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疗法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5例AS患者,给予中医辨证疗法联合益赛普治疗,中医辨证治以补肾强督、通络止痛;益赛普皮下注射,25 mg/次,前3个月每周2次,后3个月每周1次。治疗3、6个月时进行疗效判定并观察ASAS20、ASAS50改善达标率。观察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时患者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脊柱痛VAS评分、夜间痛VAS评分、患者总体评分(patient global assessment,PGA)、医生总体评价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指地距、胸廓活动度、耳屏-墙距、腰椎侧弯、颈椎转动、Schober改良试验结果、ESR、CRP。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6个月时BASDAI、BASFI、脊柱痛、夜间痛、PGA、医生总体评价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指地距、胸廓活动度、耳屏-墙距、腰椎侧弯和Schober改良试验、ESR、CR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颈椎转动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6个月时中医证候总有效率、ASAS20、ASAS50达标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SDAI、BASFI、脊柱痛、夜间痛、PGA、医生总体评价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指地距、胸廓活动度、耳屏-墙距、腰椎侧弯、颈椎转动和Schober改良试验、ESR、CRP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益赛普可以较好地减轻炎症反应,控制活动性AS的病情,改善关节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2.
回顾国外NOD小鼠模型研究干燥综合征病理所取得的成果.查阅PUBMED上自2000年以来的相关文献,发现研究成果为疾病早期的细胞凋亡和疾病期的自身免疫反应提供了有利的证据.说明NOD小鼠模型在干燥综合征的病理机制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新抗原受体的发现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雷公藤甲素(TPL) 减轻MRL/lpr狼疮小鼠肾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雌性 C57BL/6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将雌性MRL/lpr狼疮小鼠分为模型组、TPL组、JAK1 组、TPL+JAK1 组。给药 9 周后检测各组24 h 尿蛋白、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 水平及血清IP-10、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B1)的质量分数,肾脏IgG、C3的荧光强度、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HMGB1的质量分数、磷酸 化Janus激酶1(p-JAK1)、磷酸化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1(p-STAT1)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24 h 尿蛋白、Scr、BUN 及IgG、C3 的免疫荧光强度、IP-10、HMGB1、p-JAK1、p-STAT1 均高于对照组(P < 0.05);TPL组小鼠24 h尿蛋白、Scr、BUN及IgG、C3荧光强度、IP-10、HMGB1、p-JAK1、p-STAT1均低于 模型组(P <0.05);TPL+JAK1 组小鼠24 h 尿蛋白、Scr、BUN 及IgG、C3 荧光强度、IP-10、HMGB1、p- JAK1、p-STAT1 均高于TPL 组(P <0.05)。结论 TPL 减轻MRL/lpr 狼疮小鼠肾损伤的分子机制可能是抑制 JAK1/TAT1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定量测定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14-3-3η蛋白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5月—2020年12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36例RA患者(RA组)、65例非RA关节病变患者(疾病对照组)及同期36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14-3-3η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D-Dimer)水平,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以上指标在不同组间的表达差异以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根据14-3-3η水平将RA组分为14-3-3η阳性组与14-3-3η阴性组,阳性组66例,阴性组70例。RA组血清14-3-3η水平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U=40.5、0.0,均P<0.000 1);14-3-3η阳性组14-3-3η蛋白与DAS28-CRP评分(DAS28-CRP)、RF呈正相关(r=0.259 8,P<0.05;r=0.248 0,P<0.05);与红细胞沉降率(ESR)、D-Dimer呈负相关(r=-0.235 4,P<0.05;r=-0.253 6,P<0.05.);14-3-3η阳性组RF与anti-CCP的表达均显著高于14-3-3η阴性组(U=758,P=0.000;U=528,P=0.006)。结论:血清14-3-3η蛋白在部分RA患者血清中呈高浓度,且与RF水平以及临床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