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血液中有荷电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无机盐离子,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血液流变特性必有敏感而复杂的响应。我们已做了恒定磁场作用下血液表观粘度改变的实验,在0.7T磁场作用下,血液粘度降低,尤其是低剪切率下的血液粘度及还原粘度与不经磁场的血样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揭示恒定磁场对红细胞聚集体起到解聚作用[1]。在以上工作基础上我们对磁感应强度在1~2T的强脉冲磁场作用下血液流变特性进行观察,并与未经磁场作用血样流变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强度为1~2T脉冲磁场作用下,血液流变特性可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及冠心病患者的流变学数据观察说明只要测得全血在观粘度、血浆粘度及血细胞压积,即可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到较全面、较理想地反映血液流变特性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在14条开胸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上造成重度狭窄,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分别观察破坏和刺激心交感神经对心肌缺血区血液流变特性的影响。破坏心交感神经后,红细胞聚集性增高,变形能力降低。刺激交感神经后,红细胞聚集性明显降低。结果提示,冠脉狭窄导致急性心肌缺血时,交感神经兴奋有利于改善缺血区血液流变特性异常,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4.
恶性血液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1.1至1992.1我们对3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测,包括急性白血病1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7例,淋巴瘤11例。发现在恶性血液病中存在着明显的血液流变学异常,且不同疾病之间亦有差别。其异常主要表现在高切变速率下全血粘度下降,全血还原粘度上升,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内HbF含量增加,红细胞在外加切应力下变形性减低,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等。在逐项分析影响血液流变学多种参数后,可以看出,红细胞压积减低是使血液粘度下降的最重要的因素。应当注意的是除红细胞压积外,在恶性血液病中仍包含着诸多使血液粘度增高的因素,血浆因素中如纤维蛋白原增加,细胞成分因素中如红细胞变形性减低而聚集性增强,红细胞内HbF升高,使细胞内粘度增加。白细胞,特别在急性白血病,尽管其“计数”变化不大,但是其分化程度低,变形性差,对血液流变学表现出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些材料提示,对于呈现“低粘”的恶性血液病,特别是急性白血病,应进一步对流变学的各个参数逐项分析,因为其中潜伏着诸多引起血液粘度增高的因素,这对我们观察临床上经常出现的肺水肿、栓塞或呼吸窘迫综合征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年龄与Casson粘度和Casson屈服值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人 43例为对象.观察了其 Casson粘度(CV)和 Casson屈服值(CY)与年龄的关系。结果提示;随着年龄的增长,CV逐渐升高,而CY在组无显著差异.我们认为,老年人CV高可能是心脑血管病的易患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卡森(Casson)粘度与卡森屈服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血液的流变特性遵从卡森方程。卡森粘度与卡森屈服值为方程的两个重要宏观参数,本文研究出卡森粘度的物理意义,即随着切变率的增加,血液表观粘度下降所应达到的下限值.同时给出锥板粘度计测定血液表观粘度可信性的判据,以及卡森粘度与卡森屈服值的推算方法.卡森粘度与红细胞变形性相关,卡森屈服值与红细胞聚集性相关。通过这两方面研究,有利于阐明疾病的血液流变学机理。  相似文献   
7.
环维黄杨星D对正常和心肌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鼠冠状动脉结扎5min后,血液流变学无明显变化.但30min后,出现明显异常,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升高。静脉注射环维黄杨星D(CVB-D)1.1mg·kg(-1)对正常大鼠血液流变学无明显影响,但明显抑制心肌缺血引起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有利于用改善心肌缺血。本文结果还提示,冠脉结扎所致的早期缺血性心律失常可能与血液流变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8.
本期重点报道肛门直肠疾病,所以有关肛裂、痔的治疗经验来稿较多。肛裂和痔是多发病和常见病,遵照本刊“实用”的宗旨,为使广大读者了解较多的治疗方法,仅将部分来稿的治疗部分摘要报道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院外科门诊自1979年以来采用内括约肌切侧位断术治疗肛裂360例,疗效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侧切方法一、手术步骤病人取俯卧臀高位,用阔橡皮胶吊带拉开两臀侧暴露肛门。手术者站在病人右侧,常规消毒铺洞巾。用1%普鲁卡因溶液做肛管部及距舡缘线后位约3cm皮下局部浸润麻醉,使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松弛向外移位,内括约肌下降到近肛裂位置。左手食指插入肛门内摸清肛门括约肌间沟和肥厚的内括约肌下缘,在左手食指肛内导引下,右手执11号三角尖刀,距肛缘线后位(相当截石位约6点钟)2.5cm,刀刃呈水甲位与体表平行,向肛管方向皮下刺入潜至相当齿线上  相似文献   
10.
Many studies have reported lhat a gnat number of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in biological system in the have "dation to bee abcals, espeCially oxygen and nitrogen-deriVed ones. Since abnolmal metabolism of fine "dcals in aide can result in damage of hssues and olgans as well as many other disonlersll'Zj, theresereh Of flee abcal scavenger has been a focus Of interest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a peat number ofstudies on supemtide dismutaSe (SOD), an Of-- be ladleal s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