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6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诱导酶的产生和分布情况。并分析产酶特性和耐药表型的相关性。方法:用纸片扩散确证法和相邻纸片法对104株阴沟肠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诱导酶的检测,用VITEK全自动药敏分析系统和K-B琼脂扩散法检测其对2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104例阴沟肠杆菌中,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株77株,占74%,诱导酶阳性株26株,占25%,13株两种酶同时阳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株主要集中在几个病区,诱导酶阳性株则无此倾向,104株菌对多种怀素高度耐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产诱导酶株的耐药率反而低于非产酶株。结论:阴沟肠杆菌产酶情况和耐药性均十分严重。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菌株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酶株对三代头孢的体外敏感试验不能正确反映临床的治疗效果。实验室应加强阴肠杆菌产酶情况的检测,治疗产酶阴沟肠杆菌引起的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其次为舒普深,任何情况下应避免使用三代头孢。  相似文献   
2.
偶氮胂III检测血清镁试剂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一种快速、灵敏、稳定性好的检测试剂盒 ,用于血清镁测定。方法 :用国产试剂偶氮胂Ⅲ作显色剂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镁。结果 :用该试剂盒进行血清镁测定 ,显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 4 5nm ,线性范围达 2 .4 7mmol·L-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6 2× 10 4L·mol-1·cm-1。回收率为 98.2 %~ 10 3.5 % ,批内变异系数 (cv)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 2 .4 %与 3.5 % ,与AAS法 (X)法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Y =1.0 0 9X - 0 .0 2 ,r=0 .985 1,P >0 .0 5 ,83例健康人血清镁含量为 0 .6 9~ 1.2 5mmol·L-1( x± 2s)。 结论 :用该试剂盒进行血清镁测定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试剂空白值低、操作快速简便及使用范围广等优点 ,适合临床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3.
1049例育龄妇女下生殖道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下生殖道感染情况,为育龄女性生殖健康提供进一步的数据资料。方法对1049例来自健康体检中心的21~40岁育龄妇女的阴道后穹窿及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检测,阴道清洁度、滴虫采用显微镜镜检法,淋球菌、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真菌采用培养法,沙眼衣原体则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感染率为53.3%,其中混合感染率为9.8%,而清洁度异常率仅为28.4%;前三位病原体感染依次为解脲支原体(35.9%)、衣原体(18.1%)、真菌(6.7%)。结论女性生殖道感染情况严重,具有隐匿性,应加强对无症状感染的育龄妇女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SCCmec基因型及耐药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常引起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MRSA由于获得了外源性甲氧西林耐药决定子A(methicillin resistance determinant A,mecA),该基因编码青霉素结合蛋白2a,造成对所有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mec基因存在于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Staphylococcal cassene chromosome mec,SCCmec)中,SCCmec是一种新型的可移动元件,不同于噬菌体和转座子,而且该元件还携带除mecA基因外的其他抗生素耐药基因,造成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液分析仪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0年1月~2017年6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40例,均为白血病患者,其中急性白血病70例,慢性白血病70例,同期纳入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血液分析仪进行空腹静脉血的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急性组与对照组比较,白细胞、血红蛋白及C反应蛋白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组与对照组比较,白细胞、血红蛋白及C反应蛋白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与慢性组白细胞、血红蛋白及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慢性组的血铜、血锌、血铬、LDH、ALP、HBDH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组与慢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对急慢性白血病患者采取血液分析仪可实现对疾病较为准确的诊断,临床价值明显,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体外诱导多黏菌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适合度代价,并分析耐药株的分子特性。方法 采用体外诱导方法将临床分离的3株多黏菌素敏感肺炎克雷伯菌诱导成多黏菌素耐药株;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体外诱导耐药前后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tory concentration, MIC);采用PCR方法检测多黏菌素耐药相关基因pmrA、pmrB、mgrB、phoP和phoQ,并对阳性片段进行测序比对分析;对诱导耐药菌株及其对应敏感菌株进行生长曲线分析、生物膜形成能力检测及体外竞争和抗血清试验,分析研究多黏菌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适合度代价。结果 3株诱导耐药株中均检出pmrB(T157P)突变,在诱导株FK713R和FK729R携带的mgrB基因中分别检出ISkpn14和IS5like插入序列。诱导耐药株与敏感株相比,24h生长曲线未发现明显差异;生物膜形成能力检测结果发现诱导耐药株与敏感株生物膜形成能力无明显差异;3株菌获得多黏菌素耐药后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体外竞争缺陷,竞争指数(CI值)分别为0.01、0.54和5×10-4;3株诱导耐药菌中有2株(FK713R和FK729R)与其敏感菌相比出现抗血清作用增强现象。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获得多黏菌素耐药后会出现一定的适合度改变,不同的耐药机制可能会引起不同的适合度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情况,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2010-2012年64431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结果 3年共发生医院感染2636例,医院感染率为4.09%(2 636/64 431);感染部位以上、下呼吸道感染为主;综合ICU、肾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为感染高发科室;革兰阴性菌仍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细菌,占52.48%(689/1 313).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和医务人员培训、规范消毒隔离、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侵入性操作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6种常用抗真菌药物对曲霉菌属的体外抗菌活性,探讨肺部曲霉菌属感染的相关因素与预后。方法采用Etest法测定伊曲康唑、酮康唑、5-氟胞嘧啶、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对18株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肺部曲霉菌属感染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卡泊芬净、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对曲霉菌属的MIC90分别为0.25、1.0、2.0μg/ml,酮康唑、5-氟胞嘧啶和氟康唑的MIC90分别≥32、32、256μg/ml;卡泊芬净对各种曲霉菌属的抑菌效果均较好;伊曲康唑对烟曲霉、黄曲霉的体外抗菌活性高于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对黑曲霉的体外抗菌活性高于伊曲康唑;大多肺部曲霉菌属感染患者有高龄、基础疾病等。结论高龄、基础疾病、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是曲霉菌属感染的主要原因,肺部曲霉菌属感染病死率高;伊曲康唑、卡泊芬净和两性霉素B对曲霉菌属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但不同药物对不同种类曲霉菌属抗菌活性不同,实验室将曲菌鉴定到种并进行体外抗真菌药敏感试验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苯唑西林和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现行耐药折点在判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甲氧西林耐药性中的准确性。方法 苯唑西林(1μg)和头孢西丁(30μg)纸片扩散法测定149株临床分离的CNS对甲氧西林的耐药性,量取两种纸片的抑菌环直径。对苯唑西林组分别以≤14mm、≤15mm、≤16mm、≤17mm(CLSI/NCCLS2004标准)为耐药折点,对头孢西丁组分别以≤21mm、22mm、≤23mm、≤24mm(CLSI/NCCLS2004年标准)为耐药折点,与mecA基因检测结果比较,评价两种纸片扩散法在各折点对耐甲氧西林CNS判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与mecA基因检测结果比较,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在不同的耐药折点判断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的敏感性分别为52.3%、75.0%、90.9%、100%,特异性都为100%,判断耐甲氧西林非表皮葡萄球菌CNS的敏感性分别为66.7%、79.0%、90.1%、97.5%,特异性分别为100%、100%、100%、94.4%;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在不同耐药折点判断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的敏感性分别为45.5%、70.1%、90.9%、100%,特异性都为100%,判断耐甲氧西林非表皮葡萄球菌CNS的敏感性分别为83.6%、91.8%、97.3%、100%,特异性都为100%。结论 苯唑西林和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CNS的现行耐药折点标准在判断表皮葡萄球菌和非表皮葡萄球菌CNS的甲氧西林耐药性中都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CNS对甲氧西林耐药性的判断。对于非表皮葡萄球菌CNS,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较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兔玻璃体腔注射国产美罗培南对敏感菌引起的眼内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12只,分别玻璃体腔内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建立相应的眼内炎模型。待出现典型眼内炎体征时,Ⅰ组和Ⅱ组再随机分为A、B组和C、D组。B、D组玻璃体腔均注射美罗培南1.25mg,A、C组分别注射万古霉素1.0mg和复达欣2.0mg作为对照。通过临床炎症评分、细菌培养阳性率、组织学检查病理评分等指标评估药物疗效。结果在两种眼内炎模型中,美罗培南用药后临床炎症评分均有显著下降,用药前后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但与万古霉素、复达欣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美罗培南用药后细菌培养阳性率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眼内炎模型中分别为0和16.7%,均低于万古霉素和复达欣,与万古霉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2周后组织学检查显示绝大多数标本视网膜组织结构基本完整,层间有不同程度变性和坏死伴炎症细胞浸润,美罗培南与万古霉素、复达欣相比其视网膜病理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兔玻璃体腔注射美罗培南治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引起的眼内炎,疗效分别与万古霉素、复达欣基本相当,但当眼内炎体征已明显时单次眼内用药很难完全控制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