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桔梗同源四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山林  舒娈 《中药材》2002,25(7):461-462
本研究在组织培养条件下用秋水仙碱诱导,成功地获得了大量桔梗同源四倍体株系,并经田间农艺性状鉴定,显示了多倍体植株所表现的典型巨型性,为进一步选育出产量高、皂甙含量高的优良桔梗品种展示了较好的育种前景。  相似文献   
2.
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两重性:治疗作用和副作用。中药外用制剂的安全性通常较口服和注射剂高,而容易被忽视其副作用,尤其是中药外用制剂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对其致敏性问题,目前研究的较少。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国内常用的豚鼠背部模型和小鼠耳廓模型及评价指标,进行系统总结、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国外研究者研究用小型猪耳廓模型和猴背部模型,综合其优缺点,探讨适用于提高外用制剂过敏反应评价准确性的动物实验方法。以期为中药外用制剂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为减少中药外用制剂过敏反应的发生提供借鉴。同时,希望引起有关专家和学者对中药外用制剂引发皮肤过敏反应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栀子苷降糖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冬冬  舒娈  杨蕾  贾晓斌  孙敏 《中草药》2014,45(8):1121-1125
目的 探讨栀子苷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及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通过一次性注射90 mg/kg链脲佐菌素(STZ)后结合4周喂养高脂食料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栀子苷(100 mg/kg)治疗组。ig给药,每日1次,定期检测小鼠空腹血糖及体质量。治疗30 d后,检测小鼠空腹血浆胰岛素和口服糖耐量(OGTT)变化。采用胰岛素及Ki67抗体对小鼠胰腺组织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胰腺组织形态学的改变,以及胰岛β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p-Akt、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栀子苷治疗组小鼠血糖水平降低,体质量下降,而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OGTT有所改善;胰腺组织切片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胰岛结构被破坏,而栀子苷治疗组有明显改善,并且观察到Ki67表达,表明栀子苷能够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栀子苷治疗组小鼠肝脏中Akt、GSK-3β蛋白磷酸化水平较模型组均有显著上调。结论 栀子苷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高血糖症状,并增加血浆胰岛素水平,其作用可能与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激活胰岛素受体下游Akt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栀子及其活性成分栀子苷防治糖尿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以口服西药为主,疗效迅速,但临床中多有不良反应以及未能有效的防治并发症的报道,不适于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即中医理论所述的消渴症,历史悠久。近年来,不少学者以中药提取物或分离的活性成分为研究对象,以期开发出治疗、预防糖尿病的新型药物。因此,在这一领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报道。中药栀子及其环烯醚萜类活性成分栀子苷有着显著的降糖效果,并对糖尿病并发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该文就栀子及栀子苷防治糖尿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郑智音  贾晓斌  舒娈  朱静  张振海 《中草药》2014,45(18):2673-2677
目的制备鲜马齿苋多糖、生物碱和多酚类组分,并研究各组分的降血糖活性。方法选择合适的树脂和优化的分离纯化工艺,富集鲜马齿苋中多糖、生物碱、多酚类组分;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组分的量,HPLC法测定生物碱和多酚类组分的量。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模型,分析多糖、生物碱、多酚类组分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清胰岛素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鲜马齿苋多糖、生物碱及多酚类组分均能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促进胰岛素分泌,多糖类组分和多酚类组分能明显提高肝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水平,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且多糖、生物碱及多酚3类组分整体给药使糖尿病小鼠血糖下降率最显著。结论分离、纯化所得的鲜马齿苋多糖、生物碱和多酚类组分均具有明显降血糖活性,且鲜马齿苋多糖、生物碱和多酚3类组分整体给药降血糖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   针对姜黄色素进行微粉化处理,系统考察分析微粉化对姜黄色素粉体学性质及溶出度的影响。   方法   采用低温行星球磨机制备4种不同粒径的姜黄色素粉末,通过扫描电镜法(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等方法分析比较姜黄色素普通粉和微粉的微观区别,测定其粉体学参数,考察其溶出度的区别,同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   结果   经过微粉化后,姜黄色素粉末的粒径逐渐减小,微粉化对姜黄色素的熔点及吸湿性无显著影响,但是微粉的压缩度却逐渐增加,休止角增大,微粉更易出现团聚现象;在pH1.2及pH6.8溶出介质中,微粉化后的姜黄色素中姜黄素及去甲氧基姜黄素溶出速率及累计溶出率均明显提升,与粒径大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粒径微粉在3个月加速稳定性条件下溶出率略有降低。   结论   微粉化技术对于改善姜黄色素性质,促进姜黄色素吸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高脂诱导的HFD小鼠高血糖水平的影响以及GLP-1R通路在葛根素降糖功效中的作用。方法 以高脂诱导的HFD(High-fat-diet)糖尿病小鼠模型为对象,采用GLP-1受体拮抗剂Exendin 9-39(Ex 9-39)用以阻断GLP-1R通路的激活,通过动物体内实验进一步评价GLP-1R通路在葛根素降糖功效中的作用。结果 葛根素能够有效降低HFD小鼠血糖水平并改善HFD小鼠口服葡萄糖耐受能力,而Ex 9-39显著抑制葛根素的降糖作用,并且葛根素促进小鼠胰岛素分泌的作用也被Ex 9-39所阻断。通过小鼠胰腺组织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观察到,葛根素能够增加HFD小鼠胰岛β细胞中ki67的表达,提示其能够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当Ex 9-39阻断GLP-1R通路激活时,葛根素的作用被抑制。结论 本研究首次在糖尿病小鼠模型中,证实葛根素降糖及改善胰岛β细胞生存的作用依赖于GLP-1R通路的激活,为今后葛根降糖的潜在开发应用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质粒转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壳聚糖纳米颗粒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的转染能力.方法:用亚硝酸钠降解壳聚糖的方法制得低分子质量壳聚糖,用zeta电位仪测定粒径、多分散度、zeta电位,并使用乌式黏度计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通过静电吸附复合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质粒pIRES-eGFP(报告基因),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载体与DNA结合能力;用体外和体内基因转染实验,评价纳米颗粒的转染能力.结果:制得的壳聚糖粒径200~600nm,多分散度最好的达到0.005,zeta电位0.89mV,相对分子质量7.7×107 ,粒径250nm.体外对3T3细胞的转染实验显示,该壳聚糖具有一定的转染效率;体内对Balbc57/BL6小鼠的股四头肌肌肉的转染实验显示,肌肉组织中有大量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并且在炎症部位尤为明显.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壳聚糖,能够在体外和体内均实现有效转染,为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载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红景天苷的降糖功效及其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57BL/6小鼠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50mg/kg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红景天苷剂量为100mg/kg,每日1次灌胃给药,每5日检测小鼠空腹血糖, 30d后检测小鼠胰岛素水平并进行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同时分离正常小鼠胰岛培养3d后,通过Ki67免疫荧光染色及TUNEL染色方法考察红景天苷(50μmol/L)对胰岛β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通过RT-PCR方法检测β细胞增殖相关基因insulin、Pdx-1、GLP-1R、IL-1β转录水平变化。结果?与STZ组相比较,红景天苷组(STZ/Sal)能够有效降低小鼠空腹血糖,并表现出胰岛素水平增加的趋势,其OGTT实验也得到显著改善。而小鼠胰岛染色实验表明,红景天苷可以明显促进β细胞增殖,减少高糖诱导的β细胞凋亡。并且红景天苷促进insulin、Pdx-1、GLP-1R 等基因的mRNA水平升高,降低炎症因子IL-1β的mRNA水平。结论?本研究证实红景天苷有效保护胰岛β细胞,促进β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从而实现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及解热镇痛抗炎实验对银青抗感口服液进行质量控制及药效学评估。方法:采用SunfireTM-C18色谱柱,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327、245、202 nm,建立银青抗感口服液的指纹图谱并确定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相对保留时间及紫外光谱吸收进行色谱峰对应化合物的指认,确定共有峰的归属;观察银青抗感口服液对干酵母致热大鼠、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的影响,进行药效学评估。结果:建立了银青抗感口服液的HPLC特征图谱,共标定了16个共有峰,并通过对照品指认了其中的10个成分,各批次样品的相似度均> 0.9。与模型组相比,发热大鼠给药组体温明显下降(P <0.01),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明显下降(P <0.01);给药组白细胞计数明显下降(P <0.01),小鼠耳组织纤维排列紊乱、水肿及充血的情况有所改善,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P <0.01)。结论:银青抗感口服液能有效发挥解热镇痛抗炎的药效作用。本研究所建立的HPLC方法灵敏,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全面有效地评价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