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检测广西巴马地区20岁~60岁成年女性的骨密度,探讨其骨密度变化的规律.方法 随机选取当地268位20岁~60岁成年女性,按不同年龄分组,每组5岁,共8组.应用韩国生产跟骨超声骨密度测定仪,测定跟骨骨密度.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68例全部进入分析.(1)女性的峰值骨密度处于36岁~40岁年龄组,峰值组的骨密度高于绝经后组(P<0.05),且随年龄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2)女性的骨密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升高.(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女性的SI和年龄呈现出负相关(r=-0.193,P<0.01),和身高有显著关系(r=0.157,P<0.05),并未发现与体重和BMI有关系.结论 广西巴马地区20岁~60岁女性SI值与年龄和身高均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获得的SI值为进一步探讨长寿地区成年女性的骨密度状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徐世民 《中外医疗》2012,31(8):110-110
目的通过中医的辩证方法指出哮喘类疾病的正确治疗途径。方法立足于整体观念,综合分析,辨证用药。结果身体是整体,只有心脏各部好了,喘咳才能去根。结论正确的途径应该在治标的同时,要润肺养阴,滋肾纳气。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5岁.5岁始发现右手肿物,随年龄而增大,20岁后肿物停止生长.近半年来肿物明显增大,随后逐溃破,伴浆性液体渗出,于2007年10月来我院就诊,收住人院.  相似文献   
4.
徐世民  刘亚  刘儒森 《山东医药》2007,47(35):37-38
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只,两组均予1%水合氯醛(0.35ml/kg)腹腔注射麻醉,沿后正中切口切开显露L3-L6椎体,其后对照组缝合切口;观察组则将两个硅胶条分别置入L3和L5椎体对应的硬膜外腔后缝合切口制作腰椎管狭窄症(LSCS)模型。14d后,用微创阻血夹阻断下腔静脉血流60s后松开,记录钳夹前后及钳夹过程中腓总神经的放电活动。结果钳夹下腔静脉前观察组腓总神经基础放电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钳夹后对照组腓总神经电活动无明显变化,观察组8例出现异常放电。推测静脉淤血可能是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银杏叶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测定方法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天然产物分离的新技术—分子蒸馏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许松林  徐世民  干爱华 《中草药》2001,32(6):562-563
简介分子蒸馏技术的原理,综述了其在天然产物分离领域的应用,对分子蒸馏技术在中药现代化方面可能的应用方向作了预测,并与天然产物的分离过程中常用的其它几种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后体脂肪的代谢情况。方法采用生物电阻抗法对99例经HAART治疗的AIDS患者进行体成分定量测定,用偏相关分析了解总体脂肪量与各部位脂肪量的关系,通过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方程对脂肪量进行预测。结果男女患者的总脂肪量、皮下、躯干和四肢脂肪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AIDS患者的总脂肪量与内脏脂肪量、皮下脂肪量及右上肢脂肪量均呈正相关(均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脂肪量与皮下脂肪量、内脏脂肪量及体重关系密切。结论本研究获得了广西AIDS患者体脂肪的基线资料,可为开展AIDS病人脂代谢的防控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最佳动员方案及采集时机,同时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7月~2012年12月本科治疗的73例糖尿病足患者分别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10μg/(kg.d)进行造血干细胞动员,分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天数、剂量与外周血白细胞、单个核细胞、CD34+细胞数的关系,在干细胞达到高峰时应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干细胞混悬液约50 ml,沿病变闭塞血管干走行区域注射。[结果]随着动员天数的增加,白细胞和单个核细胞、CD34+细胞数也随之增加,干细胞获得的效率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剂量、动员时间有关,外周血中CD34+总数与单个核细胞总数呈正相关。患者注射后早期局部皮温明显升高,创面渗血增多,创面肉芽生长明显增快。患者在疼痛、间歇性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BI)等方面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4~6周复查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发现下肢闭塞血管有明显的侧支循环建立。[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有明显的侧支循环建立,局部血运改善,利于溃疡愈合,从而避免了截肢或最大限度降低了截肢平面。糖尿病足患者干细胞采集的最佳时机不能单凭动员天数和外周血白细胞数决定,而是由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数和CD34+的数量来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治疗期间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对局部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443例鼻咽癌患者治疗期间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分为血红蛋白上升组141例和血红蛋白下降组302例。前组行单纯放疗51例,放疗+化疗90例;后组予单纯放疗110例,放疗+化疗192例。放疗为常规放疗,化疗为诱导化疗和同步放化疗。分析患者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鼻咽癌治疗期间血红蛋白上升组患者和血红蛋白下降组患者的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3.5%和37.5%(P=0.013),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58.5%和37.4%(P=0.009),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3.3%和27.7%(P=0.003)。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0岁、治疗前和治疗期贫血、T分期及治疗期血红蛋白上升是影响鼻咽癌患者局部控制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鼻咽癌患者治疗期间血红蛋白浓度上升是影响局部控制的预后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流行情况,探索HCV感染是否为2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7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696例非糖尿病者(对照组)的血清进行抗-HCV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组的抗-HCV阳性率(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阳性率(1.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3,P〈0.05)。但在所有年龄组中,只有60~69岁年龄组中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1,P〈0.01)。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之间比值比(OR)为2.44(95%CI 1.14—5.21)。结论HCV感染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