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人口的老龄化,使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迅速增加,而髋部骨折作为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和相关经济负担也增长迅速。中国是目前世界上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且呈逐年加快的趋势。本文通过对老年髋部骨折发病率、骨折的直接原因及疾病经济负担的近年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中国老年髋部骨折的预防和治疗相关的资源分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武君  谈志龙  白人骁 《中国骨伤》2007,20(10):635-638
骨性关节炎是最常见关节疾患之一,是导致中老年残疾的最常见原因,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病理是软骨的改变,软骨细胞分解和合成活动的平衡有助于维持软骨细胞外基质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而软骨细胞的这种平衡受到细胞因子制约,本文就近年来细胞因子与OA软骨退变之间的研究现状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O)和纤维结合蛋白(FN)在引导性骨再生中的动态变化,探讨隔膜技术引导性骨再生促进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兔20只,桡骨中段截骨10 mm制备标准骨缺损模型;实验组(10只)在缺损处填充自体血凝块,并用胶原膜包绕固定,对照组(10只)不作任何处理;于术前和术后1、2、4、6、8、10周时耳静脉取血,以改良Gress法检测NO含量,以火箭免疫电泳法检测FN含量.结果:实验组NO峰时较对照组后移,FN水平在峰值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胶原膜引导性骨再生促进骨缺损修复机制与NO和FN的动态调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自体表皮细胞直接种植在感染创面,立即敷用中药,使细胞在感染及中药换药环境下成活,加速创面愈合。方法:17例病人,均采用双重酶消化法进行细胞分离,细胞混悬液浓度为1×106个/mL。将混悬液滴在创面上,中药覆盖。结果:部分病人约3~7天可见皮岛出现,经中药换药,17例病人创面全部愈合。结论:自体表皮细胞可在无载体情况下直接种植在感染创面上,并可在中药换药环境下成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体成肌细胞在神经再生室中的作用,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2-08/2003-08在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九室完成。①成年Wistar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成肌细胞组、细胞外基质凝胶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②切除大鼠右坐骨神经6mm,断端分别套入硅胶管,使神经两断端在硅胶管内相距13mm。③成肌细胞组:快速分离骨骼肌成肌细胞,差速贴壁法纯化、增殖,按1×109L-1细胞浓度与细胞外基质凝胶混合,植入神经再生室内;细胞外基质凝胶组:神经再生室内植入细胞外基质凝胶;生理盐水组:神经再生室内植入生理盐水。④术后4,8,12周进行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术后12周进行大体观察、电生理检测、腓肠肌湿重、神经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3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结蛋白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细胞平均达98.01%。②大体观察:术后12周,成肌细胞组和细胞外基质凝胶组均可见再生神经,外形似正常神经,直径较正常的神经干细,成肌细胞组略粗于细胞外基质凝胶组。生理盐水组导管内无再生神经通过间隙。③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术后8,12周,成肌细胞组显著高于细胞外基质凝胶组(8周:-71.788±3.569,-76.986±2.266;12周:-61.847±2.914,-69.527±1.765;P均<0.01)。④电生理检查:术后12周,成肌细胞组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明显高于细胞外基质凝胶组,成肌细胞组、细胞外基质凝胶组腓肠肌肌电图呈部分失神经电位表现,生理盐水组则为完全失神经电位。⑤腓肠肌湿重恢复率:成肌细胞组明显好于细胞外基质凝胶组和生理盐水组。⑥组织学检查:术后12周,成肌细胞组、细胞外基质凝胶组的再生神经纤维排列整齐、密集,神经导管交界处无瘢痕,成肌细胞组的再生神经纤维多且直径较粗大,排列更为规则。⑦透射电镜观察:成肌细胞组和细胞外基质凝胶组均见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⑧再生神经纤维图像分析:术后12周,在有髓神经纤维密度、神经纤维有效面积、有髓神经纤维数量、直径及髓鞘厚度等指标上成肌细胞组均优于细胞外基质凝胶组。结论:自体成肌细胞能够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可以作为种子细胞应用于外周神经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脐血和骨髓单个核细胞(monocytes,MNC)体外培养过程中的生长特性及诱导贴壁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方法:分离脐血和骨髓MNC,按培养基不同分成3组:分别为MesencultTM无血清培养基。CellGRO培养基+100mL/L胎牛血清。DMEM/F12培养基+100mL/LFBS。体外培养以获得贴壁细胞。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扩增的效果。获得的贴壁细胞培养基中加入地塞米松、抗坏血酸和β-甘油磷酸,诱导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检测诱导后细胞成骨细胞标志物碱性磷酸酶、I型胶原和骨钙素的表达。结果:脐血和骨髓MNC在含有血清的培养基中可以获得更多的贴壁细胞。骨髓MNC贴壁细胞形态均一,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样,而脐血贴壁细胞未获得典型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混有大量的圆形细胞。骨髓中获得的细胞可以持续传代10代以上仍保持良好的增殖状态;脐血贴壁细胞最多可以传代2次,细胞总数和纤维样细胞均逐代减少。诱导后的脐血和骨髓细胞均呈碱性磷酸酶阳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I型胶原和骨钙素表达阳性。结论:骨髓MNC体外培养可以获得典型的间充质干细胞且可以持续多代扩增,向成骨细胞诱导后,形态和标志物检测都呈典型的成骨细胞样。脐血MNC体外培养可获得贴壁细胞,但不呈间充质干细胞样,向成骨细胞诱导后,虽形态与成骨细胞不相似,但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人体助行带为一种随身佩带的动力装置,应用遥测肌电技术测定和分析自行研制的人体助行带的生物力学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12/2006-06在天津体育大学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进行。选取天津市天津医院30名受试对象,均对本实验知情同意。按照生物力学的测试要求,首先对受试者进行5次以上行走状态下的遥测肌电测定,然后在同等条件下对受试者佩带助行带实施对照研究。实验采用的助行带为自行研制的,由腰至足以双层弹力带作为动力装置的弹性结构。结果:行走摆动相大腿肌肌电:佩带助行带后肌内侧肌、肌二头肌、半腱肌肌电高于佩带前(P<0.01)。支撑相小腿肌肌电:佩带助行带后胫前肌、腓骨长肌、腓肠肌肌电高于佩带前(P<0.01)。结论:通过弹力带施加于下肢的外部载荷,能够起到增强下肢肌电以及产生助行的生物力学功效。  相似文献   
8.
背景:在临床工作中,外用中药生肌膏能治疗感染开放性骨折引起的骨缺损。其机制可能为生肌膏中作者前期实验从生肌膏的原料生药中提取了生肌液,并证实不同浓度的生肌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活性影响不同。有效成分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向成骨细胞转化。目的:观察生肌液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活性的影响。设计:单一样本实验。单位:天津市天津医院骨科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4—10/2005—12在天津市天津医院骨科研究所细胞工程室完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自5只3月龄的雄性健康日本大耳白兔。浓度为5×10^2g/L生肌液从生肌象皮膏(由天津市中药饮片厂提供。原料生药当归、生地、龟板、象皮、血余)提取。方法:将25,8.3,5g/L的生肌液作用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不含生肌液的基础培养液为空白对照,以含地塞米松10^-8mol/L,维生素C0.05g/L,β-甘油磷酸钠10mmol/L的基础培养液为标准对照。将不同干预条件下传代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在培养板中培养二三周,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钙结节形成情况,采用四环素标记及胶原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的表达情况,取细胞培养液测定胞外及胞内碱性磷酸酶、骨钙素、乳酸脱氢酶含量,将细胞内外碱性磷酸酶、骨钙素、乳酸脱氢酶数量各自加和,计算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骨钙素,乳酸脱氢酶值。主要观察指标:培养2,3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钙结节形成、四环素标记及胶原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及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骨钙素,乳酸脱氢酶值。结果:①细胞钙结节观察结果:除了标准对照细胞外,不同浓度生肌液条件下细胞随培养时间延长,胞体先后出现拉长,聚集生长,随后中心细胞增殖、重叠,细胞之间界限模糊,逐渐形成多个散在的细胞结节,钙沉积逐渐出现,最终形成钙化结节。②四环素标记及胶原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除了基础培养液组外,各实验组四环素标记呈阳性的细胞及钙结节在荧光激发下呈黄绿色,空白对照细胞为阴性;除了标准对照细胞外,不同浓度生肌液条件下细胞胶原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棕黄色深染颗粒位于细胞胞浆中。③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骨钙素,乳酸脱氢酶检测结果:条件培养后2,3周,25g/L生肌液作用下细胞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骨钙素,乳酸脱氢酶比值高于其他条件下两种含量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液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成骨作用肯定,且高浓度时诱导成骨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9.
10.
细胞因子与骨性关节炎软骨退变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武君  谈志龙  白人骁 《中国骨伤》2006,19(10):635-638
骨性关节炎是最常见关节疾患之一,是导致中老年残疾的最常见原因,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病理是软骨的改变,软骨细胞分解和合成活动的平衡有助于维持软骨细胞外基质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而软骨细胞的这种平衡受到细胞因子制约,本文就近年来细胞因子与OA软骨退变之间的研究现状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