炎病人(阳性 1例,阴性 13例)(P<0.05),且结合病人临床特点可知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组织标本中 OLFM4表达与病人类风湿因子表达相关(P<0.05)。结论 OLFM4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滑膜组织中表达增高,与类风湿因子表达相关,提示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情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进行 OLFM4的检测或许有助于成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新的诊断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