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CD147分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组织CD147的表达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01和MMP-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streptavidin/peroxidase)染色方法检测11例RA患者受损关节软骨-血管翳接合部(CPJ)滑膜组织中CD147和MMP-1及MMP-2的表达,并与3例骨关节炎(OA)患者滑膜组织CD147和MMP-1及MMP-2的检测相对照。结果 3例OA滑膜组织CD147和MMP-1及MMP-2的表达均为阴性,而11例RA滑膜组织中均有CD147和MMP-1及MMP-2的表达。其中,表达CD147的细胞为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滑膜成纤维样细胞,表达MMP-1及MMP-2的细胞为滑膜成纤维样细胞。统计学分析表明RA滑膜细胞CD147的表达和MMP-1及MMP-2的表达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CD147在RA滑膜组织中表达增高,可能是导敏RA受损关节软骨、骨基质降解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类风湿关节炎(RA)-SCID小鼠模型,观察滑膜对软骨的侵蚀情况,为探讨RA滑膜侵蚀软骨机制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70只SCID小鼠,3~6周龄。无菌获得12例非关节炎患者正常关节软骨,修剪成约2 mm×2 mm×1 mm后备用。同时取10例RA患者(膝关节或髋关节)滑膜组织修剪成约3 mm×6 mm的小块(片),这些小块包裹软骨后共植入SCID鼠肾包囊处,4例骨关节炎(OA)患者滑膜及2例正常滑膜同样处理作对照。术后观察小鼠和移植物的一般情况,从第4周开始分批处死SCID小鼠并切除移植物,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病理分析。结果大部分滑膜及软骨在SCID小鼠体内存活,4周开始滑膜黏附并侵蚀软骨,12周后RA滑膜明显破坏软骨,移植物细胞浸润、软骨破坏与RA病理类似,OA滑膜轻微破坏软骨,而正常滑膜几乎不破坏软骨。结论RA滑膜植入SCID可成活并能侵蚀软骨,RA-SCID小鼠可作为人源化滑膜侵蚀软骨模型,在探讨机制特别是软骨破坏及治疗方面可能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笔者自1999年10月至2006年10月,采用经皮骨圆针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2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23足,男18例,21足;女2例,2足,其中双侧跟骨骨折3例。年龄21-54岁,平均37.5岁。损伤原因:高  相似文献   
4.
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386例(392髋)髋关节疾病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分别采用不同手术入路,并且于术前,术后2周、4周、8周、24周进行Harris评分,分析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前外侧入路组、外侧入路组、后外侧入路组、后侧入路组及小切口入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94%、97%、100%、100%。结论不同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有一定的影响。创伤小、对髋关节干预性较小的后侧入路及小切口手术入路是髋关节功能恢复较满意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膝关节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术后能否解除患者的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笔者对40例(46膝)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采用功能锻炼进行康复,以期进一步探讨术前术后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意义,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对40例(46膝)严重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人工膝关节置  相似文献   
6.
晚期强直性脊柱炎的全髋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全髋关节置换术作为髋关节严重病变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正在被广泛使用。晚期强直性脊柱炎的髋关节已经发生骨性强直或者接近骨性强直,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时具有一定的困难。自1998年1月~2003年3月,笔者对明确诊断的49例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9例均为确诊的晚期强直性脊柱炎男性患者,年龄28~56岁,平均42岁。其中38例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Harris评分43分(32~53分)。49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X线检查髋关节间隙消失,髋臼周围明显骨质疏松,35例完全骨性强直。根据Bath的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离培养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细胞、检测其表面标志及研究其对软骨的侵蚀特性。方法:取6例RA患者滑膜,分别采用组织块、胰蛋白酶消化及胶原酶、胰蛋白酶先后消化培养后,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培养细胞表面标记CD3、CD19、CD14、CD68、CD44、CD55、CD90及细胞内脯氨酰-4-羟基化酶(Prolyl-4-hydroxylase)的表达并与传统的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波形蛋白的表达相比较。并用SCID小鼠研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对软骨的侵蚀作用。结果:(1)3种方法均分离出FLS,胶原酶与胰蛋白酶先后消化法分离细胞所需时间少、获得的细胞数多、纯度较高。(2)第2代细胞与第3代细胞的均质性分别达90%及98%以上。(3)在第3~6代的细胞比较稳定,增殖活跃;第7代以后增长缓慢,逐渐老化。(4)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原代细胞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逐渐纯化,第3~6代CD90 细胞>98%,脯氨酰4-羟基化酶 细胞>98%;与免疫组化检测波形蛋白的表达相一致。(5)将第4~5代的细胞和软骨一起植入SCID小鼠,或单独注入SCID小鼠的膝关节,都可导致软骨的浸蚀性破坏。结论:以胶原酶与胰蛋白酶先后消化分离FLS,效果较好,CD90、脯氨酰4-羟基化酶可作为鉴定FLS的标志。用SCID小鼠可研究FLS对软骨的侵蚀特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386例(392髋)髋关节疾病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分别采用不同手术入路,并且于术前,术后2周、4周、8周、24周进行Harris评分,分析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前外侧入路组、外侧入路组、后外侧入路组、后侧入路组及小切口入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94%、97%、100%、100%。结论不同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有一定的影响。创伤小、对髋关节干预性较小的后侧入路及小切口手术入路是髋关节功能恢复较满意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MRI与X线平片在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4个膝关节行MRI与X线检查 ,13例进行了MRI增强扫描。结果 MRI显示 34个膝均存在骨破坏 ,2 1个膝骨硬化 ,2 2个半月板有信号改变 ,15个膝关节软骨信号改变 ,10个膝胫骨移位 ,8个膝后交叉韧带拉直 ,13例MRI增强扫描显示血管翳附着、滑膜增殖和关节积液。X线显示 1个膝有骨破坏 ,11个膝伴骨硬化 ,16个膝关节间隙狭窄 ,8个膝胫骨移位。结论 MRI诊断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切除术治疗的中、远期变化。方法:对1994年4月至1996年5月40例膝关节,RA诊断明确,滑膜肿胀大于4个月,关节间隙无明显狭窄,抗风湿及穿刺封闭灌洗治疗无效的RA患者行滑膜切除术,并进行为期5a~11a的随访观察。结果:40例患者中,34例膝关节无肿胀疼痛,6例关节术后2个月~6个月复发肿胀。经关节镜刨削2例、经关节冲洗、封闭治疗4例,经治疗后关节肿胀消失,随访X线片示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硬化及囊性变。结论:RA并滑膜炎早期手术治疗,可有效阻断病变发展,防止关节病损,但部分病例可继发骨性关节炎改变,考虑与关节腔内营养基质改变,软骨退变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