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数字化三维重建正常中国人桡骨小头大体形态,测量解剖参数,为选择、设计假体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对45例正常中国人进行单侧肘关节CT扫描,利用Mimics 10.0软件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来测量桡骨小头的解剖形态,并与国外相关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桡骨小头的形状和大小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各形态参数接近正态分布,桡骨小头冠状面最大直径平均(22.34±2.46)mm,髓内冠状面直径平均(9.04±1.50)mm,桡骨小头矢状面最大直径平均(22.63±2.50)mm,髓内矢状面直径平均(9.34±1.51)mm,颈于角平均166.80°±2.20°,头颈长平均(18.71±2.44)mm.身高与桡骨小头直径成正相关(P<0.05). 结论测量所得桡骨小头解剖资料与欧美人种的桡骨小头解剖存在差异,应对进口假体适当改进,以提高疗效.三维数字化重建对解剖学测量和定制假体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鹿瓜多肽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术后常规功能锻炼,常规应用抗生素,未予任何促进骨折愈合药物。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应用鹿瓜多肽注射液12 ml,加入250~500 ml生理盐水静滴,15日为一疗程,每个患者治疗2个疗程。对比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肿胀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第1、3、57、d的NP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至第14 d两组疼痛NP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Ⅰ度、Ⅱ度和Ⅲ度肿胀的消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鹿瓜多肽可促进桡骨远端骨折肿痛消退,利于早期肢体功能康复锻炼,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3.
因膝部外伤致交叉韧带损伤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应用膝关节镜对损伤的交叉韧带进行重建,手术具有对机体组织损伤小,术后康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髌上入路、髌下正中和髌下旁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采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36例,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髌上入路组、髌下正中入路组和髌下旁入路组。髌上入路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5~53(37.8±11.4)岁;AO分型A型4例,B型4例,C型4例。髌下正中入路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9~56(35.6±10.0)岁;AO分型A型3例,B型4例,C型3例。髌下旁入路组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21~58(36.6±10.0)岁;AO分型A型4例,B型6例,C型4例。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36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18(15.0±3.0)个月。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髌上入路组与髌下正中、髌下旁入路组比较,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及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髌下入路组和髌旁入路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髌上入路、髌下正中入路和髌下旁入路组Lysholm评分分别为(87.5±7.5)分、(78.2±6.7)分和(77.4±6.3)分,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髌上入路组与其他两组在下蹲、爬楼梯、疼痛及总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髌下正中入路组与髌下旁入路组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便于骨折复位和膝关节功能恢复,髌下正中入路和髌下旁入路有利于进钉点显露。3种入路各有优缺点,术者可结合自身经验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FNA-Ⅱ微创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FNA-Ⅱ治疗组84例,Gamma钉治疗组84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时间、术后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大腿疼痛发生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间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Gamma钉组相比,FNA-Ⅱ组手术时间[(47.8±11.3)min]和术中X线暴露时间[(2.1±0.89)min]短,术中失血量[(59±14.7)ml]、住院天数[(6.1±1.2)d]和大腿疼痛发生率(2.4%)少(P〈0.05)。结论PFNA-Ⅱ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问骨折,具有微创,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治疗策略.方法 对27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治疗失败后共计16例患者,依据失败后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统计其治疗结果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其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例患者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经10个月至3年的随访并摄X线片复查,结果均未发生各种并发症,骨折全部愈合.患者在初次手术前,PFNA内固定判定失败后,再次治疗后半年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47,P=0.000).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失败的类型多样,在其失败后的治疗策略上应根据其具体的失败类型,是否影响PFNA固定效果和股骨转子间骨折愈合的进程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脱花煎合救母丹加减治疗产后胎膜残留的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后胎膜残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脱花煎合救母丹加减治疗,对照组予米非司酮治疗。结果:两组产后72 h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1周治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清宫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脱花煎合救母丹加减治疗产后胎膜残留有显著疗效,可减少清宫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72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随访6个月后按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 手术时间35~95 min,平均55 min;术中出血量20 ~200 ml,平均85 ml.术后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5.6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4.5周,患髋关节活动功能良好.结论 应用PFNa操作简单,适合微创操作,刨伤少,内固定可靠,是一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特别是不稳定性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4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不同性别、肥胖、骨折类型、骨质疏松、术中骨折复位、股骨头钉尖顶距(TAD)患者的内固定失败的发生情况,并统计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243例患者获10个月至3年的随访并摄X线片复查.共有13例PFNA内固定失败.肥胖、不稳定性骨折、TAD≥25 mm及术中骨折复位欠佳患者的内固定失败率[分别为8.5%(12/141)、7.8%(12/153)、18.5%(5/27)、26.1%(6/23)]与不肥胖、稳定性骨折、TAD <25 mm及术中骨折复位良好患者[分别为1.0%(1/102)、1.1%(1/90)、3.7%(8/216)、3.2%(7/2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肥胖、不稳定性骨折、TAD≥25 mm以及术中骨折复位欠佳是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失败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选择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应尽量避免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