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BEIS(broad easy immediate surgery)技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21例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70~85岁,平均74.3岁。记录术前、术后1、12个月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统计分析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差异。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130 min,平均110 min。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12~38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术后1、12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8.47±1.23、1.78±0.72、0.68±0.32,术前、术后1、12个月的ODI评分分别为32.48±10.03、19.53±3.55、5.15±1.02,术后2个时间点随访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疗效,优14例,良5例,可2例。术后出现下肢感觉异常1例,给予保守治疗,术后3周恢复。1例肺气肿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控制。无椎体或椎间隙感染、血管及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撕裂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但技术难度较大,特别是对于严重的椎间孔狭窄,经椎间孔入路操作困难,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后可能并发神经激惹及术后感觉异常。  相似文献   
2.
微型钛板固定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评价微型钛板固定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至2011年4月,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ARCH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获得完整随访16例(A组),与2007年3月至2009年1月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18例(B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OA(17分法)评分改善率、轴性症状的产生及颈椎曲度的变化。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JOA评分改善率A组分别为(122.0±26.8)min、(153.0±46.7)ml、(59.4±11.6)%,B组分别为(119.0±28.6)min、(151.0±50.4)ml、(58.7±12.7)%,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有明显轴性症状患者为3例(18.75%),B组为6例(3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前颈曲角度(17.9±5.2)°与术后的(18.2±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颈曲角度(18.1±6.3)°与术后的(16.3±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钛板固定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能减少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和颈椎曲度的丢失,可提高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验腰腿痛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信度、效度及反应度.方法: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纳入住院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患者200例,男93例,女107例;年龄22~65岁,平均50.3岁;腰椎间盘突出症144例,腰椎管狭窄症56例 应用腰腿痛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并对量表进行信度、效度、反应度分析.结果:39例病情无变化患者两次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有显著相关性(r>0.9);该量表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对患者评分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r>0.8);该量表总体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31,总体Guttman折半系数为0.912;该量表KMO统计量为0.919,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值l 882.975(P<0.01),因子分析方法提取特征根值>1的3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4.364%;43例病情有好转患者两次评分结果分别为34.80±9.00和28.77±8.7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腿痛患者报告结局量表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及反应度,可作为腰腿痛患者临床疗效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疏筋整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疏筋整复手法,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程度评分、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眩晕程度评分、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结论疏筋整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林海  张世民  吴冠男  靳蛟  刘昱彰 《中国骨伤》2019,32(10):904-909
目的:分析经椎间孔入路与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适应证、手术要点。方法:对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采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的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2例采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TD),男17例,女15例,年龄(60.22±16.55)岁,病程(2.18±2.68)月;16例采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男7例,女9例,年龄(42.25±15.89)岁,病程(2.90±3.02)月。统计分析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VAS、ODI,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48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且均获得随访。两组患者性别、病程、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D组年龄(60.22±16.55)岁高于PEID组(42.25±15.89)岁(P<0.05)。PETD组中,高龄患者(70岁以上)10例,非游离型(24例)多于游离型(8例),肩上型(27例)多于腋下型(1例)和腹侧型(4例),5例外侧型和2例极外侧型均采用PETD;而在PEID组中,腋下型(8例)多于肩上型(2例)、腹侧型(6例),4例高位脱垂游离型(Ⅰ区和Ⅳ区)均采用PEID。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点腰痛和腿痛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PETD组优24例,良5例,可2例,差1例;PEID组优12例,良3例,可0例,差1例。结论:经两种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均能取得满意疗效,但PETD更适合高龄患者、非游离型、外侧型、极外侧型、肩上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者;而高位脱垂游离型(Ⅰ区和Ⅳ区)、腋下型腰椎间盘突出者宜选择PEID。  相似文献   
6.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各型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我科自1997—10至1999—10采用后路颈神经封闭术治疗该型颈椎病23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23个,其中男性10例,女性13例,年龄从32至55岁不等,均为急性发病。发病前有受寒,过度劳累或外伤史。病史最长为7年,最短为1年。  相似文献   
7.
2000年3月-2004年6月,采用后路椎间融合或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失稳型间盘突出症29例,随访资料完整2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马尾神经损伤的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昱彰  张世民 《中国骨伤》2007,20(10):701-702
由椎间盘退变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在临床上多引起腰及下肢的疼痛麻木,感觉及运动障碍,随着病变自行发展或在外因作用下使马尾神经受到严重压迫并损伤后则会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cauda equine syndrome,CES)的表现,导致不同程度膀胱和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及马鞍区感觉的丧失,部分男性患者会出现性功能障碍。此类患者在临床上并非罕见,如何最大程度地帮助患者改善马尾神经功能是治疗此类疾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指屈肌腱键鞘炎,又名弹响指或弹响拇。笔者对26例该病的患者进行了小针刀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26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6例。年龄25~65岁,病史从3年到2月不等。患病部位:拇指5例,食指8例,中指9例,环指3例,多发1例,均为右手。症状为单纯疼痛及弹响者7例,出现交锁征者有19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减压治疗的31例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65~81(71.13±5.20)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14.36±6.5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术前及术后1,6,12个月临床症状及功能状态;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75~120(97.84±11.22)min。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8(17.29±5.56)个月。术后1、6、12个月腰腿痛VAS及ODI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优23例,良5例,可3例。1例患者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术后出现下肢感觉异常,给予中药加营养神经药物等保守治疗,术后2周恢复。无神经根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椎间孔镜技术在局麻下进行,操作时间短,在保证充分减压的同时又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一个安全、有效的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