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大陆发现罕见全身性台湾孔头舌虫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13岁,浙江省富阳市人。因“反复腹痛、腹泻,进行性消瘦半年,腹痛加剧二天”于2006年2月8日来我院就诊,拟诊“腹痛待查”收住入院。患者近半年来反复腹痛,呈上腹部阵发性疾病,能忍受,与进食无关,同时伴有黑糊便,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1981年秋冬季杭州地区的一次婴幼儿急性胃肠炎流行的病原学研究.从33例胃肠炎患儿的粪便中,用电镜方法检出轮状病毒者17例.11例双份血清用ELISA检测抗轮状病毒抗体>4倍升高者7例.根据捡出病毒颗粒的形态特点和在感染过程中特异性抗体呈4倍以上升高,表明了轮状病毒是抗州地区秋冬季嬰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3.
目前认为环核苷酸(主要为cAMP、cGMP)是体内具有广泛生物效应的一种物质。正常人体内cAMP和cGMP保持一定水平和比例。当比例失调时,提示发生某些疾病。为了解哮喘儿童体内cAMP和cGMP水平及比值,以及经治疗后的变化,我们对哮喘患儿进行血浆cAMP和cGMP含量的测定,并与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度感染串珠蛇状虫病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蛇舌状虫病(armilliferiasis)是舌形虫病的一类,也是一种罕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5.
作者等于1980年及1981年婴幼儿秋冬季腹泻高峰季节收住80例患儿作进一步研究.除吐泻外,77.6%患儿有上感.60.8%X线胸片示不同程度的肺部病变,87.6%具等张性脱水.94.6%CO_2结合力降低。大便还原糖测定.60.6%>500mg%。33例大便电镜检查;17例检出轮状病毒.11例双份血清以ELISA测抗体,7例恢复期血清有4倍以上升高.临床、电镜及ELISA均证明病原为轮状病毒.鉴于患儿早期多有上感以及多个脏器皆有病变,且这些病变在未应用抗生素情况下均自痊愈,认为轮状病毒可能通过呼吸道感染途径,经过病毒血症过程.  相似文献   
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人体组织微量元素的前处理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实验室俞锡林,鲁金瑞,潘存自1955年澳大利亚学者Walsh[1]首先报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以来,此法在发达国家已逐步成为临床实验室重要的基本分析手段。本院于1983年开始此项...  相似文献   
7.
作者通过人巨细胞病毒(HCMV)分离、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酶切分析、弓形虫分离及一次性PCR,对不明原因的流产、死胎组织进行HCMV与弓形虫检测。结果发现,28份流产、死胎组织中,1例死胎肺组织HCMVDNA阳性,但病毒分离阴性;1例胎儿心、肺、脑、肝、肾、眼组织弓形虫DNA阳性,其脑、肺、眼、肝组织经动物接种后,在小白鼠腹水中找到弓形虫滋养体,但心、肾结果阴性。结果提示:临床上有些不明原因的流产、死胎可能是由于胎儿感染HCMV或弓形虫所致。PCR技术较常规病原体分离敏感、快速,适合于HCMV/弓形虫感染所致流产、死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哮喘的发病机理迄今未完全阐明。近年来人们认识到气道炎症是哮喘的基础病理改变和发病机理的中心环节,由此而引发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阻塞,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中性粒细胞(PMN)是人类主要的炎症细胞之一。体外研究表明它的激活、肺浸润均与气道高反应性密切有关。为此,  相似文献   
9.
蛇舌状虫病(annilliferiasis)是舌形虫病的一类,也是一种罕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人体,蛇舌状虫感染数量较少时,绝大多数病例为无症状或亚临床表现,仅在尸检或外科手术时发现,我院收治1例重度感染的串珠蛇舌状虫若虫,且具有较长期的发热,腹痛,腹水等临床症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呼吸道合胞病毒(以下简称合胞病毒)是婴儿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之一,国内北京、武汉等地区已相继报导。我院于1982年1~3月份对79例拟诊为病毒性肺炎的住院患儿取样进行病毒分离和/或双份血清抗体测定。结果证实为合胞病毒感染者36例,阳性率为45.6%。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