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菀是临床常用的化痰止咳要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紫菀化学成分丰富,主要包括萜类及其苷、肽类、黄酮、蒽醌、香豆素、有机酸、酚类、甾醇、挥发油及苯丙素类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紫菀在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等方面也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对紫菀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依据质量标志物的概念及确定原则对紫菀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以期为紫菀质量标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液回收机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6月~2012年5月,该科行腹腔镜脾切除术21例,术中均使用血液回收机.结果 18例顺利完成手术,3例中转开腹.自体脾血回输150~600mL,平均(300±70)mL,未输异体血,术后恢复顺利.结论 腹腔镜脾切除术中使用血液回收机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异体血输注,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初探新加香薷饮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活性成分、靶点、通路及分子机制。方法 从TCMSP数据库和文献挖掘收集新加香薷饮中的香薷、金银花、连翘、厚朴和扁豆花的化学成分,以TCMSP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获取靶点,输入STRING数据库获取靶点对应的标准基因名,运用DAVID6.8进行GO富集、KEGG通路富集和组织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8.0和R语言作图。从PDB数据库下载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和ACE2的晶体结构,利用AutoDock Vina、Pymol和Discovery Studio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从新加香薷饮中获得49个活性成分和321个靶点,发现了33条与治疗COVID-19相关的通路,包括肺病相关通路、病毒相关通路以及炎症-免疫相关通路,并发现了RELA、MAPK1、IL6、AKT1、MAPK8、TNF等6个基因可能与治疗COVID-19密切相关。通过分子对接发现金圣草黄素、绿原酸、咖啡酸、厚朴酚、和厚朴酚、麝香草酚、香荆芥酚与SARS-CoV-2 3CL和ACE2具有较高的亲和力。结论 中药治疗疾病是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和多途径共同的结果,新加香薷饮具有治疗COVID-19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辅酶Q10联合美托洛尔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接收的104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用美托洛尔治疗的5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辅酶Q10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4周时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时的心脏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静息心率]、运动耐力[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6MWT)检测]以及生活质量[采用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估];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头晕、头痛、胃肠道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两组静息心率、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治疗4周静息心率、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两组6MWT水平均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两组MLHF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酶Q10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提高CHF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心脏参数,增强运动耐力,提升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尚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Ts)激活巨噬细胞促凝级联放大效应与心肌梗死介入术后肺栓塞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式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心肌梗死介入术的病人120例,根据病人术后是否出现肺栓塞分为栓塞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血清NETs、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变化,分析NETs与炎性因子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ETs预测术后肺栓塞的临床价值。结果120例心肌梗死介入术病人术后发生肺栓塞20例。栓塞组术后1 d、3 d、5 d血清NETs、TNF-α、IL-1β、巨噬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5 d血清NETs与TNF-α、IL-1β、巨噬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P<0.05),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无统计学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1 d、3 d、5 d血清NET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0[95%CI(0.836,0.975)]、0.730[95%CI(0.634,0.789)]、0.630[95%CI(0.532,0.686)];血清NETs术后1 d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术后3 d、5 d。术后1 d血清NETs、IL-1β、TNF-α、巨噬细胞计数为心肌梗死介入术后肺栓塞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清NETs激活巨噬细胞促凝级联放大效应与心肌梗死介入术后肺栓塞关系密切,可以通过术后检测NETs、IL-1β、TNF-α、巨噬细胞计数,有效预测术后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pCCA)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实现教科书式结局(TO)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及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在2013年5月至2019年5月间收治的pCCA患者资料,共纳入316例。实现以下所有6个结局,被认定为实现TO:术后30 d内无并发症、术后30 d内无死亡、术后30 d内无再入院、无围手术期输血、无延长的住院时间、阴性切缘。依据是否实现TO,将患者分为TO组(n=79)和非TO组(n=237)。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确定pCCA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实现TO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316例患者中,79例(25.0%)实现TO。TO组患者的术前黄疸、淋巴结转移、大血管侵犯的比例均显著低于非TO组,肿瘤浸润范围显著小于非TO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无术前黄疸、肿瘤浸润范围≤3 cm、无大血管侵犯、无淋巴结转移,与pCCA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实现TO独立相关(P<0.05)。结论 本研究显示,仅有四分之一的pCCA根治性切除术患者能够实现TO。无术前黄疸、肿瘤浸...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均匀设计法筛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组分防治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最佳配比及配伍效应。方法 采用主动脉弓缩窄法制备CHF大鼠模型,运用均匀设计法,以大鼠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含量和射血分数(EF)为因变量,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组分最佳剂量配比,并对筛选结果进行实验验证,测定大鼠心重指数,HE及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ELISA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血清肌钙蛋白T(cTnT)含量。结果 回归方程提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组分最佳配比为:黄芪总皂苷60 mg/kg,丹参总酚酸10 mg/kg,葶苈子水提物190 mg/kg,桂皮醛100 mg/kg。验证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病理切片心肌细胞排列较整齐,胶原纤维堆积改善;心重指数明显减少(P<0.01);血浆AngⅡ、ALD及血清cTnT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应用均匀设计与药效分析法可优化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组分防治CHF的最佳剂量配比。  相似文献   
8.
在肝移植病人中,运用客观且简便的方法评估病人免疫耐受程度非常重要。本文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研究受体与移植物间的细胞因子网络预测早期同种异体反应的强度;检测调节性T细胞、DC前体细胞和T细胞同种异体反应预测病人长期的操作性耐受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HBV相关性和非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组织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的HBV相关HCC患者42例、非HBV相关HCC患者45例,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两组患者肿瘤维修组和癌旁组织中肌动蛋白丝相关蛋白1-反义RNA1(AFAP1-AS1)、肝癌微血管浸润相关lncRNA(MVIH)和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的表达水平,并比较不同临床特征HCC患者肿瘤组织AFAP1-AS1、MVIH和MALAT-1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两组患者中,肿瘤组织AFAP-AS1的染色分数低于癌旁组织(P<0.05),而肿瘤组织MVIH和MALAT-1的染色分数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HBV相关性HCC组癌旁组织中的AFAP-AS1染色分数高于非HBV相关HCC组癌旁组织(P<0.05),而两组肿瘤组织AFAP-AS1染色分数、两组肿瘤组织或癌旁组织中MVIH和MALAT-1的染色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HBV相关性HCC、非HBV相关性HCC患者中,AFAP1-AS1、MVIH和MALAT-1在不同的分期和分型患者的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HCC组织中AFAP1-AS1表达下调而MVIH和MALAT-1表达上调,三者均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而AFAP1-AS1的表达可能还受到HBV相关生物学过程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乙肝扶正胶囊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0月在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11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排列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口服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2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乙肝扶正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口服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和炎症反应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53% vs 77.97%,P<0.05)。治疗后,两组的脾静脉门径(SVD)、门静脉主干内径(mPVD)、肝脏硬度值(LSM)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SVD、mPVD、LSM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GGT、ALT、HBV-DNA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白细胞介素-17(IL-17)、透明质酸(H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血清CTGF、IL-17、H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乙肝扶正胶囊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和肝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指标水平,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