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氧化苦参碱(OMT)对刀豆蛋白A(Con A)所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氧化苦参碱低、高剂量(60,120 mg·kg-1)组和双环醇(156 mg·kg-1)阳性药组。连续给药5 d,末次给药30 min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尾静脉注射Con A(15 mg·kg-1)建立肝损伤模型。造模8 h后,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的表达。采用Luminex多因子检测的方法,检测血清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IL-6,IL-10,IL-27表达,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CD4+IL-17A的表达,CD4+CD25+Fox P3+调节性T细胞(Treg)亚群的比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Con A模型组ALT,AST,TBIL表达明显增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双环醇和OMT低高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ALT活性(P0.05,P0.01)。OMT高剂量可明显抑制AST表达(P0.05),OMT低高剂量均可抑制TBIL表达(P0.05),其余各组无统计学差异。各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缓解肝脏病理改变,减少炎性细胞浸润。OMT高剂量组血清IL-10,IL-27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显着升高(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OMT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CD4+IL-17A表达(P0.05),上调CD4+CD25+Fox P3+Treg比例(P0.05)。结论:OMT对Con A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抑制CD4+IL-17A的表达,上调CD4+CD25+Fox P3+Treg比例可能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内毒素脂多糖(LPS)模型,探讨六味五灵片对何首乌致大鼠特异质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2.8 mgNg)组,单独何首乌(生药2.16 gNg)组,LPS(2.8 mg/kg)+何首乌(生药2.16 g/kg)组,LPS(2.8 mg/kg)+何首乌(生药2.16 gNg)+六味五灵片低、中、高剂量(0.4、0.8、1.6 g/kg)组及LPS(2.8 mg/kg)+何首乌(生药2.16g/kg)+阳性药联苯双酯(2mg/kg)组。按组别分别ig给予相应剂量的六味五灵片和联苯双酯,每日1次,连续给药2d,第3天除对照组和LPS组ig等量蒸馏水外,按组别分别ig给予何首乌醇提物,3 h后按组别尾ivLPS,给予LPS7 h后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下腔静脉取血并采集肝组织标本。比色法检测血浆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检测分析肝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水平,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的表达。结果六味五灵片能明显降低何首乌诱导的特异质肝损伤大鼠血浆中ALT和AST水平(P0.05),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和肝细胞凋亡,明显抑制NF-κB p65的表达(P0.05),同时明显降低血浆中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P0.05、0.01)。结论六味五灵片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防治何首乌诱发的特异质肝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EEHDH)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及抑制肠炎组织异常增生的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EHDH低、中、高剂量(2.5、10.0、20.0 g/kg)组,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UC模型,每天记录小鼠体质量、便血、便形等症状改变,HE染色评估小鼠结肠黏膜组织病理改变,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血清及肠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变化,免疫组化分析肠上皮细胞中核抗原Ki67阳性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EEHDH中、高剂量组小鼠体质量下降相对缓慢,停止DSS刺激后恢复也较快;同时小鼠腹泻、便血症状改善明显,病理损伤和肠组织异常增生显著降低(P0.05、0.01);小鼠血清及肠组织中IL-6、TNF-α的表达及Ki67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 EEHDH能够有效改善DSS诱导的UC症状,并通过抑制IL-6等炎症因子表达降低肠组织的病理损伤、炎症浸润及异常增生,EEHDH对UC的治疗及肠炎相关肿瘤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炎症小体在肝脏的天然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炎症小体的过度活化能够导致肝脏的炎症损伤,其中NLRP3炎症小体的损伤机制研究最为清楚。研究表明,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可能均与炎症小体(尤其NLRP3炎症小体)的过度活化有关。本文将分别从炎症小体、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机制及其在不同肝脏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从NLRP3炎症小体角度,为肝脏疾病的治疗靶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淫羊藿制剂相关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及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探讨其肝损伤可能的风险因素,以期为淫羊藿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2—2016年淫羊藿制剂相关肝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含淫羊藿制剂用药相关的肝损伤报告数量和严重病例占比均呈升高趋势,提示淫羊藿相关制剂致肝损伤现象客观存在;淫羊藿制剂相关肝损伤病例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年龄跨度在15~91岁,中位数发病年龄为60岁(男、女性中位数发病年龄分别为59、60岁);淫羊藿制剂单独服药到发生肝损伤的时间跨度为1~386 d,中位数为38 d;淫羊藿制剂联合西药用药到肝损伤发生的时间跨度为1~794 d,中位数为34 d;淫羊藿相关致肝损伤制剂多由具有免疫促进作用的补益肝肾中药组成,提示机体免疫应激可能是淫羊藿制剂单用或联用导致肝损伤的成因机制;淫羊藿制剂致肝损伤没有“时-毒”和“量-毒”趋势;进一步探索其风险因素,发现患者存在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多药联用等不合理用药方式,也可能是致淫羊藿相关肝损伤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结论 淫羊藿制剂存在一定的肝损伤风险,在临床诊疗中应重点加强关注;免疫应激可能是淫羊藿制剂导致肝损伤的成因机制,在临床用药中因警惕与西药联合用药及不合理用药带来肝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6.
系统评价六味五灵片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效性及安全性。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9期)、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在线知识服务平台,全面收集有关六味五灵片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10月29日。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最终纳入7个RCTs,共1 021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其中治疗组529例,对照组492例。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核苷(酸)类药物相比,六味五灵片联合核苷(酸)类药物不仅可降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SMD=-1.26,95%CI(-1.92,-0.59),P=0.000 2]、LN[SMD=-1.55,95%CI(-2.27,-0.83),P0.000 1]、PC-III[SMD=-1.39,95%CI(-2.21,-0.58),P=0.000 8]、IV-C[SMD=-1.49,95%CI(-2.25,-0.72),P=0.000 1];还可以改善肝功能生化指标:ALT[SMD=-1.17,95%CI(-1.41,-0.94),P0.000 01]、AST[SMD=-1.25,95%CI(-1.54,-0.96),P0.000 01]、TBIL[SMD=-0.87,95%CI(-1.21,-0.53),P0.000 01];提高临床总有效率[OR=4.59,95%CI(2.05,10.25),P=0.000 2];但并不能提高HBV DNA转阴率[OR=1.51,95%CI(0.96,2.39),P=0.08];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报道。六味五灵片联合核苷(酸)类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较好;虽然近年来RCTs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仍需从临床设计的科学性、报告的规范性等诸多环节来提高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甘草酸铵联合苦参素对四氯化碳(CCl_4)导致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阳性药组(2 mg·kg~(-1)),甘草酸铵组(15 mg·kg~(-1)),苦参素组(30 mg·kg~(-1)),甘草酸铵联合苦参素(15 mg·kg~(-1)+30 mg·kg~(-1))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CCl_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治疗组分别给予等同于临床剂量的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进行对照。通过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和观察肝组织病理切片来评价肝纤维化程度,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乙酰胆碱酯酶(Ach E),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内毒素(LPS)变化趋势。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IL-6,Ach E,LPS,HMGB1水平及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肝组织病变较为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胶原面积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IL-6,Ach E,LPS,HMGB1水平及肝组织Hyp含量(P0.05),肝组织病变明显减轻,胶原面积明显降低;同时苦参素组与模型组比Ach E显著降低(P0.05),联合用药与苦参素组比Ach E显著升高(P0.05)。结论:甘草酸铵联合苦参素可抗由CCl_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抗肝纤维化主要可能是通过减少大鼠体内LPS的含量和降低IL-6,HMGB1的表达来实现的,并且联合用药可改善临床上单独使用苦参素降低乙酰胆碱酯酶下降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该文旨在研究六味五灵片对小鼠急性乙醇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实验将C57BL/6小鼠随机分成7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联苯双酯组(150 mg·kg-1),六味五灵片极低、低、较高、高剂量组(0.1,0.5,4,8 g·kg-1)。采用改良的造模方法(给药4 d后给予56%乙醇,6 g·kg-1灌胃2次,12 h/次)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及肝组织中MDA,TG,TNF-α,IL-1β的含量和GSH,SOD的活性;HE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六味五灵片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ALT,AST的含量(P0.05),提高GSH,SOD活性,减少肝组织MDA,TG的生成,降低肝组织中TNF-α,IL-1β的含量(P0.05),且呈一定剂量依赖关系。同时,HE和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六味五灵片可显著改善乙醇引起的肝细胞肿胀度,水样变性和脂滴形成等肝组织损伤。结果表明,六味五灵片对急性乙醇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减轻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过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9.
根据不同规格何首乌的煎煮成分对肝细胞毒性的差异,探讨何首乌饮片规格对其安全性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建立何首乌8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不同规格何首乌水煎液样品中各化学成分的含量,并以其对正常人L02肝细胞的抑制率作为肝毒性的评价指标,采用多元相关分析,试图找出与毒性相关的化合物。结果显示不同规格何首乌饮片成分溶出差异较大,何首乌打粉饮片的肝细胞毒性显著强于何首乌块状饮片;通过多元相关分析发现了3个与何首乌肝毒性密切相关的成分。结果揭示了饮片规格与何首乌肝细胞毒性的关系,其中粉状规格饮片毒性相对较大,有一定的肝损伤风险,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醇提物对体外巨噬细胞极化调控机制及对M2样巨噬细胞促进4T1细胞迁移和集落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淫羊藿醇提物对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活力的影响,确定淫羊藿醇提物的安全作用浓度;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q RT-PCR检测淫羊藿醇提物对M2样巨噬细胞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和CD163表达的影响;采用q RT-PCR检测淫羊藿醇提物对M2-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相关基因炎症区域1(found in inflammatory zone 1,Fizz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几丁质酶3样分子3(chitinase 3-like 3,Ym1)、趋化因子24(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24,CCL24)、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