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开始,我院特需门诊接诊下背部及臀区疼痛症患者135例,均符合下背部及臀区疼痛症的诊断标准[1],并经临床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确诊,分为2组。①观察组65例,男47例,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保护脊髓损伤组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c-fos基因的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研究。一、材料与方法实验分组:Wistar大鼠45只,雌雄不分,体重200~250g。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鼠数=5),不损伤脊髓,作为c-fo...  相似文献   
3.
背景:生长因子开创了伤口愈合研究与应用的新纪元,祖国医学与生物医学相结合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尚在探索中。目的:用中药白芨胶作为外源性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的载体,观察促进大鼠伤口愈合的作用。设计: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活性鉴定采用单一样本观察;观察白芨胶载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对伤口愈合的作用采用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深圳市布吉人民医院骨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骨科。材料:90~120dSD大鼠40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20~280g;牛精液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1mg/支,冻干制剂。方法:实验于2001-09/2004-12在深圳市布吉人民医院骨科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实验分两部分进行:①将生理盐水、白芨胶、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及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 白芨胶分别加入无血清培养基中,观察其对鸡胚背根神经节的影响。②选用SD大鼠40只,分为4组,每组大鼠均为10只。空白对照组,伤口不用药;白芨胶组、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组及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 白芨胶组,在各大鼠背部切取2cm的切口,分别给予外用白芨胶、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及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 白芨胶,用药1次/d。在用药后第3天及第10天测量伤口面积,并用图像分析仪计算伤口面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渗出类型和数量,并观察伤口愈合时间。主要观察指标:①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活性鉴定。②伤口愈合速率的观察。③伤口愈合时间观察。④光镜组织学观察。结果:①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活性鉴定:鸡胚背根神经节培养24h后,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与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 白芨胶的稀液倍数以1∶106~1∶108神经节周围有突起生长反应最明显。而生理盐水及白芨胶,均未见神经节有突起生长。②伤口愈合速率的观察: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 白芨胶组伤口愈合速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白芨胶组、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组。③伤口愈合时间观察:空白对照组、白芨胶组、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组及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 白芨胶组伤口愈合时间依次为(19.5±0.7),(17.3±0.6),(16.6±0.7)及(14.9±0.4)d。④光镜组织学观察:用药后3d组织切片观察:白芨胶组、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组和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 白芨胶组渗出的多形核白细胞、单核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多于空白对照组,且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组及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 白芨胶组可见毛细血管。用药后第10天组织切片观察: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组、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 白芨胶组与空白对照、白芨胶组比较,肉芽组织较致密的,含有较多毛细血管。结论: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 白芨胶在伤口愈合早期及后期均有显著促进伤口愈合作用,且作用优于单用白芨胶或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4.
<正> 在身体各关节中,解剖学上不稳定的膝关节可能最易受伤。膝部损伤的三种常见的后果为半月板切除、韧带修复以及软骨软化。损伤或手术后进行康复治疗的目的,通常是恢复肌力以及受累肢体的功能。本文目的是确定软骨软化症、韧带修复或半月板切除术病人经过康复训练后伸、屈肌群的力矩(torque)关系。在健肢与患肢作慢速动力张力(slow dynamic tension)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体成肌细胞在神经再生室中的作用,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2-08/2003-08在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九室完成。①成年Wistar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成肌细胞组、细胞外基质凝胶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②切除大鼠右坐骨神经6mm,断端分别套入硅胶管,使神经两断端在硅胶管内相距13mm。③成肌细胞组:快速分离骨骼肌成肌细胞,差速贴壁法纯化、增殖,按1×109L-1细胞浓度与细胞外基质凝胶混合,植入神经再生室内;细胞外基质凝胶组:神经再生室内植入细胞外基质凝胶;生理盐水组:神经再生室内植入生理盐水。④术后4,8,12周进行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术后12周进行大体观察、电生理检测、腓肠肌湿重、神经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3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结蛋白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细胞平均达98.01%。②大体观察:术后12周,成肌细胞组和细胞外基质凝胶组均可见再生神经,外形似正常神经,直径较正常的神经干细,成肌细胞组略粗于细胞外基质凝胶组。生理盐水组导管内无再生神经通过间隙。③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术后8,12周,成肌细胞组显著高于细胞外基质凝胶组(8周:-71.788±3.569,-76.986±2.266;12周:-61.847±2.914,-69.527±1.765;P均<0.01)。④电生理检查:术后12周,成肌细胞组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明显高于细胞外基质凝胶组,成肌细胞组、细胞外基质凝胶组腓肠肌肌电图呈部分失神经电位表现,生理盐水组则为完全失神经电位。⑤腓肠肌湿重恢复率:成肌细胞组明显好于细胞外基质凝胶组和生理盐水组。⑥组织学检查:术后12周,成肌细胞组、细胞外基质凝胶组的再生神经纤维排列整齐、密集,神经导管交界处无瘢痕,成肌细胞组的再生神经纤维多且直径较粗大,排列更为规则。⑦透射电镜观察:成肌细胞组和细胞外基质凝胶组均见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⑧再生神经纤维图像分析:术后12周,在有髓神经纤维密度、神经纤维有效面积、有髓神经纤维数量、直径及髓鞘厚度等指标上成肌细胞组均优于细胞外基质凝胶组。结论:自体成肌细胞能够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可以作为种子细胞应用于外周神经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
对颈神经卡压认识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颈神经卡压的文献已累有报道。《中华手外科杂志》在本期又刊出了“颈神经卡压引起的肘外侧顽固性疼痛”“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神经-肌电图检测”和“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的临床分析”等文章,以加深读者对颈神经卡压的认识和理解。颈部受卡压的神经包括颈神经根及其分支,臂...  相似文献   
7.
失神经支配红白肌感觉神经营养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对失神经支配红、白肌肉内神经生长因子 (NGF)变化规律及 NGF含量与感觉神经营养活性的关系。方法 剪断大鼠坐骨神经制成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失神经支配模型 ,分别于神经损伤后 1、3、7和 14天取材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失神经支配红、白肌肉内 NGF含量 ,同时用鸡胚背根神经节培养方法测定失神经支配肌肉提取液感觉神经营养活性。结果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失神经支配后其 NGF含量均下降 ,两种肌肉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 .0 5 ) ,组内比较以比目鱼肌组下降明显 ;但两种失神经支配肌肉提取液感觉神经营养活性未降低 ,在伤后 7天时反高于对照组 ,两种肌肉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 周围神经损伤会引起其相应支配靶器官 -肌肉组织内 NGF的含量发生变化 ,且具有时间性 ,但红、白肌肉内 NGF含量的变化不一致 ;失神经支配肌肉的神经营养活性是各种营养因子的共同作用结果 ,不能用单一某种神经营养因子来代表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述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与骨缺损修复的发展近况。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有关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骨缺损中的应用文献,并作综合分析。结果在适当条件下,MSCs可诱导为成骨细胞,在体内具有成骨性能。以MSCs为种子细胞的骨组织工程学方法和以其为靶细胞的基因治疗方法都可应用于骨缺损的修复。结论MSCs在骨缺损的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椎弓根螺钉植入导向器的研制及体外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自制椎弓根螺钉导向器提高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准确性。 方法 根据椎弓根的解剖特点 ,研制椎弓根螺钉植入导向器。用多层螺旋 CT测量 2具胸椎标本 (T1 ~ T1 0 )椎弓根的三维定量解剖数据。依据其中轴的水平位角 (transverse section angle,TSA)和矢状位角 (sagittal section angle,SSA)值 ,调节导向器水平和矢状刻度盘角度。植入螺钉后拔出 ,用显影剂填充钉道。 CT测量显影钉道的 TSA和 SSA值。 结果 析因设计资料方差分析显示 ,椎弓根显影钉道的 TSA、SSA与其中轴的 TSA、SS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结论 椎弓根螺钉导向器操作简便 ,其导向使钉道达到理想角度 ,能减少椎弓根穿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周围神经损伤行端侧吻合口自体雪旺细胞(Sc)移植对端侧吻合的作用,探讨改善端铁合质量的方法。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左腓神经端端吻合组;B组,左胫腓神经端侧吻合组;C组,左胫腓神经端侧吻合后再生小室内注自体雪旺细胞悬液组。于术后2、4、6个月每组分别取8只大鼠取材、检测,依次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肌湿重、组织学及电镜观察等。结果:C组与B组各项指标比较:肌力、肌纤维截面积、有髓纤维截面积差异有显著性(P<0.05)。神经电生理、肌湿重、有髓纤维数目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显示恢复较好,某些指标(神经电生理、肌湿重、肌纤维截面积)在6个月时接近A组(P>0.05)。结论:自体雪旺细胞移植可以促进周围神经端侧吻合轴突侧支发芽,改善端侧吻合口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