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笔者自1998年1月~2006年6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53例157髋,术中应用C型臂X线机检测,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3例157髋,男88例,女65例,其中双髋关节置换4例;年龄57~78岁。人工关节类型ZI MMER型61髋,DEPUY型50髋,AO型46髋。1·2手术方法①术前摄双侧中立位髋关  相似文献   
3.
跟骨外侧骨软骨瘤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患者,男,15岁,发现右足跟部肿物3年,疼痛不适2个月入院。患者3年前发现右跟部外侧有一约豆粒大小肿物,无压痛,踝关节及足趾活动良好,末梢感觉正常,不影响日常生活,一直未予治疗。肿物逐渐增大,并突起于皮肤,2个月前出现疼痛不适,活动后疼痛加重,不伴有夜间疼痛,于我院行右足正斜位X线片示右跟骨骨软骨瘤,建议手术治疗,遂于我院住院治疗。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查体:右足跟外侧可见骨性突起,大小约2cm×2cm×1cm,质硬,边界尚清晰,不可推动,有压痛,踝关节及足趾活动正常,末梢感觉正常。X线片示:右足跟骨外跖侧可见骨性突起,其内可见骨小梁,边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跟骨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经验.方法 2006年12月至2009年8月,收治了58例(68足)跟骨骨折患者,年龄21~ 60岁,平均36岁.按Sanders分型,Ⅱ型10足,Ⅲ型43足,Ⅳ型15足,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观察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发生局部切口并发症3例(4.4%),其中2例拆线后,伤口裂开,经换药后愈合1例,行清创缝合后愈合1例;皮肤表浅感染,经换药后愈合1例.结论 术前充分消肿,术中仔细操作,减少对皮瓣及周围软组织血运的破坏.以及术后充分引流是减少术后切口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侯秀秀  凌志强  葛明华 《中国肿瘤》2015,24(11):923-927
摘 要: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外周髓鞘蛋白-22(peripheral myelin protein-22,PMP22)调控细胞生长周期、细胞粘附、凋亡等过程,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PMP22异常表达与乳腺癌、胃癌、胰腺癌、骨肉瘤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对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及股骨颈强度指数(FSI)和骨髓脂质分数(LF)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176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参考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分为恢复良好组90例,恢复不佳组86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观察术后两组患者相关资料,监测FSI和LF变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明确FSI和LF变化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 恢复良好组患者年龄、骨折部位、基础疾病、巴塞尔评定、术后并发症、术后关节康复训练与恢复不佳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恢复良好组患者术后3个月与术前的FSI和LF差值均大于恢复不佳组患者(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疾病[O^R=4.259(95% CI:1.712,10.595)]、巴塞尔评定[O^R=3.736(95% CI:1.159,12.039)]、术后并发症[O^R=6.297(95% CI:1.866,21.225)],以及术后3个月的FSI[O^R=5.894(95% CI:1.567,22.175)]、LF[O^R=5.749(95% CI:1.679,19.685)]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风险因素(P <0.05),术后关节康复训练[O^R=0.103(95% CI:0.025,0.422)]是其保护因素(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SI早期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AUC为0.790,截断值为1.01时,敏感性为70.0%(95% CI:0.593,0.790),特异性为69.8%(95% CI:0.588,0.790);LF早期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AUC为0.739,截断值为26.18%时,敏感性为70.0%(95% CI:0.593,0.790),特异性为67.4%(95% CI:0.564,0.769);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33,敏感性为76.7%(95% CI:0.663,0.847),特异性为72.1%(95%CI:0.612,0.810)。结论 加强对具有风险因素人群监测并观察FSI和LF变化,利于早期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从而制订相应防控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坚骨胶囊联合关节镜与胫骨高位截骨在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患者8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关节镜与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坚骨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HSS)、疼痛评分(VAS)、股胫角、膝关节内侧间隙距离及生命质量评分(SF-36),并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38/41)高于对照组70.73%(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SS评分提高,V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股胫角降低,膝关节内侧间隙距离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F-36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患者予以坚骨胶囊联合关节镜与胫骨高位截骨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增加膝关节内侧间隙,降低股胫角,缓解患者疼痛感,促进其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步态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EvansⅡ~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60例,年龄58~83岁,男24例,女性36例,采用PFNA进行手术治疗,术前、术后进行VAS评分,术后6周内患肢部分负重,6周后拄拐全负重活动,术后6个月、1年行步态分析,记录相关数据。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1年,随访患者52例,6例患者出院后因内科疾病死亡,2例失访,术后患者伤口一期愈合,1例出现内固定失效。术前VAS评分(8.46±1.61)分,术后3 d VAS评分(3.14±2.0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步态分析20例患者步态接近正常,1年后步态分析40例接近正常。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上取得了相对满意的效果,能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创伤小,并发症少,较快恢复正常的步态。  相似文献   
9.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十分常见的骨折,目前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已取得满意的疗效,我科自2007年8月至2009年11月收治3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患者,采用掌侧入路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信号素分子3G(SEMA3G)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的表达及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以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2年2月至2013年12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SACC患者55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SACC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SEMA3G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EMA3G基因的甲基化情况。分析SACC组织SEMA3G表达水平、基因甲基化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SACC组织SEMA3G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甲基化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SEMA3G表达水平与SACC患者是否复发、T分级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SEMA3G基因甲基化水平与SACC患者T分级、TNM分期有关(均P<0.05)。两者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组织类型、是否侵犯邻近组织、淋巴结转移、神经累及、肌层浸润及远处转移均无关(均P>0.05)。与阳性表达患者比较,SEMA3G阴性表达的SACC患者预后较差(P<0.05)。结论SEMA3G异常表达与SACC发生、预后可能存在密切关系,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该基因表达失活的主要调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