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痛风石导致腰椎管狭窄症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超  廖烨晖  唐强  马飞  钟德君 《中国骨伤》2018,31(8):779-782
正患者,男,26岁,因"腰骶部疼痛麻木不适7个月,加重伴间歇性跛行2个月"入院。患者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疼痛麻木,久坐或站立时加重,平卧休息可缓解,但长期保持一种姿势仍可出现腰骶部疼痛加重,疼痛无昼夜差异;不伴双下肢放射性疼痛及麻木,无夜间潮热盗汗,患者遂于我院及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止血海绵覆盖治疗腰椎后路减压术中硬膜囊撕裂导致显性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硬膜囊撕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后路腰椎手术治疗的1896例患者资料(初次手术1850例,翻修手术46例),术中发现硬膜囊撕裂86例(初次手术78例,翻修手术8例),其中男35例,女51例,年龄18~72(53.8±8.3)岁,所有硬膜囊破口术中均行缝合修补。根据是否适用止血海绵覆盖分为两组,A组(46例)术中使用止血海绵覆盖硬膜囊联合明胶海绵加压处理缝合后的硬膜囊破口,B组(40例)术中常规皮下深筋膜覆盖硬膜囊联合明胶海绵覆盖加压处理缝合后的硬膜囊破口。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疾病类型、手术时间、硬膜囊撕裂长度、术中失血量,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及其每日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起床活动时间、术后脑脊液漏早期并发症情况。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患者末次随访均复查腰椎MRI,观察术后脑脊液漏远期并发症,是否形成硬膜囊假性囊肿或脑脊液窦道形成。结果 :A组与B组之间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术中硬膜囊撕裂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15.2%(7/46)低于B组35.0%(14/40),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中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3.5±1.3d)及平均每日脑脊液引流量(125.0±59.3ml)明显低于B组(10.5±2.1d;329.0±103.1ml),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中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患者起床活动时间7.5±1.6d,B组为14.5±2.2d,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A组出现低颅压性头痛(2/7)、切口渗漏不愈(0/7)、切口感染(0/7)等早期脑脊液漏并发症低于B组(8/14、2/14、1/14)(P0.05)。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患者术后随访复查腰椎MRI,A组未见明确硬膜外脑脊液囊肿或皮下窦道形成,B组存在硬膜外脑脊液囊肿1例,无皮下脑脊液窦道形成。结论:应用止血海绵覆盖硬膜囊治疗后路腰椎减压术中硬膜囊撕裂导致的显性脑脊液漏有效,可减少脑脊液漏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引流量,降低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早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内固定术后发生迟发性深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像学变化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2月~2018年12月在我科行颈椎前路内固定手术的1896例患者资料,其中7例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深部感染(首次感染发生时间术后30d),院外转入1例。收集8例颈前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深部感染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术中情况;记录发生迟发性深部感染的间隔时间、体温、炎性指标、临床表现;分析迟发性深部感染患者的颈椎X线片、CT三位重建及MRI影像资料。结果:我院颈前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深部感染的发生率为0.37%(7/1896),发生迟发性感染的平均间隔时间为术后16个月(3~39个月)。7例(87.5%)合并内科基础疾病,其中糖尿病4例,高血压病2例,糖尿病+高血压病1例,糖尿病在所有合并症中占71.4%。术中失血量平均258ml(80~500ml),手术平均时间166min(95~260min)。颈痛是迟发性感染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生率为100%;其次为吞咽困难(50%,4/8)、切口窦道形成(25%,2/8)、神经损害(25%,2/8)以及发热(12.5%,1/8)。颈前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患者炎性指标升高不明显,细菌学培养阳性率为12.5%(1/8)。颈椎MRI显示,8例(100%)患者存在椎体信号改变(T2加权高信号,T1加权低信号),7例(87.5%)患者伴椎前脓肿形成,4例(50.0%)感染累及手术节段椎间隙或邻近椎间隙。颈椎X线片及CT三维重建提示,5例(62.5%)患者出现融合节段椎间隙或邻近感染椎间隙塌陷,4例(50%)出现下颈椎后凸或邻近节段的局部后凸畸形,2例(25.0%)出现螺钉松动移位。结论:颈痛是颈椎前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深部感染常见非特异性表现,常合并吞咽困难和(或)切口窦道形成及神经损害,较少存在发热和感染指标升高,且细菌学培养阳性率较低;结合颈椎MRI或CT可进一步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全内镜技术治疗75岁以上高龄节段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采用全内镜技术治疗12例高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75~88岁,平均(81.5±6.5)岁,其中经椎间孔入路7例,经椎板间入路5例。术后第2天复查腰椎CT或MRI评估椎管减压的情况。记录术前、术后1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差异;参照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2例顺利完成手术,无永久性神经损伤、感染等手术并发症发生,1例出现术后脑脊液漏出现低颅压性头痛,术后4天明显缓解;手术时间45~125 m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量(45.5±14.5) ml,住院时间4~7天,平均5.5天。所有纳入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18±6)个月。腰腿痛VAS评分术前为(7.50±1.50)分,术后第1天为(2.50±0.50)分,术后3个月为(2.00±1.00)分,术后6个月为(1.80±0.50)分,术后12个月为(1.50±0.50)分;ODI术前为(54.50±15.50)分,术后第1天为(22.00±14.50)分,术后3个月为(19.50±10.50)分,术后6个月为(13.50±9.00)分,术后12个月为(10.50±8.50)分。术后各时间随访VAS及ODI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acNab疗效评价:优4例(33.3%),良6例(50.0%),可2例(17.7%),无差评,总体优良率为83.3%(10/12),患者性别、年龄、术前VAS评分、ODI功能指数及全内镜入路与改良MacNab结果无相关性(P0.05),而术前腰腿痛病程及临床症状特点与改良MacNab结果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经皮全内镜技术能够明显减少手术创伤及风险,维持脊柱稳定性,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治疗费用;是治疗75岁以上高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颅底凹陷症患者枕颈融合术中枕颈角(OC2A)和后枕颈角(POCA)的选择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行枕颈融合术的颅底凹陷症(BI)患者42例;男性15例、女性27例,年龄47.6±10.7岁,身高164.8±11.5cm,体重61.5±8.8kg,体重指数(BMI)22.6±3.1kg/m2;合并寰枕融合13例、寰椎发育不良8例、齿状突畸形5例、寰枕融合+Klippel-Feil(K-F)综合征16例。根据性别和年龄基线匹配纳入84例健康体检者;男30例,女54例,年龄50.6±9.5岁,身高166.1±12.4cm,体重63.8±9.6kg,BMI 22.1±3.9kg/m2。测量健康人群OC2A和POCA,BI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OC2A、POCA和下颈椎前凸角(CSA),以及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下颈椎椎间盘和椎体高度比(S值)。获得健康组OC2A和POCA的均值和95%置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s,95%CI),根据术后即刻OC2A和POCA选择是否在健康人群95%CI,将BI患者分为正常角度组(OC2A和POCA均在健康人群95%CI)和非正常角度组。获得两组患者术后即刻OC2A和POCA与术前的差值(d-OC2A和d-POCA);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疼痛视觉评分(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以及末次随访时下颈椎前凸角丢失度数(dCSA)和S差值(dS)。结果:健康人群OC2A和POCA值分别为14.8°±4.5°和108.1°±8.6°,95%CI分别为8.6°~21.1°和91.2°~121.8°。BI患者术前的OC2A、POCA和CSA分别为5.6°±4.3°、123.8°±10.4°和25.7°±9.5°。BI患者中,正常角度组(n=26)术后即刻OC2A和POCA分别为12.9°±3.2°,111.9°±7.2°,非正常角度组(n=16)术后即刻OC2A和POCA分别为6.1°±2.4°和120.4°±9.4°。正常角度组d-OCA和d-POCA分别为10.6°±3.5°(6.5°~18.8°)和-8.8°±5.2°(-24.0°~5.5°),非正常角度组d-OCA和d-POCA分别为3.8°±4.1°(-4.5°~9.5°)和-6.4°±4.2°(-18.0°~7.8°),两组之间术后即刻OC2A、POCA以及d-OC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正常角度组患者末次随访VAS评分、JOA评分和NDI优于正常角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非正常角度组dCSA和dS值低于正常角度组(P<0.05)。结论:BI患者术前OC2A和POCA与正常人群存在差异,基于患者术前OC2A和POCA的基础值,术中OC2A选择低于正常范围更接近此类患者术前的枕颈区和下颈椎的生物力学环境,可减少术后下颈椎代偿性的异常活动和退变,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超声是一种无创和安全的治疗技术,对于多数神经病理性疼痛疾病具有一定疗效。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世界公认较难治疗的疼痛综合症之一,病程长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认知、情绪和社会功能等。近年来随着研究不断开展,超声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上有着很大的潜力。对超声治疗可能的生物物理机制和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应用研究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8.
文题释义:颅底凹陷症:一种复杂的颅颈交界区骨性结构畸形,多表现为齿状突向后、向上陷入枕骨大孔平面,压迫脑干及脊髓,且多合并寰枢椎脱位、寰枕融合、Kleip-Feil 畸形、Chiari 畸形等相关情况。在X射线平片上可观测到齿状突超过Chamberlain氏线(枕骨大孔后缘至硬腭后缘间联线)≥5 mm。 背景:颅底凹陷症患者枕颈融合术中枕颈区固定角度的选择不合理时,将降低临床疗效,加速下颈椎退变。 目的:测量健康成人枕颈角和后枕颈角,分析颅底凹陷症枕颈融合术中枕颈角和后枕颈角选择对术后临床疗效和下颈椎前凸角丢失的影响。 方法:根据性别和年龄纳入150例健康成人(健康组),男女各75例,20-69岁分为5个年龄组,每组15例。由3名主治以上脊柱外科医师测量每一例健康成人的枕颈角和后枕颈角,对两参数进行组内相关系数分析证明其一致性后,结果取均值,获得正常人群两参数的均值和95%CI。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行枕颈融合术的颅底凹陷症患者42例(畸形组),根据术后行走即刻枕颈角和后枕颈角是否在健康组95%CI内分为理想角度亚组和非理想角度亚组,测量两亚组患者术前、术后行走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枕颈角、后枕颈角和下颈椎前凸角;记录两亚组患者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以及末次随访下颈椎前凸角丢失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健康组150例志愿者枕颈角、后枕颈角分别为(14.5±3.7)°、(108.2±8.1)°,95%CI分别为7.2°-21.8°及92.3°-124.0°;而且枕颈角与后枕颈角之间存在负相关(r=-0.386,P < 0.001);②42例颅底凹陷症患者术前枕颈角(5.6±4.3)°明显小于健康组(P < 0.001),而后枕颈角(123.9±10.4)°、下颈椎前凸角(25.7±9.5)°显著大于健康组(P < 0.001);③42例颅底凹陷症患者中,理想角度亚组(26例)术后行走即刻枕颈角和后枕颈角固定在理想角度范围(健康组的95%CI内);非理想角度亚组(16例)枕颈角和后枕颈角固定选择不在健康组95%CI,其中14例(87.5%)患者枕颈角低于7.2°(健康组95%CI的下限值),2例(12.5%)后枕颈角高于124.0°(健康组95%CI的上限值);④两亚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 0.05);理想角度亚组患者末次随访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高于非理想角度亚组,但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低于非理想角度亚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⑤同时理想角度亚组患者下颈椎前凸角丢失度数(4.0±6.8)°明显大于非理想角度亚组(-1.6±3.9) °(P < 0.05);⑥提示颅底凹陷症患者枕颈区和下颈椎生物力学平衡状态有别于正常健康人群;因此在枕颈融合术中不建议强行将枕颈角和后枕颈角固定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固定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将降低患者临床疗效,加速下颈椎前凸角的丢失。 ORCID: 0000-0002-4781-6918(杨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观察颅底凹陷症(basilar invagination,BI)患者枕颈融合(occipito-cervical fusion,OCF)术后枕颈角(occipito-C2 angle,OC2A)的变化,分析术后OC2A变化值与OC2A术中矫正值的相关性以及对术后下颈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OCF手术治疗的30例原发性B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49.0±12.2岁(29~71岁)。固定节段:C0-C2 20例,C0-C3 8例,C0-C4 2例。在患者术前和术后7d、3个月、6个月、1年、2年时的标准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OC2A,在术后7d和术后2年时测量下颈椎椎间盘与椎体高度比(S值)、下颈椎前凸角(C2-C7角)、C4椎体中心至McGregor线垂直距离(the occiput-C4 distance,OC4D)、寰齿前间隙(atlas-dens interval,ADI)以及斜坡椎管角(clivus-canal angle,CCA)。计算术后7d与术前OC2A的差值,记为OC2A术中矫正值;计算术后2年与术后7d OC2A、S值、C2-C7角、OC4D、ADI、CCA的差值,分别记为OC2A术后丢失值、ΔS值、ΔC2-C7角、ΔOC4D、ΔADI、ΔCCA。Pearson相关分析法研究OC2A术后丢失值与OC2A术中矫正值、ΔS值、ΔC2-C7角、ΔOC4D、ΔADI、ΔCCA 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前OC2A为5.4°±7.2°,术后7d、3个月、6个月、1年、2年OC2A分别为15.8°±5.6°、13.5°±4.5°、12.4°±4.7°、11.6°±4.6°、11.2°±5.1°,术后1年与2年随访OC2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随访时间点OC2A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和2年的S值为0.469±0.034、0.436±0.042,C2-C7角为16.5°±8.4°、10.9°±6.7°,OC4D为6.14±0.63cm、5.31±0.55cm,ADI为2.37±0.85mm、3.18±0.92mm,CCA为141.4°±21.1°、132.6°±17.5°,术后2年均较术后7d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2A术中矫正值为10.4°±9.9°,OC2A术后丢失值、ΔS值、ΔC2-C7角、ΔOC4D、ΔADI、ΔCCA分别为4.6°±4.2°、-0.033±0.018、-5.6°±5.2°、-0.83±0.48cm、-0.81±0.67mm、-8.8°±18.4°。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OC2A术后丢失值和术中矫正值呈强负相关(r=-0.699,P<0.001),与ΔC2-C7角、ΔS值、ΔOC4D、ΔADI、ΔCCA 均呈正相关(r=0.429,r=0.413,r=0.347,r=0.296,r=0.675;P<0.05)。结论:BI 患者术中OC2A矫正值越大,术后OC2A丢失越多,术后1年OC2A丢失趋于稳定;且OC2A丢失过多易造成下颈椎曲度发生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测量退变性和峡部裂性L5/S1滑脱患者的L5椎弓根形态学参数,比较两者的差异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L5/S1滑脱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峡部裂性L5/S1滑脱119例(IS组),退变性L5/S1滑脱45例(DS组),同时选取164例无腰椎滑脱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对照组(NS组)。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图像上测量三组患者L5椎弓根的形态学参数,包括椎弓根长度(PL)、椎弓根螺钉轨迹长度(PSTL)、椎弓根宽度(PW)、椎弓根高度(PH)和椎弓根内倾角度(PCA);在腰椎站立中立侧位X线片上测量L5椎体的滑移距离,并计算滑移百分比。比较三组患者L5椎弓根形态学参数的差异,分析形态学参数与滑移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性别比、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BMI)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各参数左右侧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合并统计。IS组的PL、PSTL、PW、PH和PCA分别为14.4±2.1mm、48.3±4.2mm、13.6±2.1mm、9.6±1.5mm和29.7°±5.3°;DS组分别为16.2±1.6mm、49.8±3.3mm、11.3±1.9mm、9.7±1.7mm和23.3°±6.5°;NS组分别为15.1±1.7mm、48.5±3.5mm、12.7±1.9mm、10.8±1.3mm和27.3°±4.7°。DS组的PL、PSTL显著性大于IS组(P<0.05),PW和PCA显著性小于IS组(P<0.05),PH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IS组PL、PW、PH、PCA与NS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STL与NS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S组的PL、PSTL、PW、PH和PCA与NS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IS组的滑移距离(11.2±2.7mm)和滑移百分比[(29.1±10.9)%]大于DS组[8.8±2.4mm、(24.4±8.4)%](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S组患者L5椎体滑移百分比和L5椎弓根各参数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DS组患者L5椎体的滑移百分比与PL呈正相关(r=0.640,P=0.0001),与PW(r=-0.510、P=0.0001)和PCA(r=-0.405、P=0.006)呈负相关,与PSTL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两类滑脱患者滑移椎体椎弓根形态学存在差异,峡部裂性L5/S1滑脱患者的L5椎弓根形态呈“展、短、粗”,退变性L5/S1滑脱患者的L5椎弓根形态呈“收、长、细”。提示两类滑脱患者在椎体滑移发展中椎弓根存在差异性应力重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