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南充市自发性脑出血(sICH)发病与气温的相关性及滞后关系。 方法收集南充市全市范围内二级以上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sICH患者病例资料及同期气温数据,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确定最佳温度指标,将其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评估其与sICH日发病风险的暴露-剂量反应关系,分层分析各温度节点在性别及年龄组别的滞后-剂量反应关系。 结果共收集sICH患者资料13 952例。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揭示sICH日发病人数与日均气温呈非线性负相关(r=-0.324,P<0.05)。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极低温和低温当天sICH的相对危险度为1.68(1.35~2.08)及1.47(1.24~1.72),危害效应最大,其随着滞后天数增加而减弱,极低温滞后1~2 d,低温持续滞后1~10 d。低龄组(18~60岁)在极低温、低温下滞后2 d,高龄组(>60岁)在极低温下滞后10 d,低温下滞后24 d。不同性别组在极低温、低温下滞后效应趋势一致,随滞后天数增加风险下降。 结论低温增加sICH发病风险,早期呈明显急性影响,且具有滞后效应,老年人对低温反应更加滞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86例行腹腔镜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Roux-en-Y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研究组采用双通道空肠间置消化道重建。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并发症等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围手术指标、血液营养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独立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首次进食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手术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围术期并发症(9.8%比27.5%)和术后并发症(21.9%比47.5%),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营养指标及体质量的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采用双通道空肠间置消化道重建,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早期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5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早期胆囊癌患者84例为实验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其中开腹组行胆囊根治术治疗,腔镜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数据采取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其中,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以(±s)表示,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对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腔镜组患者的PT、TT、APTT显著低于开腹组,D-二聚体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腔镜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开腹组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5年生存率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早期胆囊癌均有较理想的疗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显著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Background and aims: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Yes-associated protein (YAP) knockdown on human osteosarcoma (HOS) cell sensitivity to Pyropheophorbide-α methyl ester-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 (MPPa-PDT), and to assess how YAP silencing in combination with treatment with the ferroptosis inducer Erastin improves HOS cell sensitivity to MPPa-PDT in an effort to better clarify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se phenotypes.Methods: At 12 h post-MPPa-PDT, Hoechst staining and flow cytometry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apoptotic death of HOS cells. The expression of YAP in these cells at 12 h post-MPPa-PDT treatment was assessed via Western blotting and 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 BODIPY581/591-C11 was used to evaluate lipid peroxidation. Following shYAP lentiviral transduction, Western blotting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expression of proteins associated with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and ferroptosis. EdU assays and clonogenic assays were performed to analyze cellular proliferation. Erastin-treated HOS cells were used to establish a ferroptosis model. Western blotting was used to measure ferroptosis-associated protein levels following shYAP and erastin treatment, while changes in proliferation and MDA levels in each group were examined using an MDA kit.Results: At 12 h post-MPPa-PDT, HOS cells exhibited apoptotic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nuclear fragmentation and pyknosis, with concomitant increases in apoptosis-associated proteins as detected via Western blotting and apoptotic induction as measured via flow cytometry. Phosphorylated YAP levels fell and non-phosphorylated YAP levels rose following such treatment. Transfection with shYAP was successful as a means of generating stable HOS cell lines, and Western blotting analyses of these cells revealed reductions in proteins associated with cellular proliferation together with the upregulation of apoptosis-related proteins.  MDA assays indicated that erastin combined with YAP knockdown enhanced the sensitivity of HOS cells to MPPa-PDT treatment.Conclusions: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ferroptosis and YAP knockdown can enhance osteosarcoma cell sensitivity to MPPa-PDT therapy.  相似文献   
5.
胡波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268+2270-2268,2270
目的 通过对开放性骨折清创后创口分泌物的微生物培养结果,选择创口的闭合时机.方法 对182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均进行急诊清创,清创后进行创口分泌物培养.如果培养结果阳性,则再次清创后进行分泌物培养,直到培养结果阴性后才闭合创口.结果 182例开放性骨折患者总的深部感染率为5.5%,其中GustiloⅡ型骨折深部感染率为3.3%,Ⅲ型骨折感染率为7.9%.结论 与文献报道比较,该治疗方案深部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付泽伟  尚朝军  彭彬  庹田 《中国药业》2012,21(24):17-19
目的评价甘露聚糖肽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方法,试验组给予常规治疗,如解痉、祛痰、抗感染治疗,加用甘露聚糖肽胶囊(30 mg/d),对照1组加用安慰剂(30 mg/d),对照2组加用泛福舒7 mg/d,隔日服用,疗程为3个月,随访12个月评价患者的COPD急性发作情况及机体免疫功能。结果共240例患者入选,每组各80例,甘露聚糖肽显著减少COPD急性发作感染次数、发作天数、抗生素应用天数、住院天数及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显著改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CD3+、CD4+、CD4+/CD8+、IgA水平及6 min步行距离,与安慰剂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泛福舒相似,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可减少反复呼吸道发生COPD急性发作,提高肺功能指标及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烟雾病(MM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此类患者通常在发生脑血管事件后才被确诊,因此探讨MMD的预测因子及评估其严重程度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成年MMD患者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收治的成年MMD患者114例作为病例组,其中缺血型68例,出血型46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门诊健康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受试者体检当日与病例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VCAM-1、MMP-9、TGF-β、VEGF水平,比较出血型与缺血型患者入院第1、7、14天血清VCAM-1、MMP-9、TGF-β、VEGF水平,并比较不同Suzuki分级成年MMD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VCAM-1、MMP-9、TGF-β、VEGF水平;成年MMD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VCAM-1、MMP-9水平与血清TGF-β、VEGF水平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VCAM-1、MMP-9、TGF-β、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体检当日)(P<0.05)。时间与方法在血清VCAM-1、MMP-9水平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在血清TGF-β、VEGF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血清VCAM-1、MMP-9、TGF-β、VEGF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血清VCAM-1、MMP-9水平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在血清TGF-β、VEGF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出血型患者入院第1、7、14天血清TGF-β、VEGF水平高于缺血型患者(P<0.05)。Suzuki分级3级缺血型患者血清入院第1天MMP-9、VEGF水平高于Suzuki分级2级患者,Suzuki分级3级出血型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VEGF水平高于Suzuki分级2级患者(P<0.05);Suzuki分级4级缺血型、出血型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VCAM-1、MMP-9、TGF-β、VEGF水平分别高于Suzuki分级2、3级缺血型、出血型患者(P<0.05);Suzuki分级5、6级缺血型、出血型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VCAM-1、MMP-9、TGF-β、VEGF水平分别高于Suzuki分级2、3、4级缺血型、出血型患者(P<0.05);Suzuki分级6级缺血型、出血型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VEGF水平分别高于Suzuki分级5级缺血型、出血型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缺血型、出血型MMD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VCAM-1、MMP-9水平分别与血清TGF-β、VEGF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缺血型和出血型成年MMD患者血清VCAM-1、MMP-9、TGF-β、VEGF水平均异常升高,且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血清VCAM-1、MMP-9水平分别与缺血型、出血型MMD患者血清TGF-β、VEGF水平呈正相关,VCAM-1、MMP-9可能参与了成年MMD患者颅内出血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血糖症在急诊当中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50例低血糖症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的血糖值、诱发因素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研究。结果50例患者当中有47例经就诊后1h以内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经3~7h的系统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其余3例患者当中,死亡1例,痴呆1例,脑瘫至植物人1例。结论对于低血糖患者在急诊当中的救治应及时迅速,对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以及快速诊断,同时加强鉴别诊断的工作,并做好糖尿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院住院病人常见疾病谱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德芬 《中国病案》2011,12(3):55-56
目的了解影响本地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为医院管理及疾病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某院2007年-2009年住院病人疾病分类年报表,按构成各疾病的例数进行顺位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前l0位疾病共11,756例,占出院病人总数的17.93%。排列在前三位是肺炎2,1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595例、肺恶性肿瘤1,468例,分别占总出院人数的3.33%、2.43%、2.24%。结论根据疾病构成规律和特点,医院要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做好民众健康教育,增强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芩苷片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治疗机制。方法:5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8例)和干预组(给予黄芩苷片治疗,23例),并随访1月。其间,收集入院后24小时、120小时血液样本用于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的检测。实验末期评估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经过1月的治疗,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57%,86.96%(p>0.05)。但是干预组的神经功能、认知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同时120小时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和氧化应激的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黄芩苷可以用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其临床获益可能与抗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