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胰岛素泵改善磺脲类继发失效患者敏感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磺脲类继发失效 (SFS)是 2型糖尿病 (T2 DM)治疗过程中的难题之一 ,国内外报道 SFS发生率每年 5 %~ 10 % ,用药 5年以上的 T2 DM中约半数患者发生 SFS。我院应用美国 Minimed公司生产的 5 0 7c便携式胰岛素泵皮下连续输注(CSII) ,对 SFS患者进行强化治疗达标 ,观察强化治疗对磺脲类的敏感性改善的作用和机理 ,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 :本院 T2 DM住院患者 ,均符合 WHO DM诊断标准 ,入院前采用优降糖治疗。 SFS患者 2 2例 ,女 12例 ,男10例 ,年龄 (5 4± 8)岁 ,病程 (10± 2 .8)年 (6~ 18年 ) ,体重指数 (BMI) (2…  相似文献   
3.
生物素(Bio)探针用于分子杂交于1983年Leary等已有报告。目前,BRL公司有试剂供应,但在国内尚未广泛应用。本所用国产Bio—dUTP,~(35)SdATP标记探针用于分子杂交,并与BRL Bio—DNA试剂盒和~3H、~(32)P探针杂交进行比较,现将初步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血瘀证与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2型糖尿病血瘀组和非血瘀组病人的血浆ET、TXB2和6-keto-PGF1α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同非血瘀证组相比,血瘀证组病人ET和TXB2明显增高(P〈0.05),6-keto-PGF1α水平则明显降低(P〈0.01),ET和TXB2同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呈正相关(r=0.506,P〈0.05;r=0.439,P〈0.05),6-ke-to-PGF1α水平同HbAlc水平呈负相关(r=-0.461,P〈0.05)。结论 ET、TXB2和6-keto-PGF1α水平可作为糖尿病血瘀证的微观辨证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凌其英  陈虹  李静  陈苹 《四川医学》2011,32(7):1026-1028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I)生后早期合理的营养方法。方法 40例极低体重儿(VLBW I)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间断鼻胃管喂养,观察组采用间断鼻十二指肠喂养。用同一种配方乳喂养,观察两组患儿喂养1周的进奶量、胃储留、胃食管返流、误吸、呼吸暂停、腹胀、血糖、体重下降幅度、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平均每日体重增长、平均使用静脉营养液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2例因肺出血分别于21h和35h放弃治疗,对照组2例因肺出血放弃治疗,1例死于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余患儿喂养后1周鼻十二指肠喂养组较鼻胃管喂养组平均进奶量显著增加(P〈0.001),体重下降幅度、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每日体重增长、胃储留、胃食管返流、平均使用静脉营养液的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胀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误吸、呼吸暂停和低血糖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喂养为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早期提供了合理肠内营养,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门诊自我注射预混胰岛素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46例,门诊组及住院组各23例,空腹血糖11.1~16.7 mmol/L,门诊组糖尿病教育后开始自行注射门冬胰岛素30治疗,住院组胰岛素泵治疗,共4 w。结果两组第7 d、2 w、4 w各项血糖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门诊组患者第7 d、2 w末血糖达标率低于住院组(39.1%vs 56.5%,60.9%vs 78.3%,p<0.01),但4 w末达标率无差异(87.0%vs 90.3%,p>0.05),低血糖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有效糖尿病教育下,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在门诊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新型一次性去白细胞滤器血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一次性去白细胞滤器血袋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CB-RFQM206CDF(1U)和CB-RFQM406CDF(2U)一次性去白细胞滤血袋,随机抽取采集7h内的新鲜全血60袋(各30袋),观察过滤时间、过滤前后细菌学检测、重量、游离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血液常规指标等的变化;另取2种滤器血袋各5个批号各过滤5袋血液,比较不同批号滤器间白细胞过滤效果;采用细胞记数仪检测过滤前后血液常规指标,并用Nageotte计数板检测过滤后残留白细胞数、邻甲苯胺法检测FHb含量。结果2种滤器血袋过滤白细胞前后的血液均无细菌污染。CB-RFQM206CDF和CB-RFQM406CDF型滤器血袋血液过滤时间分别为(321.4±132.9)s和(663.3±210.5)s,血液回收率为(91.68±1.80)%和(92.70±2.11)%,白细胞去除率均为(99.998±0.001)%,白细胞残留量为(2.4±0.7)×104/袋和(4.6±1.6)×104/袋,红细胞回收率为(92.49±4.05)%和(91.99±3.28)%。2种滤器血袋过滤白细胞前后血液其它红细胞指标和FHb含量均无明显变化。2种滤器血袋不同批号间的白细胞去除率和红细胞回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2种新型一次性去白细胞过滤血袋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至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对照组74例。对照组给予强心、抑制心肌重构、利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次,1次/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时测定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短轴缩短率(FS);取心尖四腔观,采用面积长度法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计算射血分数。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分别为(3.2±0.97)ng/L、(5.36±2.74)ng/L、(17.86±6.34)mg/L,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hs-CRP、ESR水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C、LDL-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LVESV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FS和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超声心动图相关参数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标志物水平,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干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24h动态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β细胞功能、特点及其关系。方法: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5例、正常人群30例分成初诊组、正常组,查空腹血糖、24h动态血糖及胰岛素,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msment,F/OMA-IR)及胰岛β细胞基础分泌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β cell);采用糖负荷30min净增胰岛素/30min净增葡萄糖(ΔI30/ΔG30)评价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初诊组患者空腹血糖(11.4&;#177;2.2)mmol/L、24h平均血糖(15.5&;#177;3.6)mmol/L、餐后1h血糖(17.3&;#177;3.1)mmol/L、餐后2h血糖(16.6&;#177;3.2)mmol/L、餐后3h血糖(13.6&;#177;3.5)mmol/L、糖化血红蛋白(9.7&;#177;1.1)%均比正常组高(t=3.524—3.535,P&;lt;0.01)。初诊组患者HOMA-β cell(92.4&;#177;22.4),△I30/△G30(23.9&;#177;6.3);均比正常组低(t=2.826。2.835,P&;lt;0.05)。初诊组患者HOMA-IR(8.4&;#177;1.3);均比正常组高(t=2.837,P&;lt;0.05)。当平均血糖值超过11.1mmol/L,患者HOMA-β cell及△I30/△G30明显下降;但患者HOMA-IR却变化不大。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24h平均血糖、餐后2h血糖高;全程持续高血糖是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特点,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的在初诊患者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用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22例口服最大剂量磺脲类降糖药空腹血糖控制不佳超过3个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优降糖敏感性试验及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72h后,改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加阿卡波糖(拜唐苹)治疗。3个月后再次动态血糖监测。结果:21例患者完成试验,治疗前,24h总体血糖达标(餐后2h内小于10mmol/L,其余时间段血糖小于7mmol/L)时段占(1.9±2.4)h,3个月后24h总体血糖达标时段占(17.6±4.1)h,24h平均血糖从(15.6±3.5)mmol/L降至(7.2±2.3)mmol/L,空腹血糖从(12.1±4.7)mmol/L下降到(5.8±1.6)mmol/L,24h内最高血糖从(22.4±8.2)mmol/L下降到(11.4±3.7)mmol/L,糖化血红蛋白从(11.8±2.1)%下降到(7.1±1.5)%(P<0.01),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能有效改善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24h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