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FHR)对于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自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5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PFNA组(n=26)与BFHR组(n=27),对比2组患者的病例基线资料、围术期资料、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短期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2组患者病例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FNA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总显性失血量低于BFH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HR组患者的卧床时间、卧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FNA组,术后2周和1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PFNA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术耐受力较好,术中风险较小的患者采取BFHR术式,以缩短卧床时间,降低卧床相关并发症;对于手术耐受力较差,术中风险较高的患者,可选择PFNA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53蛋白乳酸化修饰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人结肠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经HE染色确认病理形态后,通过乳酸测定试剂盒检测组织与结肠癌细胞HCT116乳酸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乳酸化水平和p53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结肠癌组织中的乳酸化和p53蛋白定位,免疫共沉淀检测组织与HCT116细胞中p53蛋白的乳酸化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HCT116细胞中p53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在内源性乳酸介导HCT116细胞的p53蛋白乳酸化修饰以及乳酸抑制剂草氨酸钠抑制p53蛋白乳酸化修饰后,采用CCK-8法检测HCT116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法检测HCT116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人结肠癌组织中乳酸化水平和p53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并且存在明显的p53蛋白乳酸化修饰。内源性乳酸介导HCT116细胞中p53蛋白乳酸化修饰后,在抑制p53入核的同时促进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结论:乳酸化p53蛋白通过抑制p53的入核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相似文献   
3.
自 1999年 3月以来 ,笔者应用脉络宁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炎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将治疗结果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9例色素性紫癜性皮炎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2 8例 ,对照组 2 1例。治疗组男 2 1例 ,女 7例 ;年龄 3 8~ 70岁 ,病程 3个月~ 3年。对照组男 12例 ,女 9例 ;年龄 3 7~ 65岁 ,病程 5个月~ 1年。全部皮肤损害均为双侧小腿出现对称性棕褐色或铁锈色样不规则的斑片 ;之间均有典型的“辣椒粉”样的小点和色素沉着 ,均有不同程度的瘙痒。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脉络宁注射液 (南京金陵药厂生产 ) 2 0mL ,加于 5…  相似文献   
4.
复方丹参静滴治疗银屑病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 1998年 3月— 2 0 0 2年 3月 ,笔者将甲襞微循环检查异常的 3 2例银屑病患者予复方丹参静滴治疗 ,并在治疗前后作了甲襞微循环观察 ,现将治疗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2 6~ 42岁 ,病程 6个月~ 5年 ;其中寻常型 3 0例 ,皮肤成点滴状者 5例 ,地图状者 12例 ,钱币状及斑块者 13例 ,红皮病型银屑病 2例 ,其中 12例系曾经抗肿瘤药物治疗又复发者。1 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 2 0mL加入 5 %葡萄糖液 5 0 0mL ,1次 /d静脉点滴 ,15d为 1个疗程观察效果及复查甲襞循…  相似文献   
5.
在人体头部颅底蝶骨体的垂体窝里安居着一个豌豆大小的内分泌器官,这就是脑垂体。在众多的分泌腺中,它不但自身分泌很多激素类物质,还能调节和控制其它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的活动,因此,它被誉为人体内分泌腺的“头领”。医学生理学上把内分泌激素发挥作用的某一个具体的组织器官称为“靶器官”。脑垂体不但有自己专门发挥作用的组织器官,而且有些内分泌腺还是它的“靶器官”。目前所知,它能分泌出8种不同的激素,这些激素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长素:是脑垂体中的腺垂体部分的“专利”产品,是分泌量最大的一种具有特…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关节镜下单纯内引流术与联合囊壁切除术的近期疗效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方法以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腘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6例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试验组行关节镜下腘窝囊肿内引流术联合囊壁切除,对照组行关节镜下腘窝囊肿内引流术。排除未获得完整随访及术后因其他疾病接受手术者,最终试验组26例、对照组27例纳入研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病程、腘窝囊肿最大直径及分级、合并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腘窝淤斑持续时间、小腿中段后方压痛持续时间;术后1 d及1、2周测量小腿周径,计算观测时间点与术前差值;术后1周采用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术后1年行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MRI检查腘窝囊肿是否消失或减小,并测量其最大直径。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4个月,平均12.5个月。试验组手术时间、腘窝淤斑持续时间、小腿中段后方压痛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延长,术后1 d及1、2周小腿周径差值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下肢彩超检查发现,试验组术后2例发生肌间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无下肢血栓形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6)。术后1年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试验组0级16例、1级6例、2级4例,对照组为0级17例、1级4例、2级6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72,P=0.078)。MRI检查示,试验组9例(34.62%)、对照组13例(48.15%)仍有残余囊肿,最大直径均未超过2 cm;两组其余患者囊肿均消失,随访期间无复发。两组囊肿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93,P=0.852)。结论与关节镜下单纯内引流术相比,联合囊壁切除术治疗腘窝囊肿近期疗效无明显提升,且手术时间延长,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腘窝囊肿关节镜下改良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5月症状性腘窝囊肿39例,术前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0级0例,Ⅰ级11例(28.2%),Ⅱ级23例(59.0%),Ⅲ级5例(12.8%)。先行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全关节滑膜切除或骨性关节炎关节清理术,经后内侧入路切除单向瓣膜结构,仅清扫囊壁内侧滑膜层及纤维分隔,保留囊肿外壁。术后随访18个月以上。结果术后未见血管损伤等并发症。31例得到随访,平均22.4月(18~26个月)。末次随访时,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0级20例(64.5%),Ⅰ级7例(22.6%),Ⅱ级4例(12.9%),Ⅲ级0例。复查MRI,18例(58.1%)囊肿完全消失,13例(41.9%)囊肿残留,较术前减小(64.7±11.3)%(49.1%~80.6%),未见复发。结论腘窝囊肿关节镜下改良切除术在内引流术基础上仅行囊肿内层滑膜及纤维分隔清扫,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近端形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THA)治疗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术后股骨近端形态改变,分析是否存在差异及其表现形式.方法:2014年1月至12月同一手术组连续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行THA治疗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股骨颈骨折患者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龄44~83岁,平均(66.18±11.47)岁;股骨头坏死患者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19~68岁,平均(51.91±11.76)岁.测量THA术后股骨高度,Offset,截骨位置和调整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患者获得测量,行THA治疗后,股骨颈骨折病例较股骨头坏死病例有更低的股骨高度,更小的Offset,更低的截骨位置,并发现了3种低位截骨后的调整方式.结论:股骨颈骨折行THA手术,有产生低截骨、较小Offset的可能,因低位截骨而进行的调整可能会对近远期疗效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天下午,我们正在急诊室值班,前几天因磺胺药过敏引起药物性皮炎,在观察室输液治疗过的小刘被家人气喘吁吁地用担架抬了进来。给小刘做全身检查时,发现小刘虽然全身一点也不能动,但神志清楚,回答问题也很准确,对他自己发病的经过记忆清楚。这说明瘫痪症状不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其体温、血压、呼吸、脉搏这些生命体征完全正常,心、肺、肝、脾也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也完全正常。根据这些情况我们初步判断他是发生了“弛缓性瘫痪”。为了进一步查出病因,我们又给他做了心电图和血清钾的检测,结果血清钾数值明显低于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pen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OW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采用OWHTO治疗的61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男14例,女47例;年龄44~60岁,平均52.8岁。体质量指数为19.1~34.7 kg/m2,平均25.3 kg/m2。左膝27例、右膝34例。病程1~9年,平均5.3年。骨关节炎分期:Ⅱ期33例,Ⅲ期28例。术前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为(56.0±3.7)分,行走时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4.6±1.0)分。结果手术时间为49~85 min,平均66.5 min;切口长度为10~13 cm,平均11.0 cm;总显性失血量为80~210 m L,平均139.1 m L;术后卧床时间为1~10 d,平均4.7 d。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3个月。术后3个月X线片测量示胫骨平台负重区为60.3%~66.8%,平均63.4%。术后3、6个月,膝关节HSS评分分别为(79.1±4.2)、(85.3±3.1)分,VAS评分分别为(1.7±0.7)、(0.6±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W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力线纠正理想,并发症较少,但应注意术前需要精确测量术中张开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