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通过同源模建方法获得突触素Ⅰ蛋白(synapsin Ⅰ,Syn Ⅰ)功能域的三维结构,采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小分子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与Syn Ⅰ蛋白相互作用模式及结合位点,提供ACR对Syn Ⅰ蛋白损伤作用机制的证据。方法使用Dock 6.7分子对接程序和Amber Tools15分子动力学模拟程序包进行计算模拟。结果分子对接计算表明ACR和蛋白质间存在3种不同模式(体系Ⅰ、Ⅱ、Ⅲ)。分子动力学模拟将结合模式缩减至2种:小分子以体系Ⅰ方式与蛋白质结合力最强,其中氨基酸残基Asn214、Ser390和Ser391的作用力贡献较为突出;体系Ⅱ、Ⅲ为相同结合模式有异于体系Ⅰ,可能同时存在另一种结合模式,其中Glu373和Lys225的作用较为明显。结果提示,氢键、静电力和范德华力及钙离子(Ca~(2+))对两者的结合具有重要作用。3种模式均致口袋形状增大,Ca~(2+)结合变弱,水溶剂分子更容易进入口袋,为后续化学反应创造环境。结论在分子动力学模拟中,ACR在Ca~(2+)存在条件下与Syn Ⅰ功能域相互作用,体系Ⅰ中结合位点为氨基酸残基Asn214、Ser390和Ser391,体系Ⅱ、Ⅲ的结合位点为氨基酸残基Glu373和Lys225,且Syn Ⅰ蛋白在与小分子结合后构象发生变化。本研究对ACR所致Syn Ⅰ蛋白相关性神经损伤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丙烯酰胺(ACR)对人神经母细胞瘤NB-1细胞毒作用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进一步探讨丙烯酰胺的神经毒性机制。将NB-1细胞诱导成熟后,设置正常对照及染毒浓度组、时间组,采用MTT法和LDH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和生长情况,分析ACR对NB-1细胞的毒性作用。MTT结果表明,>60μg/ml的ACR对NB-1细胞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LDH结果表明,24 h、72 h时间点,ACR浓度>60μg/ml,LDH释放率明显增高;而48 h则在ACR浓度>40μg/ml,LDH释放率明显增高,且均随浓度的加大,LDH释放率逐渐升高。时间上,LDH结果与MTT一致,均以48 h表现最为显著。提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ACR显示出对NB-1细胞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施万细胞对丙烯酰胺诱导的周围神经损伤的影响机制。方法(1)丙烯酰胺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动物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神经元钙通道的特异位点(Synapsin-I)和施万细胞特异标志蛋白(S-100β)的变化。(2)细胞模型(原代施万细胞、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单独培养+插入式培养皿介导混合培养):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丙烯酰胺对神经细胞的损伤作用并探讨施万细胞的整体保护效应;Fura-2/AM负载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单独和混合培养条件下神经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结果丙烯酰胺染毒大鼠表现明显的周围神经毒性症状,恢复4~5周症状缓解。染毒末S-100β的阳性信号明显减弱提示施万细胞损伤,随恢复期延长,S-100β阳性信号渐增强提示施万细胞损伤后的恢复性变,Synapsin-I与S-100β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丙烯酰胺作用后混合培养组神经细胞的存活率(51.08%±3.24%)大于单独培养组(42.08%±5.42%),混合培养的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显著低于单独培养组。结论施万细胞影响丙烯酰胺诱导的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过程,钙通道是其发挥该有益作用的途径之一,SynapsinI是其关键的作用位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应用 PCR-SSCP 检测转化细胞中 p53 基因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CR┐SSCP检测转化细胞中p53基因突变谭明家王莉娥李忠生谢大英李玉瑞方福德1(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北京100050;1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体外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5.
选煤厂粉尘的职业危害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煤矿选煤厂粉尘职业危害的调研,找出关键控制点,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技术。方法运作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的原理,对选煤厂的生产工艺,作业环境进行现场调研,识别各种职业危害因素,从粉尘浓度、分散度及健康损失等方面了解职业危害的严重程度,并据此找出关键控制点,提出预防控制措施。结果选煤厂装卸、破碎、筛选工种粉尘危害相对较大。选煤厂粉尘的危害主要为煤尘,煤尘游离SiO2平均含量为4.9%。各地粉尘浓度差异较大,江西煤尘的平均浓度为250.8 mg/m3。选煤厂各工种均未检出尘肺病例,选煤厂尘肺病的危害少于煤矿其他工种。结论选煤厂部分工种粉尘浓度超标,对工人的潜在危害仍然存在,除加强管理外,要从8个方面改进降尘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PON1)的基因多态性对接触有机磷的作业工人血清对氧磷酶(sPON)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作业工人和对照者sPON活力,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ON1基因192位点的基因型。结果合并敌敌畏和对硫磷暴露组后,不同基因型sPON活力均值为195.0(谷氨酸纯合子,Gln/Gln)、304.6(谷氨酸/精氨酸杂合子,Gln/Arg)和368.4(精氨酸纯合子,Arg/Arg),呈Gln/Gln→Gln/Arg→Arg/Arg递增的趋势,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PON1基因192位点的多态性影响sPON的活力,可能调节个体对甲基对硫磷的毒性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接触有机磷对作业工人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eAChE)和血清对氧磷酶(sPON)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GC-NPD(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监测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机磷农药浓度,试剂盒和标准曲线法测定作业工人和对照者eAChE和sPON活力。结果对硫磷包装车间呼吸带的浓度为(0.022±0.012)mg/m3,敌敌畏包装车间呼吸带的浓度为(1.960±1.180)mg/m3;有机磷暴露使作业工人的eAChE及sPON活力降低并与接触工龄呈负相关;对硫磷暴露组中≥35岁作业工人的eAChE活力高于<35岁的作业工人,饮酒可以降低eAChE活力而升高sPON活力。结论eAChE及sPON活力可以作为评价有机磷农药中毒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体外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DNA加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新诱变剂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与DNA形成加合物的类型和特性。方法 在体外条件下,dAMP、dCMP、dGMP、dTMP及小牛胸腺DNA与GMA发生反应,反应产物经紫外光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和质谱先进方法分析。结果 GMA能与dAMP、dCMP、dGMP及小牛胸腺DNA形成专一性共价结合。已 被证实1捉GMA-DNA加合物为N3-甲基丙烯酸-2羟丙-基-脱氧胞嘧啶核苷一磷  相似文献   
9.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诱导细胞转化的机理,选用划痕染料示踪技术(SLDT0初步研究了GMA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的影响。用0.;5,2.5和5.0mg/L的GMA给细胞染毒12h,经划痕导入荧光黄染料并测定各组细胞中该荧光染料向其相邻细胞扩散的程度。结果表明,在染毒剂量及时间范围内,GMA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GJIC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导致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s)恶性转化及其潜在致癌机理尚未阐明. 本研究用0.5-5.0 mg·L-1的GMA给体外培养的HELFs染毒2 h和12 h,或用5.0 mg·L-1的GMA染毒15 min-24 h,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彗星试验)对GMA引起的HELFs DNA断裂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观察了GMA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结果表明, GMA可导致染毒细胞DNA发生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链断裂. 用5.0 mg·L-1的GMA染毒后仅1 h断裂作用即已显著, 并随染毒时间延长而递增, 至24 h时损伤最为严重. 但在同样条件下未观察到GMA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结果提示GMA导致的非凋亡性DNA链断裂可能是其诱导HELFs恶性转化早期重要的遗传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