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顺行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顺行髓内钉固定治疗4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放射线曝露时间,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时间50~120(85.00±19.71)min,术中出血量100~400(250.00±75.11)ml,放射线曝露时间10~50(30.00±10.44)min。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24(16.60±3.1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5~24(17.68±2.59)周。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未发生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闭合复位顺行髓内钉固定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有利于骨折愈合的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四肢骨折术后内固定断裂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术后内固定断裂的原因与治疗。方法对13例四肢骨折术后内固定断裂治疗结果进行随访分析。结果13例均获随访,随访14—22个月,本组治疗患者骨折均获良好愈合,关节功能得到改善。结论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及时植骨、术后早期合理功能锻炼是预防术后内固定断裂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3.
MC+PEEK融合器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一种单独使用无前方钢板的MC+PEEK融合器在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颈椎间盘突出症44例采用椎间盘摘除,应用该融合器内植自体髂骨行椎间融合术,以术后X线片和JOA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本组获随访6~40个月,平均26个月,植骨融合时间平均4.5个月,术后3d和3、6、12、18、24、36个月复查X线片未见融合器松动和移位,病变椎间隙高度恢复正常,未出现相关内固定并发症,JOA评分由术前平均10.20分恢复到术后平均16.30分.结论 采用此融合器无需使用前方钢板,手术创伤小,避免了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以及免疫浊度法测定89例CHF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者血浆BNP以及血清CRP浓度。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方案对CHF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结果 CHF患者的血浆BNP及血清CRP浓度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NYHA心功能Ⅰ~Ⅳ级血浆BNP及血清CRP浓度逐渐升高,NYHA各级之间各自的BNP浓度、CRP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及血清CRP水平与NYHA分级间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与BNP,r=0.835,P<0.01;与CRP,r=0.776,P<0.01)。结论 CHF患者血浆BNP及血清CR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可以准确评价心功能,可作为临床诊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判断CHF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刺激对兔脊髓损伤(SCI)后脊髓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并与甲基泼尼松龙(MP)进行比较.方法 125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25只)、SCI组(25只)、迷走神经刺激组(STM组,25只)、MP组(25只)和STM+ MP组(25只).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制作兔脊髓损伤模型,STM组及STM+ MP组于脊髓损伤后接受右侧颈迷走神经电刺激(5V、2 ms和1 Hz,持续20min).术后1、4、8、12、24 h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及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各组脊髓组织中TNF-α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结果 与SCI组相比,STM组、MP组、STM+ MP组的脊髓组织中TNF-α蛋白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其中STM+ MP组降低最为显著;与SCI组和STM组相比较,在各个时间点MP组和STM+ MP组的TNF-α mRNA水平下降明显.结论 述走神经刺激可降低兔急性脊髓损伤的促灸因子TNF-α蛋白水平,其效果接近于MP,且在抑制TNF-α蛋白表达方面与MP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1例患者在C形臂透视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术前术后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椎体高度的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手术均成功,所有患者疼痛明显缓解,NRS术前5-8分降为术后48 h 0-1分,术后3个月0-1分,NRS评分与病椎前缘高度术前术后差异统计学意义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迅速缓解患者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章小军  丁晓美 《中外医疗》2010,29(12):168-168
目的探究胶体金试纸条与ELISA法检测HBsAg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胶体金试纸条与ELISA法检测360份标本中的HBsAg,并对阳性率进行比较,然后将强阳性的10份标本作倍比稀释,观察2种检测方法灵敏度的差异。结果2种方法的阳性率之间无显著差异,ELISA法灵敏度较胶体金试纸条灵敏度高。结论2种方法皆是检测HBsAg的良好方法,胶体金试纸条法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急诊及健康人群的筛查,ELISA法适用于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UPASSⅡ脊柱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Magerl A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18例单纯性胸腰椎骨折(无神经功能损害)患者进行UPASSⅡ脊柱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记录围手术期参数(指标),对术前和术后的脊柱后凸角度和椎体高度等影像学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手术时间为54~95(64±8.2)min,术中出血为37~90(45±16)ml。无神经损伤及其它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5(8.4±2.1)个月。术前Cobb角度为6.9°~19.5°(13.5°±3.9°),术后为2.0°~8.7°(5.1°±2.8°),末次随访时为3.6°~10.1°(7.2°±2.4°),平均丢失2.1°±0.9°,脊柱后凸畸形平均纠正6.3°±2.2°。术前椎体高度为37%~72%(57.8%±10.9%),术后即刻为76.5%~100%(91.7%±6.9%),末次随访时为68%~97%(88.2%±7.4%)。VAS评分:术前为7~10(8.9±0.9)分,术后1周为1~5(2.5±1.7)分,末次随访时为0~3(1.8±1.0)分。结论 UPASSⅡ脊柱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可用于治疗Magerl A型、脊柱载荷评分≤6分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性好,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效果满意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血浆BNP检测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评价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及心功能分级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测定89例CHF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者血浆BNP浓度。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方案对CHF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结果血浆BNP诊断CHF临界值为111.7pg/ml,灵敏度88.16%,特异性94.29%;CHF组血浆BNP浓度为574.3±176.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66.7±17.5pg/ml,P<0.05。CHF患者NYHA心功能Ⅰ级到Ⅳ级血浆BNP逐渐升高,各级之间BNP浓度比较,P<0.05;血浆BNP水平与NYHA分级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835,P<0.001。各级NYHA分级CHF患者经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P<0.05。结论 CHF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血浆BNP可以准确评价心功能,可作为临床诊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判断CHF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 对26例小儿股骨干骨折保守和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6例股骨骨折于4~8周临床愈合.行牵引或手法复位后用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的12例患者均达功能复位.手术治疗14例,无发生切口感染及骨感染现象.患肢功能优21例;良4例;差1例.结论 儿童股骨干骨折应根据其年龄及骨折特点采取保守或手术治疗,对手术治疗者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