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1.
显微外科手术是消灭创面、防治感染和促进功能重建的有效方法,一期治疗创伤感染性骨皮缺损是目前骨伤科领域的热点话题。而围手术期利用中医药内外兼治为手术创造条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该病的复发率是治疗该病的重要环节。1982年1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675例创伤感染性骨皮缺损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中医药内外兼治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腓骨瓣游离移植配合中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0年5月以来,共收治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者26例,全部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瓣游离移植配合中药治疗.结果:经6个月~7年的随访,23例均是经过1次手术实现了假关节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5个月,均恢复下肢行走和负重的功能.2例再次发生骨折,经再次植骨后,1例获得愈合,1例随访2年未愈.结论:吻合血管的腓骨瓣游离移植配合中药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手术配合海桐皮汤薰洗治疗腕管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宁宁  程春生 《中医正骨》2010,22(3):63-63,67
腕管综合征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其治疗方案主要依据病情程度而定,轻度腕管综合征患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中、重度者以手术治疗为主。自2005年1月至2009年3月,笔者采用腕管减压、正中神经松解术配合海桐皮汤薰洗治疗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手术的基础上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肘尺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7例在西医手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23例,则予以单纯的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3.9%。在改善临床症状和提高肌电图神经传导速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手术的基础上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肘尺管综合征,可以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和提高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缩短治疗时间,且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本院程春生主任医师系安徽中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本院手外显微外科研究治疗中心主任,河南省名中医.行医30余载,其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感染性骨皮缺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传统腕管切开减压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腕管综合征患者3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传统腕管切开减压松解术,观察组术后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记录手术时间,观察患手创面愈合情况、术后血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比较手术前后Tinel征和Phalen征例数及患手两点辨别觉、握力、捏力值.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Ⅰ期愈合.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Tinel征和Phalen征阳性患者显著减少,辨别觉、握力值、捏力值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改善.术后观察组SCV和SNAP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传统腕管切开减压松解术可明显改善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改善其手部功能,尤其是对患者手部神经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岛状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形态学的变化以及中药川芎嗪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12只清洁级SD大鼠采用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对照组(IR组)、川芎嗪组(TMP组)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组(以下简称为低右组),每组28只,然后再将每大组的动物再次进行统一编号后,用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2h组、4h组、6h组、8h组。造成大鼠右侧腹部以腹壁浅血管束为蒂的岛状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各组分别取皮瓣最远端的组织行HE染色后,行光镜观察组织水肿、炎细胞浸润及毛细血管瘀血等情况。结果:通过组织形态学的观察,结果显示:IR组中8h,组织水肿明显,尤其以皮下疏松结缔层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其毛细血管周围多见炎性粒细胞浸润,且血管周围可见明显漏出性出血。川芎嗪组和低右组中6h、8h的组织水肿程度、组织结构排列紊乱及炎性细胞浸润等情况,均明显轻于IR组中6h、8h组。结论:中药川芎嗪能显著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皮瓣中组织形态学的病理改变,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丹参、红花、川芎嗪注射液防治小血管吻合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240例需行显微外科手术的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丹参治疗组、红花治疗组、川芎嗪治疗组和低分子右旋糖酐(以下简称低右)对照组,4组疗程均为10d。从血管通畅率及血管危象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并作血液流变学、凝血四项检查了解4组病人术后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波动及差异性。结果:⑴各组平均术后通畅率为88.9%,表明各组均能有效预防血管危象,其中丹参、红花、川芎嗪组通畅率分别为92.85%、91.07%、88.67%与低右组81.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⑵丹参、红花、川芎嗪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与低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在全血粘度、全血高切、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方面,各组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与基线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浆粘度方面,除丹参组外,各组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与基线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红细胞压积方面,除术后第1天的丹参组和川芎嗪组外,各组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与基线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⑷在纤维蛋白原方面,除术后第1天与第3天的川芎嗪组外,各组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与基线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凝血酶原时间方面,除术后第3天的川芎嗪组外,各组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与基线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红花、川芎嗪注射液在预防显微外科术后血管危象及提高血管通畅率方面比低分子右旋糖酐更有效、更安全,从而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降低了肢(指)体坏死率,减少了病人的痛苦,缩短了医疗周期,减少了医疗费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