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56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台州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00例,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该病的流行病学现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30~60岁年龄段群体,患病率最高;存在暴饮暴食、喜食烫食、挑食、多食酸制品、未准时进食、常食宵夜、睡眠时间<6h、有药物过敏史、有功能性消化不良家族史、存在便秘情况者的患病率均高于未存在以上情况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暴饮暴食、喜食烫食、挑食、多食酸制品、未准时进食、宵夜摄取情况、每天睡眠时间、药物过敏史、家族史、便秘是该病患病率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性别、年龄、暴饮暴食、喜食烫食、挑食、酸制品、未准时进食情况、宵夜摄取情况、每天睡眠时间、药物过敏史、家族史、便秘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逆行神经追踪法研究大鼠骶髂关节的传入神经通路。方法:3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非交感神经切除组(A组)和交感神经切除组(B组),每组15只,交感神经切除组切除左侧L1以下椎旁交感干。两组左侧骶髂关节注入30%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20μl,72h后取出双侧的L1-S1背根神经节(DRG),TMB法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HRP阳性神经元细胞并计数。结果:两组左侧L1、L2背根神经节内HRP阳性神经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HRP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左侧L3-S1背根神经节内HRP阳性神经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L1-S1神经节含有支配同侧骶髂关节的传入神经元,同侧椎旁交感干可能是骶髂关节到L1-L2神经节重要的传入神经旁路,而不是到L3-L5神经节的传入旁路或重要的传入旁路。  相似文献   
3.
循证护理是以护理研究为依据,为临床实践制定指南,其核心是使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向以科学为依据的现代护理的方向发展,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微创内固定系统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21~59岁,平均36岁;其中左侧12例,右侧15例。按Schatzker分型:Ⅴ型9例,Ⅵ型18例。其中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3例,后交叉韧带断裂2例,半月板损伤3例。用改良内外侧联合切口,行微创内固定系统结合有限接触加压钢板(LC-DCP)内固定,其中3例半月板损伤,2例给予修补,另1例部分切除;3例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给予钢丝固定;2例后交叉韧带断裂行Ⅱ期手术。术后2周、1、3、6个月、1年随访,行摄片及关节活动度检查,测定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后倾角(PA);术后1年行膝关节HSS评分。结果:术后与术后1年TPA及PA平均值的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PA:t=1·012,P=0·356;PA:t=0·667,P=0·521)。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平均为86·9分(56~98分),根据此评分标准:优15例,良7例,中4例,差1例。结论:微创钢板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是理想、有效的方法,它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长期稳定性良好,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小腿下段和足踝部由于局部软组织少 ,血运较差 ,发生在此部位的慢性溃疡以及由创伤造成的皮肤缺损常有骨和肌腱组织暴露 ,覆盖创面是一个较棘手的问题 ,虽可采用游离皮瓣修复 ,但它需要有显微外科技术 ,且易发生血管危象 ,推广应用有一定难度 ;若采用交腿皮瓣 ,可给病人带来诸多生活上的不便。我们采用了腓肠神经、腓浅神经、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 ,效果良好 ,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1996~2001年我院骨科收治小腿下段和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28例 ,其中男21例 ,女7例 ,年龄13~52岁 ,平均 (23.5±8.7)岁。病因与…  相似文献   
6.
手背尺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环、小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手背尺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环、小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结果临床应用6例皮瓣全部成活,所修复的手指术后外形、功能良好。结论手背尺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具有血供恒定、操作简便、不损伤主要血管,对手的损伤小等优点,是修复环小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的适宜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7.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带蒂皮瓣手术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带蒂皮瓣修复髌前和胫骨上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并介绍皮瓣切取手术方法的改进. 方法 2003年5月- 2005年8月,在利用腓肠内侧动脉的肌皮穿支带蒂皮瓣修复的基础上,改进穿支皮瓣切取方法治疗16例髌前或胫骨上端伴骨或肌腱外露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4~59岁.髌前区9例,合并骨折4例;胫骨上端7例,合并骨折2例.软组织缺损范围 4.5 cm×3.0 cm~6.5 cm×5.5 cm.先从皮瓣近侧显露血管蒂,顺行向下分离至皮瓣的穿支血管,以其为中心切取皮瓣.皮瓣切取范围 5.5 cm×4.0 cm~7.5 cm ×6.5 cm. 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4例伤口Ⅰ期愈合,2例有小的皮缘表浅感染,经换敷料2周左右逐渐愈合.全部获随访 11个月~3年半,平均 2.1 年.局部骨折均在 14~18 周愈合,皮瓣质地、厚薄及颜色均较好,功能恢复较满意.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供区愈合良好,未见明显功能障碍. 结论 采用顺行法先显露血管蒂再找穿支的方法,较逆行法先切开皮瓣找穿支再显露血管蒂的方法操作更为简便,避免了先切皮瓣对穿支血管的误伤.  相似文献   
8.
L4椎管内骨软骨瘤致神经根受压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功林  高国良  章鸣  蔡国荣 《中国骨伤》2008,21(11):872-872
患者,男,62岁。2002年3月初开始,无明显外伤史,逐渐出现腰痛伴一侧腿痛4年余,时轻时重,经对症治疗有好转而没有引起重视。近半年腰腿痛症状加重,伴典型间歇性跛行,站立和行走时症状加重,而下蹲或坐下休息和卧床时减轻,疼痛从左侧臀部放射至同侧小腿外侧与足背。门诊以腰椎管狭窄收入院。检查:腰部无畸形,L4棘突与棘突左侧压痛,腰部过伸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环束带畸形是一种少见肢体畸形,好发于趾、指、小腿、前臂等部位。Patters报告本病的发病率约为新生儿的1/15000。我院自1983~1993年共收治7例。国内曾有作者报告本病的诊疗,尚缺乏本病远期临床表现的变化和手术疗效的观察。本研究旨在了解本病自然演变过程,临床特点;我院施行的矩形结合“Z”形皮瓣的环形缩窄成形,显微松解手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2002年6月至2007年5月,我们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肌皮穿支或肌间隙皮支为血供的股前外侧阔筋膜瓣,联合切取股外侧肌肌腱瓣行吻合血管移植,一期修复足背血管、肌腱与皮肤缺损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