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目的 研究臂丛分支在肩胛下肌前方的CT定位,提高Bristow-Latarjet术式临床操作时安全范围的认知。 方法 福尔马林固定的上肢标本16侧(男10,女6)。解剖和使用显影线标记16侧肩的臂丛分支(肌皮神经、腋神经、桡神经)在肩胛下肌前方的位置、行程,CT水平位上测量肩关节内旋45°、中立位、外旋45° 3个体位2~5点位置肌皮神经到关节盂的距离及成角规律,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 结果 ⑴臂丛在肩胛下肌前方,由内往外神经的排列分别是腋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⑵CT水平位上测量肌皮神经在3个体位的数据,组间比较:角度上比较,2~5点位置的内旋位与中立位、与外旋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距离上比较:2点位置的外旋位与中立位、与内旋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立位与内旋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5);3~5点位置的内旋位与中立位、与外旋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点位置的外旋位与中立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7)。组内比较:内旋位2点位置的角度分别与3~5点位置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3~5点位置的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 Pearson分析:盂的高度HL与内旋位2点位置的角度呈负相关,与3点位置的角度呈正相关,与内旋位2点位置的距离呈负相关,与3~5点位置的距离呈正相关。 结论 肩关节内旋45°时肌皮神经的安全范围显著大于中立位及外旋45°,建议内旋位操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采用缝线桥技术双排缝合治疗冈上肌腱全层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冈上肌腱全层撕裂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在关节镜下采用单排缝合技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关节镜下采用缝合桥技术双排缝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VAS)评分、肩关节UCLA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和MRI检查愈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的VAS评分、UCL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onstant功能恢复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关节镜下采用缝线桥技术双排缝合治疗冈上肌腱全层撕裂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让缝合的肌腱止点从点状固定变为面状固定,肌腱表面还更加光滑,固定更加牢靠,愈合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肌腱移植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2月-2010年1月,对215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肌腱移植重建(包括单束和双束)。比较患者术前、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稳定性改变。结果本组215例中210例获得随访,1例患者在术后6周出现膝关节内感染,予行关节镜下清理、抗感染等处理后治愈。术前和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15例患者物理检查均表现为膝关节不稳,术后所有患膝不稳定表现消失。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肌腱移植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疗效可靠,依据病人实际情况个性化合理选择单双束重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三维CT图像对髌骨下极骨折分型。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11月67例髌骨下极骨折的三维CT图像并分型。用Kappa系数评估观察者间可信度和观察者自身可信度。 结果 髌骨下极骨折分为无移位骨折(Ⅰ型)和移位骨折(Ⅱ型)两型。移位骨折可分为3个亚型:Ⅱa型,大块型骨折,包括髌骨下极1枚孤立性骨折块,或2枚较大的骨折块;Ⅱb型,粉碎性骨折,多枚较小的骨折块,包括冠状位和矢状位骨折块;Ⅱc型,袖套样撕脱骨折,沿髌骨下极整个弧面的呈内外方向的长弧形骨折,多为粉碎性的,骨折块非常薄。本研究中Ⅰ型8例,Ⅱa型11例,Ⅱb型42例,Ⅱc型6例。观察者之间的可信度平均K值为0.782(0.682 ~ 0.896),基本可信;观察者自身可信度平均K值为0.837(0.786 ~ 0.884),完全可信。 结论 本文髌骨下极骨折分型方法有较高的可信度及可重复性,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炎症反应、术后康复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7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87例,入院后完善检查,行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后加用桃红四物汤口服治疗,治疗1~2周(平均10d)并随访3个月。统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两组炎症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血沉、CRP(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能有效加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质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我们近来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配合我院中成药制剂关节通片口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95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活血灵防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活血灵防治人工全能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疗效。方法 将365例接受人工全髓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入院时随机分为3组,VitC组102例,布洛芬组105例,活血灵组158例,分别于术后第1天口服vitc(100mg/次,3次/d)、布洛芬(300mg/次,3次/d)和活血灵(5片/次,3次/d),疗程4周。结果 按brooker分级,VitC组异位骨化发生率47.1%,布洛芬组异位骨化发生率14.3%,活血灵组异位骨化发生率12.7%。结论 活血灵可有效地防治全能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三七止血汤减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失血的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东莞市中医院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术前1 d和术后连续3 d口服三七止血汤(每日2次),对照组不应用任何止血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血栓发生率、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七止血汤能显著减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失血量,无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不影响凝血功能,无肝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活血灵片预防兔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组织学变化及对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新西兰兔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动物模型组、低分子肝素钙预防组和活血灵片预防组,观察活血灵片预防兔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组织学变化及对血浆中t-PA、PAI—I、AT-Ⅲ指标的影响。结果活血灵片预防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活血灵片预防组血管内膜规则,管壁连续性完整,内皮细胞未见脱落,管腔内未见血栓形成。血浆中t-PA、AT—Ⅲ指标升高,血浆中PAI—I指标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结论活血灵片预防组对血液纤溶系统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活血灵片可以提高机体纤溶系统活性的作用,同时具有保护股静脉内皮细胞,预防内皮细胞损害,抑制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1~2007年笔者共完成45例49膝的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关节镜下手术.手术采用常规髌下前内侧(AM)和前外侧(AL)关节镜入路,根据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情况进行半月板全切或成型术,其中成型术8膝,全切次全切41例.结果 45例患者中3例失访, 其余患者术后随访6~84个月.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手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为55分(40~71分),半年随访时93分(88~98分).结论 关节镜技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创伤小,术中能精确切除失稳破裂的半月板组织,术后患者恢复快,疗效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